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黄河将华北平原一分为二,平原上的南北二省皆由河而名,又因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河南省遂平县的查岈山人民公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当年一颗震惊全国并把浮夸风推向巅峰的小麦“卫星”,使得3个月就有30万人前来朝拜,它的“人民公社简章”,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文件,可谓 “风光无限”。但其间,社员们却饱受其苦,深受其害。文革结束后,它已死寂无声;
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后的人民公社。在那个浮夸肆虐的年代,周家庄则坚决抵制浮夸风,使村民平安熬过了那个灾难岁月;而在全国的人民公社瓦解之时,周家庄则断然延续了那一时期的模式,今天仍然健康地发展。
不难发现,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同样深刻的。
查岈山:人民公社的第一声“啼哭”
从遂平县城出发,颠簸2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查岈山乡。
从挂着查岈山公社牌子的大门进入,直行百米,就站到了当年公社办公楼的旧址前:一把生锈的大锁,生硬而冰冷;“毛主席万万岁”的标语已与墙体模糊成片。
院西,几排旧时平房墙面上刷写的“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与“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还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等标语,相映成趣;院东,是用围墙隔开的查岈山乡政府办公楼。
查岈山乡成立于1983年10月,那年,查岈山公社走到了尽头。
作为纪念,公社的牌子和旧址被保留下来,23年后,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试图进入公社的残壳一看究竟,被告知老宅已成危房,任何人不得入内。
最早的“浮夸风”发源地
1958年春,时任遂平县农业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提出了合并农业社的想法;查岈山乡则发动村民,天天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游行请求成立大社。旋即,陈丙寅的想法被立即批准,变成了现实。
“4月20日傍晚,杨店街彩旗飘飘,一两万社员拥挤在主席台周围,天刚黑,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高声宣告:查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成立了,”钟宝华,这位仅剩两颗门牙现年81岁的老会计告诉记者:“当时,大家疯了一样地喊口号敲锣鼓,脚下的地在乱动啊。”
“中央有啥咱有啥”, 第二天,农业大社就组建了农业部、公安部,甚至军事国防部等。
两个月后,查岈山公社成立,陈丙寅为第一任书记。
人民公社的第一声“啼哭”,就“一鸣惊人”:翻开早已泛黄的《人民日报》,可见“遂平县查岈山卫星公社韩楼大队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小麦3821斤”的惊人消息。
回忆“卫星”上天的过程,钟宝华多次笑出了声。
“开始,亩产只报了1800斤,需要县委和地委逐级签字耽搁了时间,稿件还没有转走呢,许昌就报了亩产2400斤;只好改报2800斤,还是没转走呢,《人民日报》就报了安徽亩产3200斤;产量只好接着涨啊,就报了3300斤,后来,又改为3821斤!”
浮夸,给查岈山带来了虚名,也骗了国人。史载:“全国广大城乡,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西藏外)纷纷派团来参观交流经验。仅7、8、9三个月来参观的外地干群就达30万人之多。”
那份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简章”
1958年7月中旬,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和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等,专程到查岈山公社,帮助研究制定了《查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章程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等。
“一大二公,有幼儿园、有敬老院,还吃大食堂,简章规定得可清楚哩!”当年查岈山公社的幼儿园园长兼敬老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