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云视重庆为第二故乡,感谢记挂张自忠的重庆父老
抗日将领张自忠
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
“我们家是非常传统的山东家庭。父亲戎马一生,但安葬地重庆北碚是我们全家人最惦记的地方。那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昨天,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张廉云老人,再次走进了北碚区梅花山。在纪念张自忠将军英勇殉国69周年的仪式上,老人静静地鞠躬致哀,继而转身,勉励北碚梅花山小学张自忠中队的小学生,“忠、孝、爱国,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你们就是继承的希望。”
“重庆是第二故乡”
2009年5月16日早晨,尽管刚经过旅途劳顿,但86岁高龄的张廉云老人依旧起得很早,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回到父亲的墓前祭拜。早晨8点刚过,张老就走进了北碚梅花山父亲的墓园,围着青松翠柏包围的墓冢走了一圈又一圈。“好。父亲安葬在这里好。安静,不会有人吵着他了。”老人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跟记者提起她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一幕时,还是有些语音哽咽了。
“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战死的消息是在当时的《申报》上”,张廉云老人用手摸了摸满头银丝回忆道,“那时不懂事,我还跟小伙伴说,这一定又是日本人在造谣了。”但很快父亲殉国的消息就得到了证实。张廉云第一次赶到父亲墓前的情景,让她终生难忘。“那时的梅花山没现在这么高,就是一条土路直通到父亲的墓碑前。”张廉云说,自己几乎是爬到父亲墓前的,“那时17岁的我,只知道不停地哭。”从那时起,“我们全家就把重庆当作第二故乡了。因为父亲在这里。”
“父亲说得最多的是忠孝”
“一回到重庆,我心里就有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踏实感。”在昨天的祭拜仪式上,一切都进行得很简单,张廉云在向父亲的墓碑敬献花篮和鞠躬后,对参加仪式的小学生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忠、孝和爱国。“父亲和其他长辈,从小在我们面前说得最多的就是忠孝。”张廉云对父亲的往事记忆深刻:父亲还没升迁前就拜认了一位家境贫寒的大哥,直到他上战场前,都还经常开车去他家拜望。“这些我们家的后人,都记了一辈子。”
张廉云早已当上了祖母,对后代的教育中,她会很清楚地讲明白父亲生前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我绝不允许他们任何人借父亲的名号,在外面宣扬、炫耀”。张廉云说,每次回到父亲墓前,自己的心情都变得特别平静。“现在回来看父亲,我不哭了。”张廉云坦言,自己不会说太多,“能和父亲在一起,心里就特别舒服。”
而看到父亲的墓园保护得很好,张廉云非常感激。“父亲葬在这里好。尤其感谢重庆父老们这么多年来对父亲的记挂。谢谢!”
新闻资料
“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张自忠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
张自忠上将(1891-1940) 汉族,字荩忱,山东临清人,二战中阵亡的最高爱国抗日将领。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
5月16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