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一声“同志”最亲切(组图)
2016-11-24 09:55:48
作者:练红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兰考焦裕禄当年树立的兰考四面红旗展示馆。练红宁摄影

兰考焦裕禄当年种植的已经54年的焦桐。练红宁摄影

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展示的焦裕禄在兰考仅拍有这四张照片。练红宁摄影

兰考焦裕禄烈士墓。练红宁摄影

    近日,河南省新乡市政府发文:今后新乡市国家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这个称呼将代替以往的书记、市长、局长、处长、科长等职务。以红头文件的方式确定称呼,这不是第一次,但应该是内涵有所延伸的一次,值得关注。(《现代快报》11月24日)

    “同志”这种最好的称呼被异化现象,反映了我们政治生态的变化,反映了官本思想的作怪。甚至一段时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领导干部被叫成了“老板”,“大老板”“小老板”,以致非长带长,非官以官,去副似正,甚至提高级别,称呼变成了典型的马屁哲学。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重申,“党内一律称同志”。

    也许有些人觉得喊同志有点别扭,其实没有这个必要。称呼“同志”,本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尤其是群众不知道对方是谁,叫一声“同志”最亲切,自己也是最温暖最有信心,这在过去是常态性的事儿。

    接受“同志”称呼,需要领导干部放下身段,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员,置身群众之中以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党员甚至领导干部,而不是挂个牌子、标个职务,这样不仅是官本位的体现,更是脱离群众的表现。领导干部多一些微服私访,多一些同志情怀,才能听到群众的真话,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调研中,经常出现人离开了之后大家才知道是谁谁谁的情况,这才是置身群众,才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现在有些地方也创新了一些方法,如公布主要领导电话,如多个途径投诉,应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情况下,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权利个别解决,息事宁人,给社会带来新的不公平,使得问题越弄越复杂。领导的称呼应该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呼出,比如焦裕禄所在的兰考,人们叫起“焦书记”都能热泪盈眶,这是何等密切的党群关系。

    前一段,我正好去兰考参观见学,没想到一天三次流泪。当天拜谒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陵园,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焦桐、黄河最后一道湾、张庄、四面红旗展示馆,中午还观看了《我心中的焦裕禄》专题片。这一天,让我们许多同事战友潸然泪下,可见焦裕禄事迹感人至深,无与伦比。难怪当年新华社记者穆青等采访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播送时泣不成声。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点感悟。

    一要有魂。魂是人的气魄,是人的精神,是人的价值观,也是立身之本。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铸魂,有个党员干部的样子,通过良好的形象赢得百姓的支持。焦裕禄之所以到兰考能够扎得住根,在于他的敢于担当,别人不愿来的地方,他二话没说,不讲任何条件,没有挑肥拣瘦,听从组织的安排,这种对党的忠诚,体现出一位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和高尚品质。其次在于他的坚定信念,党把他派到兰考,就是相信他能够为党争光,为党奉献,真正把兰考的落后状况改变,为他团结带领兰考人民干事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者,在于他的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时时处处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境界。真不敢相信,他这位县委书记回家探亲竟然是借的钱。比如,他在兰考仅留有四张照片,每当拍照片的时候,把头转过去,要求把镜头对准群众,让群众干劲更大。再比如,他隐瞒病情,用硬物顶在疼处,以致藤椅顶出一个大洞来。他还常常睡在办公室,吃百家饭,有小汽车不用,骑自行车下乡,475天跑遍绝大多数生产队,真正是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对自己的孩子无票看戏照样批评和补票,针对不少领导干部看白戏的现象,制定了“十不准”,对干部管理严而不松。这样的好干部,在群众中才站得住,老百姓才能相信他跟着干。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样的干部老百姓怎么能不相信他,怎么能不跟着他一起改天换地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下一篇:无
·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特稿:曾为陈赓大将“保驾护航”的老革命——朱世卿
·特稿:刘志庆解读塘马战斗——《纵论塘马战斗》报道十二(图)
·特稿:秉承中山遗志——对台湾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妙解中山陵392层台阶有感
·微景天下签约中红网 吹响“红色旅游”号角(组图)
·特稿:人间仙境万安山(组图)
·特稿:刘志庆解读塘马战斗——《纵论塘马战斗》报道十一(图)
·特稿:感受湖南 探访毛主席故居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参加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练红宁:一声“同志”最亲切(组图)
特稿:一声“同志”最亲切(组图)
一声“同志”最亲切(组图)
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赞王树声大将
杨文忠:赞王树声大将
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胡遵远、朱湘莲:曾为陈赓大将“保驾护航”的老革命
特稿:曾为陈赓大将“保驾护航”的老革命——朱世卿
徐敏峰:刘志庆解读塘马战斗——《纵论塘马战斗》报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