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向苏区进发。刘伯坚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到固厚迎接这支队伍,并在当地召开了欢迎大会。刘伯坚代表中革军委在会上宣布起义部队番号并宣读了任命书,任命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赵博生为参谋长兼14军军长,黄中岳为15军军长。当晚,在固厚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由刘伯坚起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
宁都起义后,刘伯坚担任了红五军军团政治部主任,为整顿、改造这支部队呕心沥血。他在军团内以政治部的名义创办了《猛进》报、猛进剧团,举办文化娱乐训练班,并在连队建立军人俱乐部、列宁室等,宣传革命理论,传播马列主义。红五军团经过短期的整训、改造,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反“围剿”斗争之中,为保卫中央苏区做出了重大贡献。
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奉命留守赣南斗争
1934年8月,刘伯坚调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驻在于都。同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刘伯坚奉命留守赣南,在中央苏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在红军出发的日子里,刘伯坚不分白天黑夜,战斗在于都河畔,指挥战士架设渡桥,以便部队顺利通过于都河。在河边,刘伯坚深情地与战友依依惜别,互道珍重。叶剑英后来曾赋诗怀念当年刘伯坚于都送别的情景:
红军抗日事长征,
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
荆卿豪气渐离情。
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出发以后,蒋介石调集十几万大军包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当时的中央分局领导人行动方针上的失误,根据地迅速缩小,环境日趋险恶,红军留守部队屡遭严重损失。到1934年11月,宁都、瑞金、于都、会昌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相继失守,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人民实施疯狂的报复,大肆屠杀苏区干部和革命群众,烧毁人民房屋,抢夺人民财产。同时,敌人采取堡垒封锁政策将苏区分割为许多小块,企图将留下的红军包围在狭小地区,然后分区“清剿”。
在这危急关头,刘伯坚提出疏散部队,以保存实力,开展游击战争以打击敌人的主张,但没有被中央分局领导人所接受。此时,在部队中,甚至在军区领导干部中出现了“悲观失望”的逃跑主义思想,还连续发生了几起惊惶逃跑的事件。12月中旬,部队攻占了安远县城,缴获约三千余担战利品。军区派供给部长袁瑶芳率领一排战士到安远押运回队,归途中,遇到少数敌人,袁瑶芳就惊慌失措地逃跑了,一排战士无人指挥,三千多担战利品轻易地被敌人夺去。刘伯坚对袁瑶芳惊慌逃跑事件十分气愤,当即草拟了一份《关于开展反惊惶逃跑与悲观失望的斗争的报告大纲》,供党的支部与小组会讨论。
1935年初,中央分局和中央办事处以及赣南军区都被敌人包围在于都南部狭小地带。这时,中央分局书记项英接到遵义会议以后新的党中央“立即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使之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应”的指示。于是,分局做出部队分成数路,向外突围的决定。
信丰受伤被俘 大余凛然就义
1935年3月,刘伯坚与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少共书记陈丕显等,率省委、省苏、军区独立六团以及中央工农剧社、红色中华报社的工作人员二千余人,开始向油山突围。3月4日,刘伯坚在塘村附近鸭婆坑山上,指挥部队突围。在战斗中,刘伯坚为掩护战士,不幸左腿受了重伤,失去行动能力,最终落入了敌人的魔掌。
起初,刘伯坚被关押在塘村,第二天被转押到信丰县(原登贤县)粤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随后被押往粤军第一军军部所在地大余,关押在大余县监狱。11日,移囚“绥靖公署”候审室。从监狱到候审室,相距不过数百米,但敌人想从精神上瓦解刘伯坚的斗志,又企图在群众中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特意给刘伯坚钉上沉重的脚镣和手铐,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