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环境的隔阂,更好地融为一体。沿线房屋设计,包括收费站、站房、迎宾区等,均参照毛主席故居的建筑风格,突出表现韶山的人文特征。
……
所有的一切创新手段,有效地推动了“韶山高速”的快速成长。
这是一条人文之路,也是一条饱含无限情思之路。这种无以替代的感情,不仅体现在“韶山高速人”的身上,也体现在韶山老百姓的身上。韶山人民对这条特殊的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征地拆迁,曾是修路的第一难事。而在韶山,难事不难了。韶山人民深知,这是给毛主席家乡修高速,是大喜事、大实事,是广大老百姓的福音。在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中,当地人都予以积极配合。“韶山高速人”也切切实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考虑群众利益,尽量少占耕地。征地拆迁顺利进行,为“韶山高速”的成长创造了又一种友好的环境。“韶山高速”长在路上,也长在韶山人民的心里。
尾声
一条路,一条倾注了智慧与心血的路,长了出来。
冬天温暖的阳光朗朗地照耀着秀美的山川、河流与田野。蓝天白云,红土绿草。大自然的和谐尽收眼底。一切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穿越茫茫时空,我们仿佛看到了17岁的青年毛泽东,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坚定地走出了韶山冲。就是沿着这条路,就是沿着这条红色之路,青年毛泽东走出了一片宽阔的天地。
路在延伸,路在拓宽,路在加深,路在成长。一切奋斗着的人们,一切奉献着的人们,注定是幸福的,注定是自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