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记忆往往与“红”联系在一起,“红色”所寓意的革命、集体狂欢、甚至“教条”气息都已经在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文革”时期的红色革命题材到当代艺术的政治波普,红色记忆被反复书写。今年恰逢“五四”运动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伴随着一系列纪念活动,在收藏界已经有所复苏的红色收藏再成热点。10月15日,由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组织策划,朵云轩拍卖公司承办的“红色记忆”专场拍卖会上,将亮相国画、油画、宣传画、年画、版画等多种样式的“红色收藏”,再次唤醒人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
水粉画《从毛主席身边归来》
油画《非洲人民学毛选》
水粉画《儿童炼钢铁》
版画《三尺柜台春意浓》
《欢庆毛泽东选集第5卷出版》
“红色题材”
或成拍卖新宠
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年代,很多艺术家都将创作激情投注在红色题材的绘画上,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服务期”——为社会及政治而画,比如陈逸飞曾与他人合作创作了政治宣传画《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以及后来较有名的《开路先锋》,那种夸张的形体和动作造型,明亮的背景,都为了衬托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而这也完全符合当时政治宣传画的需要。在当时,不少画家为了得到出版社的“刮目相看”,画一些样板画成为一种政治上的需要,也是开拓艺术之路的敲门砖。
创作于“文革”时代的绘画作品在今天似乎又成为了拍卖行的新宠,2005年,各大拍卖行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红色题材专场,并试图打造“红色”的拍卖品牌。1995年嘉德秋拍中,颇受人们关注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1967年)以605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自此算起,红色题材油画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从少人问津到蜂拥而至,“红色”作品的春天似乎有了复苏。
回顾“样板美术” 高、大、全为人物特点
据专家介绍,真正意义上的红色经典油画的大量创作,应该是在1949年之后开始,并在“文革”期间发挥到极致。
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以苏式写实主义为框架的绘画作品,创造了一种“高、大、全”和“红、光、亮”的艺术模式。绘画成为革命宣传工具的一种,特别是在“文革”宣传画中,革命现实主义的语言模式将作品中的无产阶级形象英雄化和完美化,“有力的拳头”、“巨大的钢铁制造”、“听毛主席的话”等主题,涵盖了从宣传画、木板年画到窗花的所有视觉图片,而工农兵张开双臂热切迎接“红太阳”的造型成为政治宣传画中的最常见构图。上世纪70年代的国画和版画虽多采用线画结构,借鉴西方写实的造型方法,但在布局上仍是戏剧场景化的构图,沿用的是苏式写实主义的典型模式。
最具有“样板美术”特征的作品为1967年10月1日“毛泽东思想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 上展出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该画塑造了青年毛泽东身着蓝色长袍、臂夹红雨伞的形象。1968年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行并随报赠送彩色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各省、市报纸也纷纷效仿。据称,《毛主席去安源》的总发行量达到9亿张以上。而“红色作品”的盛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领域。
当时的革命文艺运动,毛泽东号召艺术家向民间艺术中为工农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喜庆情调和鲜丽明快的风格学习,这是以大众化和普及性的美术作品为目标的,因此,在延续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中的左翼传统之外,吸收了民间美术的技法,像剪纸、木刻版画等以线条简单、粗粝的表现手法取胜,黑白色彩配以革命的“红”,具有一种“革命纹饰”的重要特征,既可以大众化,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性。另外一种重要技法则来自于民间年画,它们可以出现在批判墙报上,或成为黑板报上的题图、插图,作为节日装饰品,年画的喜庆和鲜丽调动了人们集体狂欢的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