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四川三台2016年4月11日电(李崎)4月4日,清明节。我们一行红色文化爱好者走进三台县,寻访三台抗战遗址。在东北大学内迁老校址、牛头山防空洞、中华抗战第一堰、刘营抗战机场藏机洞,我们重温了那段交织着血与火、屈辱与抗争、沉沦与奋进的激情岁月。
(上)东北大学流亡7年落脚三台
一大早,我们吃过早餐后,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步行来到三台县梓州公园。
三台杜甫草堂是继成都杜甫草堂之后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座落在三台县城西牛头山上,是三台最大的公园——梓州公园(也叫牛头山公园)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草堂内亭台楼榭,花团锦簇,佳木林立,风景迷人,内有诗史堂、诗圣广场、杜甫生平事迹陈列馆等。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梓州(治地今三台县城)1年零8个月,写下了包括不少名篇的100余首诗。杜甫寓居梓州的草堂及后人修建的草堂寺、工部祠等早已不存,1987重建的“梓州杜甫草堂”,系殿堂与园林相结合的仿古建筑群,为县城最大的旅游景点。
镶嵌在牛头山半山坡的、由当时国立东北大学组织修建的防空洞赫然入目。在洞口,有人在这里拍照,有的老人坐在旁边的亭子里,哼着《松花江上》……2014年夏天起,当地人防部门封闭了这处抗战遗址,开始对牛头山防空洞进行保护性开发。
1993年9月,我第一次去三台县城时,曾进入对外开放的牛头山防空洞内参观。1938年初夏,国立东北大学教授选址三台县城牛头山腰,修建防空洞。三个月后,牛头山防空洞建成,洞室长约700米、宽约3米,高约2米,一次可容上千人立足,还有指挥作战室、贮藏室等。1940年7月10日上午11时,三台拉响了空袭警报,日军27架轰炸机,空袭三台无辜平民。国立东北大学的1000余名师生员工及家属,还有县城居民,在日寇空袭前,隐蔽进了牛头山防空洞,幸免于难。事后统计,日机此次共向三台县城投掷91枚炸弹、4枚燃烧弹,致264死伤,炸毁建筑物500余所。
参观完牛头山上的杜甫草堂和防空洞抗战遗址,我们继续寻找三台城内的东北大学旧址。
三台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街巷较多,还有老城墙。东北大学老校址地处下东街47号三台中学校园内,由于牛头山距三台中学还有2公里,我们只好统一乘坐8辆人力三轮车。来到校门口,我向值班的保安人员说明了来意,保安才同意我们15人进校园参观遗址。经了解,东北大学旧址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因修建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和礼堂而毁掉了。
目前,三台东门城墙附近的东北大学教师宿舍旧址还保留着一部分。穿过喧哗的东门农贸市场,我登上平房顶上,用镜头记录下了破败不堪的东大教师宿舍楼的现状图。
在三台人民的眼里,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在流亡中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压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青年。在内迁到三台的短短几年里,东北大学通过社团的踊跃活动,让地处内地的三台成为抗日模范县。
三台县档案馆馆藏资料显示,东北大学师生从未忘记宣传抗日救国:在校内,60余家社团用墙报、油印小报等形式宣传抗日,壁报和小报也有60多种,为当时文化沙漠般的三台带来了勃勃生机。此外,进步师生们则受中共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创办读书会,把解放区才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进步书刊传到了三台……由于东北大学抗日宣传做得好,三台每20人中就有一人参军抗日,远征军时更有200多人参加。后来成都修建双流机场时,三台又出动了4000多人。
绵阳南山公园烈士纪念馆内的资料显示:从1937年到1945年,先后有14万优秀的绵阳儿女奔赴抗日前线,其中绵阳县超过5万人,三台县42433人,盐亭县1.8万人,北川县1229人。同时,在三台东北大学和国立六中包括贺敬之在内的100余名进步学生前往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1938年,三台县的小学生捐出2347元零花钱交给重庆“中国儿童号飞机筹募总会”,三台县城卖凉粉的小贩钟金奎则一次性捐献了800碗凉粉。到1941年底,三台县共捐献现金20万元支援抗战用于购买飞机。
我们看到,为了让师生们和三台人民永远记住东北大学在三台的办学历史及其对三台文脉的影响,三台中学在校园内开辟专区建立了抗战文化纪念园;同时,还在科技楼上建成了反映东北大学问在三台的校史陈列馆。
1937年末,尽管东北大学校长接到当时的教育部“命东大向青海迁移”的指令,仍然悄悄安排教务长李光忠带着其亲笔公函,到四川各地接洽。然而,李光忠的四川之行到处碰壁。此时,时任三台县县长的郑献徵,向东北大学敞开了胸怀。
郑献徵的小女儿郑碧贤曾说,父亲的一本日记里记载了他接纳东北大学的心情:“当时三台虽然因为天灾缺吃少穿,但中国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所以三台人民愿意勒紧裤腰带,多添几百张嘴吃饭,这既是为了积蓄抗日的力量,也能为三台播下文化的种子。”
1938年4月23日,500多名东北大学师生从西安经宝鸡、汉中、剑阁、绵阳抵达三台。让他们百感交集的是,三台竟然出动了3000人为他们举行欢迎大会。当时城里的商家店铺都挂出了彩旗横幅,欢迎远道而来的师生。他们还腾出三台旧试院与部分杜甫草堂寺及潼属联立高中的地盘,当作东北大学新校址。
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创建于沈阳,“九一八”事变后,师生避难,在北平复课。1937年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人会同北平市社会局接收东北大学,3月在西安建立东北大学工学院,5月改称国立东北大学。1938年春,敌机窜扰,潼关戒严,东北大学只好内迁三台,于1946年秋迁回沈阳。期间,东北大学广大师生,通过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使三台成为了抗日救国的前沿阵地,不少学生成为远征军,出川抗日。
(中)抗战古堰堪称全国水利遗产
清明时节,绵阳三台涪江之滨的万亩麦冬又到了收获季节。忙碌的农人引水备耕,清澈的涪江水顺着渠堰缓缓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
从绵三公路上行约10公里,我们的自驾车队越过涪江大坝公路桥,就进入了争锋乡境内狭长、平坦的小平原。一条自西向东,顺着山边流淌的灌溉渠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这条渠堰名叫永和堰,分别由永成堰和郑泽堰两段组成,共46.5公里。永成堰早在乾隆26年(公元1761年)就修好了,但上了年纪的村民,总喜欢摆郑泽堰的“老龙门阵”。因为78年前,正是三台一位书生县长郑献徵,在短短14个月内组织两万余百姓修好了这段渠堰,让旱田变成了可以出产大米的抗战粮仓。百姓感念郑献徵之恩,称渠堰为“郑泽堰”。2014年7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其题写了“中华抗战第一堰”条幅。
郑献徵1900年出生在重庆荣昌,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政学院。他当过重庆七中的第一任校长和重庆大学代校长,直到1935年才从重大辞职,受时任四川建设厅厅长何北衡之邀,担任主任秘书长。然而1937年抗战爆发,任四川省主席的刘湘一纸调令,让他到战略要地三台当起了县长。彼时,三台因为大旱民不聊生。没有粮食谈何抗战?郑献徵暗下决心,一定要兴修水利。
走马上任第二天,国民党29军测量局局长霍新吾就主动找到了郑献徵。两人一拍即合,连夜给上级写了修堰报告。当年11月,郑献徵任县长后一个月,三台迎来了一批真正的水利技术专家:留美博士曹瑞芝、工程师万树芬等等。而回国后到四川省水利局任工程师的著名水利专家、黄炎培之子黄万里,则出任总工程师。
在覆盖满了青苔的高家桥渡槽旁的台地上,三台县建起了永和堰水利文化园。目前,水文化博物馆还没有布展、抗战纪念碑也没有镌刻好碑文,东北大学内迁巴蜀故事墙、儿童图书馆、水中望月剧场也没有建成。
我从有关水利文史资料上得知,眼前的高家桥渡槽就是黄万里设计的拱桥和渡槽。当地村民介绍说,此桥在汶川地震中也没受损,坚固得很!当年,乡人打算为其取名“万里桥”,但黄炎培不同意,认为一个才27岁的年轻人,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荣誉,最后才以当地村名命名,称为“高家桥”。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项水利修得异常艰难。1938年1月1日,渠堰开工。2500多名石匠、15000多个民工在工地上,日军轰炸每天要拉20多次空袭警报,在涪江炸起冲天水柱。霍新吾的儿子霍连科曾回忆说:“当时工地上的人都不跑,直接就地卧倒,说‘怕他个龟儿子,有了水才不会有灾年’。”
永成堰有清代渠堰的基础,疏通、加固尚不太难,但在永成堰下修建的郑泽堰,则全靠后来的开山、打洞,耗时耗力。半山开渠,石匠们必须身上捆着绳子,从山上吊下来挥锤凿山。为了保证工程在次年3月用水时就能完工,工人们三班作业,昼夜不停,终于保证了工程在1939年3月6日完工。
这项工程,黄万里表现了卓越的智慧。如今已成为三台县文物点的高家桥渡槽,下面全是烂泥流沙无法施工,最后他用了3万多根在水里越泡越硬的青冈木打桩,才垫起桥桩。至于桥身,用了坚硬的花岗岩条石混以碎麻、糯米和石灰砌筑,可抗八级地震。郑献徵,除了申请修堰、落实资金、督工、及时发放工钱外,还因为工程款的不足,自己变卖了荣昌老家房产,凑齐4万多银元,补足了亏欠费用。当年,这位县长的工资是每月180个银元。
渠堰竣工之后,三台成为抗战粮仓。20世纪40年代涪江以东7个乡5万多亩良田和5万多人的生产、生活水源,工程被乡民称为“郑泽堰”。但是,1940年郑献徵离任时,因资金困难该堰的防洪闸尚未修建。1951年10月13日,三台县政府以“永远和谐用水”为名,将“郑泽堰”更名为“永和堰”。1969年,郑献徵突发脑溢血去世。
郑献徵的小女儿、旅法作家郑碧贤女承父业,不仅游说各级政府部门为修整永泽堰防洪闸而奔波,还游说三台当地政府出资,自己也带头捐资,修建一座抗战水利纪念园——上善园,实现自己把当年修堰的理念展开,把历史记忆、抗战精神、人文价值保留下来的梦想。
郑碧贤,一个法籍华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耗费八年多的时间,动员了她朋友圈能动员的关系,促成了一件公益事业。行走在坚固的高家桥渡槽上,我们由衷的对郑碧贤女士的付出表示赞叹。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三台水利文化的魅力,看到了看到了抗战精神在三台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