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五月红三军主力由荆门、当阳、远安转移到均县、房县一带后,粉碎国民党军张连山部进犯,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鄂西北出现新的革命形势。
红二军团离开洪湖南征以后,蒋介石即调动三万多兵力,于一九三零年冬至一九三一年五月向洪湖苏区接连发动第一、 二次“围剿”。苏区军民在周逸群、段德昌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运用游击战术,克服重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周逸群率江右军开展洞庭特区工作,组建特区区委,游击队军事力量得到加强,使洞庭特区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九三一年五月,周逸群在岳阳贾家凉亭遭敌伏击,壮烈牺牲。周逸群的牺牲是湘鄂西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苏区人民为了纪念他,把瞿家湾的红色书店、红色小学命名为逸群书店和逸群小学。
一九三一年三月,夏曦以中央代表身份到达洪湖苏区,建立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任书记。随后,召开扩大会议,成立湘鄂西临时省委、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
一九三一年上半年,蒋介石调集二、三十个团的兵力,向湘鄂西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时,红三军主力尚在均(县)房(县)一带。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红九师二十五团留守苏区,段德昌率二十六团和教导营出击天门、潜江一带,歼灭苏区北面的敌人,八月中、下旬占领沙洋、荆门,二十五团占领潜江,歼敌徐德佐全部。段德昌率领以红九师二十五团、二十六团为主力的不到六个团的部队,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军,打破了敌人第三次“围剿”。
一九三一年七月,由于连降暴雨,加上国民党军掘堤,洪湖苏区成了一片汪洋。湘鄂西临时省委和苏维埃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领导人民渡过了严重的困难时期。洪湖人民的抗灾斗争,得到了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支援。路易·艾黎利用国际委员会机构成员身份,排除国民党政府干扰,把救灾物资亲自送到洪湖灾区。
八月,为了粉碎敌人“围剿”,迎接主力红军返回洪湖,红三军九师转战到鄂北苏区。九月二十八日,红三军七、八两师与九师会师于荆门刘猴集。当晚,红三军前委在此召开会议,决定主力红军返回洪湖。十月八日,全部红军回到洪湖苏区,驻扎在潜江县境。红三军各部会师返回洪湖苏区,增强了红军力量,为巩固发展苏区创造了有力条件。
十二月十一日,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洪湖苏区召开,正式成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领导群众进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此时,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尚未全面贯彻,苏区的斗争继续开展。红三军在贺龙、段德昌等领导下,出击襄河两岸,先后在应城附近的龙王集、陈家河,汉阳的侏儒山、黄陵矶,京山附近的钱家场歼敌两旅一营。红军的胜利,使鄂北根据地得到恢复发展,鄂西北、荆当远等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红军发展到五千人,根据地面积扩大一倍以上。
随着根据地的发展,红军的壮大,苏区军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政权、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
建立和健全党的组织,是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第一步。随着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大批经过革命斗争锻炼考验的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加入党的行列,使苏区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质量不断提高。一九三一年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省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领导各地苏维埃的工作。随着政权的建立,青年团、总工会、贫民会、妇女会、儿童团、反帝大同盟、救济会等群众性革命团体也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苏维埃运动达到高潮。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即领导广大农民进行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在建设正规红军的同时,根据地还成立赤色警卫队、少先队等各种地方武装。他们以梭镖、大刀、长矛、鱼叉为武器,还自制撇把枪、土手榴弹、土炮,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坚持工农武装割的道路,苏区党和政府努力领导苏区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为服务于革命战争和人民生活,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兵工厂、被服厂、制盐厂、造纸厂、木工厂以及邮电等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支援了红军,部分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统一苏区金融管理,苏维埃政府设立农民银行,负责办理储蓄借贷,发行银币、纸币、铜币。一九三一年大水灾后,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灾区军民进行抗灾和复堤斗争,同时在未受灾地区和轻灾地区发行水利公债,带领人民克服困难。为活跃经济,苏区还建立了消费合作社和海关。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苏区建立了逸群书店、列宁学校、图书馆、俱乐部。列宁小学在苏区普遍建立,吸收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免费教育。仅一九三一年三月四个县的统计,就有列宁小学292所,学生达一万两千人。苏区出版的各种报刊达二十余种,省委办有《红旗日报》,省苏维埃政府办有《工农日报》。
苏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也做得很出色。洪湖、湘鄂边等地先后建立五个后方医院。红军医院大都设在老百姓家里,设备很简陋,广大医护人员在缺少药品、器具的困难条件下,自制药品,精心护理,治好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军伤病员,使他们重返前线。苏区的各项建设,对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九三二年年一月二十二日,湘鄂西中央分局主持召开湘鄂西省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为全面贯彻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制造条件和声势。湘鄂西省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以后,湘鄂西中央分局主要领导人夏曦在湘鄂西苏区全面贯彻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致使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一九三二年夏,蒋介石在武汉组织 “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部署十万兵力对湘鄂西苏区实行第四次“围剿”。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执行者实行完全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特别是所谓的反“改组派”斗争,严重削弱了苏区革命武装力量,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败,鄂西北、巴兴归和洪湖苏区丧失。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初,红三军为执行湘鄂西中央分局“恢复湘鄂边,准备恢复洪湖苏区的路线”,历时两个半月,历程七千余里,完成从鄂北向湘鄂边转移的艰巨任务,开展恢复湘鄂边苏区的斗争。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鉴于湘鄂边苏区再次丧失,湘鄂西中央分局决定在湘鄂川黔边创建新苏区。随后,率红三军游击湘鄂川黔边,开辟黔东特区。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三军与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会师,恢复红二军团称号,开始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斗争从一九二七年秋至一九三四年十月,历时七年。七年苦斗,在这里倒下了无数革命英烈;七年鏖战,从这里走出了67位共和国开国将帅。英雄们不仅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而且创造了一种令世人景仰的革命精神。
湘鄂西苏区军民苦斗七年以后,又走上了新的战斗征程。1934年10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会师,开始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在长征路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红三十二军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甘地区胜利会师,完成战略大转移。在后来的革命战争岁月里,红二方面军先后改编成八路军一二0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南征北战,奋力拼搏,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屡建奇勋。与此同时,湘鄂西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斗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为纪念湘鄂西苏区的历史功绩,国务院于1951年批准将沔阳、汉阳、嘉鱼、蒲圻、监利等县部分地区划出,新设洪湖县。为纪念湘鄂西苏区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国务院于1957年为洪湖革命烈士纪念碑撰写碑文,1978年批准建立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2008年,又将湘鄂西苏区若干革命旧址遗址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将洪湖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湘鄂西苏区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湘鄂西苏区英雄们的崇高精神将永远传扬!
洪湖洞庭渔歌美,武陵大巴景色新。 红色旅游湘鄂西,革命精神代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