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连受挫折的情况下,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功不可没。他是秋收起义的灵魂,引领着秋收起义渡过重重难关,走上了一条代表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亮旗――在起义的筹划和准备阶段,毛泽东主张要公开亮出“共产党的旗帜”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紧接着,蒋介石于4月18日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军总司令公开与共产党、与工农民众分道扬镳。
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公开背叛革命。
曾经携手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的国民党和共产党至此完全决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国共两党的分手,如果只是政见之间的分歧,倒也不足为怪。可国民党反动派自恃掌握着军队,使分手充满了血腥。短短几个月时间,到处是白色恐怖,到处是反攻倒算,无数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惨死在屠刀之下,这其中就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和工农运动的卓越领袖汪寿华、邓培、萧楚女、熊雄、李启汉、陈延年、赵世炎、田波扬……
共产党员为此激愤,工农群众为此悲伤。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为了党自身的生存,也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又在湖北汉口召开了史称“八七会议”的中央紧急会议。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党提出了斗争任务及斗争策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举行暴动,武装反抗。
为此,中央制定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八七会议”后,8月9日,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回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2日,毛泽东回到长沙,他一头扎到长沙县清泰乡进行农村土地问题的调查,并草拟《土地纲要》,为开展土地革命做准备。在调查过程中,他了解到一个新情况:在国民党军队残酷镇压工农运动之后,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看法已经完全改变了。于是,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说:“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一点我在鄂时还不大觉得,到湖南来这几天,看见唐生智的省党部是那样,而人民对之则是这样,便可以断定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
这是一个新的认识,一个关系到秋收起义将举什么旗的认识。
此前的八一南昌起义,虽然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义,打的却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子;
“八七会议”制定的武装起义的方针,仍然规定要打“左派国民党旗帜”,中央甚至还认为,湖南国民党左派的下级党部比任何省都要有基础,更需要团结他们共同斗争。
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之后却认为要果断地放弃国民党的旗子。
8月18日,新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主持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开会,制定秋收暴动的计划,讨论土地、政权等有关问题。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就起义的几个主要问题发表了重要的意见,其中一个起义举什么旗的问题,他就坚决主张:湖南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但他的这一主张却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反映了革命发展的趋势。在起义中公开亮出“共产党的旗帜”,使秋收起义的性质清晰、明朗,也使代表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彻底划清了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