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谷堂(1883~1929),又名詹生堡,大别山区金寨县南溪镇葛藤山人。是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金寨县共产党组织创建人之一。兄弟姐妹6 人,他排行第四,由于家境贫寒,直到14 岁才开始上学,21 岁中秀才。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凡状告豪绅诉讼,他总是全力支持。1906 年在家乡设馆教书,免费收贫家子弟入学,并破例招收女生。教学中,提倡独立思考,不为经典八股所禁锢。四乡学生纷纷慕名而至。清光绪三十四年,受聘去固始县吴状元家当塾师,因其富有革命性的宣传语言,两次与学东闹翻,感到“到处乌鸦一般黑,富人不讲穷人话。在私人学馆里教几个公子少爷等于为虎作伥。”毅然辞退。1914年,应聘到固始县由开明绅士李少樵任校长的志诚小学当国文教员,教员中不乏知名人士,学生也多是年龄较大的有志青年。“五四”运动后,接受新文化思想和马列主义的薰陶,他还与另一教员曾静华倡议成立“读书会”,吸收思想进步的师生参加。詹谷堂被推举为主持人。他将从金寨南溪开明绅士林伯襄处借来的《新青年》和一些马列著作传抄本在“读书会”成员中秘密传阅。“读书会”成为日后建立党团的基础。他在讲授课文时,宣传革命理论与新文化思想。面对军阀混战、人民苦难,他当即写诗一首:“茫茫四海起战争,苍生何日庆太平?大江一片狂浪起,斩尽妖魔济众生。”
他参与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组建红三十二师。1929年8月18日,詹谷堂不幸被捕,将审讯室变作宣传革命真理、揭露敌人罪恶的讲坛,经受了各种酷刑,仍坚贞不屈。狱中难友深深被其感动。当地群众甘冒危险送饭送衣,多方设法营救保释无效。他经受了各种酷刑,仍坚贞不屈。他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说:“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共产党。”“你杀了我詹谷堂,灭不了共产党!”最后,蘸着身上流出的鲜血,在牢房的墙壁上写下“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壮烈牺牲了。
詹谷堂烈士是大别山知识分子革命者典型代表。他学识渊博,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核对联。其中,目前发现的对联中,字数最多的28个字,最少的14个字。下面五幅对联充分表达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革命的讴歌,对党的事业的赞美,对人民的歌颂。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本无心”“不争富贵春荣早,来看黄华晚节高”显高洁
詹谷堂生前喜爱作诗,喜爱绘画书法。曾在一幅水墨竹上题道:“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本无心。”在春华秋实图上写道“不争富贵春荣早,来看黄华晚节高”。这些正体现了他的高贵品格,他的无产阶级的襟怀,表现了他难摧难撼的革命信念。
“漫天撒下革命种,伫看将来爆发时”预示革命美好前景
1923年6 月,经袁汉铭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该校已有5 名党员,詹谷堂被选为党小组长。接着又发展了几名党员,小组改为特别支部,詹谷堂任特支书记。他多次带领进步师生作社会调查,宣传耕者有其田,对劳动人民更加关切。在特支的领导下,师生们革命斗志越来越高,宣传男女平等,穷人要翻身、打菩萨,破除迷信。志诚小学成了远近闻名的“闹事窝子”。国民党当局多次派出“督学”甚至军警前来“视察”、巡逻,引发了学生与之面对面的斗争,发展到打“督学”、砸轿子的激烈冲突。1924年秋,詹谷堂与党员袁汉铭、曾静华,应聘至笔架山农校讲学,帮助该校筹建学生会,发展进步学生李梯云、周维炯、漆德璋、漆禹源、漆叔甫、漆海峰等人入党,建立相继建立金寨第一个党小组和党支部,李梯云为组长。在笔架山农校不久建立商南特别党支部。次年春,回到家乡南溪林氏祠明强小学任教。不久在当地詹氏祠创办商城县第二模范小学,自任校长,秘密在南溪、笔架山、葛藤山、花园、王畈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发展王凤池、王运生、詹清岳等20 多名共产党员,组织农民协会,创办农民夜校和识字班。他还主持开展“均粮”和“抗债”斗争,领导汤家汇、竹畈、南溪、丁家埠一带的“均粮”斗争,开仓分了地主豪绅的粮食。1928年秋,中共党组织在太平山召开会议,研究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兵运工作,准备武装暴动。会后,詹谷堂到三合胡店、桃岭一带组织农民武装。
詹谷堂在入党宣誓时,即兴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仙女飞向人间播种的画,并题诗两句:“漫天撒下革命种,伫看将来爆发时。”这幅对联与教育家陶行之“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形似。这副对联被人镌刻在金寨县吴家店镇太平山立夏节起义指挥部穿石庙上的两块木板上。
这幅对联表达他对党的事业的信心期待,寄托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