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主要发源于我们安徽省金寨县。1935年10月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结束长征。强渡嘉陵江、攻克剑门关,揭开了红四方面军万里长征的序幕。
八万雄师劲旅、浩浩荡荡西移,破坚阵、摧强敌,挺进川西北,最终在雪山脚下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但是,由于张国焘的阴谋夺权、导致红军一度分裂,红四方面军由此走上了一条漫漫的长征路。在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辗转长达一年之久,数万将士数过雪山、三过草地,鲜血洒满了西北疆域……英雄的红四方面军最终用生命和鲜血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反动的武装、错误的路线,夺取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研读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史,追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故事,我们被这支队伍的英雄事迹、巨大贡献深深地感动着,被这支队伍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深深地震憾着……有时为之激动、拍手叫好,有时为之悲哀、潸然泪下……当我们看到红四方面军南下时严重受损、西征时壮烈牺牲的记载时,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们的泪、在奔流!尤其是在西征途中,广大西路军战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最终经过血战高台、倪家营等地,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几乎是全军覆亡。广大西路军官兵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与其他三支长征队伍相比,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更加艰难曲折、更加悲壮震撼、更加可歌可泣!伟大的红四方面军在全国红军队伍中是非常特殊的、英勇顽强的!贡献大、牺牲大,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一、 红四方面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勇于探索、敢创新路,为长征胜利、中国革命胜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面对严峻形势、危急时刻,红四方面军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进行西征、转战川陕,成功地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并且使之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大于母体(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保存了力量、赢得了发展、积累了经验。
(二)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中央红军战胜多重困扰,完成长征任务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作战行动,及时发动起嘉陵江战役,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在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为长征、为中央红军做出了积极贡献。
故事一:洪学智——接应中央红军作贡献
1935年7月,红四军政治部在黑水、芦花接到四方面军指示,说:中央纵队要经过黑水、芦花,要洪学智准备粮草,做好迎接工作,并负责接收中央红军的伤病员。
接到通知后,时任红四军组织部主任、金寨籍红军洪学智在全军做了动员,强调困难再大,也要保证中央红军的粮草供应。尔后,立即组织民运部、保卫部等机关和直属队,连夜出发,翻山越涧,打开了几个反动头人的寨子,筹集到几万斤粮食和几百只牛羊。
中央纵队先遣队到了黑水、芦花,给红四军政治部来信,让他们将筹到的牛羊、粮食送到红三军团转交。中央纵队到达黑水、芦花后,又让洪学智把筹措到的牛、羊、粮食直接送到中央纵队。洪学智前后共送去4批粮食、牛羊和慰问品,并圆满地完成了中央红军伤病员的转送和安置的工作任务。
在中央纵队离开黑水、芦花时,洪学智第一次见到了负责中央纵队粮草供应的刘少奇。刘少奇身材修长,态度和蔼可亲,见到洪学智很高兴。他紧紧地握着洪学智的手说:“洪主任,谢谢你了,也谢谢红四军对中央纵队的大力支持,你们送来的粮食、牛羊和慰问品,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二、红四方面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显赫、功勋卓著
在这个方面,红四方面军主要是做出六大突出贡献。一是强渡嘉陵江,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二是打胜了包座战役,全歼了胡宗南一个主力师,粉碎了敌人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为实现党中央北上方针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实施了《绥崇丹懋战役计划》,打响了天芦名雅和百丈战斗,顶住了蒋介石和川军40多万人的猛烈进攻,消灭了敌人一部分有生力量,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四是及时地为中央红军提供准确的情报信息,保证了中央红军长征从不中埋伏。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对宋侃夫讲:“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些都充分映证了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对中央红军所作的重大贡献。五是有力地接应了红二方面军,实现了甘孜会师。六是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胜利地结束长征。
三、红四方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永跟党走的感天动地的历史史实,令人为之感动、为人动容,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弘扬
(一)红四方面军的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无论遇到到什么困难、什么情况,广大官兵的决心不变,阵脚不乱,从容面对、视死如归
1932年10月,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由鄂豫皖苏区突围,经鄂豫西入陕,两越秦岭、涉汉水、翻大巴山,行程3000多里,歼敌八万,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12月下旬,转移到川陕边界,保存了革命力量,并随之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1933年1月到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接连不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斗争。首先是进行了反对田颂尧的三路围攻战役;接着主动发起了仪南、营溧、重达三大战役;后来又打响了反对刘湘六路围攻战役。这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艰苦的一次战役。四川军阀头子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纠集140个团的兵力,妄想在3个月内消灭红四方面军。对此,红四方面军紧编战线、集中兵力,克服人力、物力、兵力严重缺乏的突出矛盾,历尽千难万险、浴血奋战10个月,最终取得这次战役的最后胜利。1935年6、7月份,蒋介石调集川军各路,集中20万兵力,迅速压迫红军于岷江以西、企图困死红军。对此,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积极建议由红四方面军的30军、4军承担包座战斗的主攻任务。在歼敌过程中,战士们冲入敌阵,用手榴弹、刺刀和大刀同敌人进行厮杀,前仆后继,整个战场都展开了肉搏。特别是在最后一段的歼敌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洒下了红军战士的鲜血。有的烈士,一只胳膊被打断了,另一只手还紧握着大刀。他们吃的是野菜、树皮,奉献的是鲜血和生命,最后以千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取得了包座战斗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大门。这里,有这样几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故事二:李开文——“抛妻离子”去长征
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时,时任红军担架员、后来成为中央特灶班班长、毛主席的炊事员、金寨籍红军李开文——“抛妻离子”去长征。
“队伍就从你家屋后经过,你也没有进家里向爱人告个别?”有人有点不理解。 “爱人?”李开文一怔。 “啊,我是说,你没去同老婆打声招呼?” “没有。” “来不及?” “是不敢。” “——为什么?” “你想,”李开文说,“她刚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才十六天,我一进屋,准当俘虏。我这个人不怕白狗子的子弹,就怕老婆的眼泪。” 就这样,他心一狠,已经走到自己家屋后的竹园子里了也没停步。 谁知,他却被跑出来看过路队伍的大儿子李锦旭发现了。八岁的李锦旭哭着、喊着,奔到他的跟前,说:“爸,妈妈天天念着你,等你回家呢!” 他不敢看孩子,更不敢停下。 “李班长,你还是回去看一下吧!”边上的担架队员也忍不住地劝他。 李开文这才停下来,回了一下头,望一眼哭成了泪人的儿子。但他马上又折过脸,走得更快了。他再没有停下,但眼泪已经把视线模糊了。 这时儿子疯了似的冲过来,一下抱住他的一条腿不放。李开文不由一惊,不敢再犹豫了,一脚把儿子踢开。 被踢了一脚的李锦旭,呆在了地上,他没再追。李开文也没再回头。就这样,他离开了板棚,离开了金寨,离开了大别山。
故事三:于侠——与死神赛跑“八天零七夜”
1934年,在四川进行的反“六路围攻”中,时任红30军90师通讯排排长、金寨籍红军于侠经历了一场劫难,随之,他与死神赛跑了“八天零七夜”。在战役中,一颗子弹射入于侠的大腿,而当时没有任何医疗条件。恰在此时,大部队要实行战略转移,伤员只能留在原地。大部队走了,负伤的于侠没有留下,没有药,没有粮食,于侠就凭着拾到的一根棍子,拖着带着子弹的伤腿,连走带爬地独自行军八天七夜,最终赶上了大部队。“是八天七夜,他记得非常清楚。”于侠的夫人薛翔记得特别清楚。
“长征,是和死神较量啊!”于侠常常对子女们讲起当年长征过草地时候的惨烈情景:“过草地的日子是伴着雨水度过的,草地里找不到干的地方,战士们整天泡在水里,几乎每个人都是浮肿的。晚上睡觉,没有地方容你躺下,连棵树都找不到,只能背靠背坐着。更可怕的是草地里的沼泽,一旦踩进去,救都没法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起经历生死考验的战友被沼泽吞没。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大家的信念不改、初心不变,一直跟党走!”
故事四:滕海清——拄着拐棍追部队
1932年10月12日夜,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由广水至王家店一线越过平汉铁路。次日,就遇到卫立煌指挥的国民党军第十师、第八十三师和独立第三十四旅,以及胡宗南、肖之楚、刘茂恩、冯鹏翥、范石生指挥的五个师等的围堵。在13日下午的短兵相接中,时任红4军11师通讯队一排排长(“管营连干部的排长”)、金寨籍红军滕海清被对方士兵投来的手榴弹炸成了重伤:喷燃的火药烧肿了滕海清的眼睛,左眼几近失明;碎裂的弹片打掉了滕海清的两颗门牙,还击穿了他的右臂。
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三天三夜,仍未摆脱国民党军的围堵。10月16日,张国焘决定:“为了保证部队轻装行军作战,营以下职务的伤员就地遣散,自找归宿;营以上的仍然用担架抬着随军行动。”
野战医院给营以下职务的伤员宣读了上级的决定,并发给他们每人10块银元。滕海清手里攥着10块银元,怅然若失地望着与自己同室住院的一位负伤营长随军转移。等野战医院人去楼空时,滕海清心中的酸楚不可言状,他心中明白,自己被“遗弃”了。
“我还要革命!我还要革命!”滕海清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不!我不能这样离开革命队伍!”于是,他借助微弱的视力,找来一根竹竿当拐杖,形单影只地出发,慢慢地向西走去,他要拄着拐棍追部队!
夜深了,滕海清赶上了后卫部队。得知野战医院在前面的山坡上,滕海清惊喜交集,嚷道:“我要找院长!”院长来见滕海清,拉着他的手说:“真的是你?!”
滕海清破口骂道:“我是通信队的,你竟敢把我丢下!”
院长解释说:“排长,你别生气。我实在是没办法,重伤员太多!”
“你少废话!我问你,现在怎么办?”滕海清问。
“上级的规定,我不能不执行啊!”院长如实说。
滕海清气愤地说:“那你就把我枪毙了算了!”
这时,师长倪志亮出现在野战医院的营地。倪志亮是听到骂声,寻声而来的。看到滕海清,倪志亮一切都明白了。倪志亮对院长说:“通信队的一排长(指滕海清)是管营连干部的,职务相当副团级!你要按营以上伤员待遇对待!”
于是,滕海清顺利地留在了野战医院里。一个月后,尽管滕海清的左眼还是失明了,但他右臂里的弹片则已取出,伤口也愈合了。滕海清开始考虑下一步行动“部署”:不能老跟着野战医院,要找到师部通信队。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滕海清就独自一人上路了,最终赶上了师部通信队。
故事五:郝 毅——爬着走上长征路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刚从鄂豫皖突围到湖北枣阳县土桥铺地区,又被敌人包围了,虽经多次突围均未成功。这时,方面军领导决定用两个团(其中有郝毅所在的少共国际团)的兵力,坚守一制高点,掩护其他部队突围。要求这两个团必须坚持守到黄昏时,才能撤退,然后去追寻大部队。在后来的战斗中,郝毅受了重伤。
郝毅是金寨白塔畈人,当时是寉邱县少共国际团的一名通信员。一天,不知过了多久,郝毅好不容易才睡着。突然,有一个伤员跑来叫醒他,说:赶快起来,到外面集合,走!郝毅想问,有没有担架?未等郝毅话说完,那个伤员就走了。
怎么办?房子里就剩郝毅一个人了,他还在叫担架来,可是叫了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怎么办?没办法,他就用力往外爬,费了很大劲,才从病房爬到门口。往外一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外面一点动静也没有,怎么办呢?爬!郝毅受伤的左腿一点力气也没有,动一下就痛得难受。郝毅就靠两只胳膊和一条腿,爬呀爬,爬呀爬,爬了半天才爬到院子中间。就这样,郝毅爬着走上长征路。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人,他见郝毅在地上爬,还拖着一条腿,就说:小同志,你就这样爬着走?怎么行?郝毅说我也没有办法,救护站的人也走了。他听说救护站的人都走了,他不说话了,转身出去了。完啦,又剩下郝毅一个人了,黑更半夜的,他往哪走呀?就这样,郝毅在那瞎摸瞎撞,沿着一条小道往前走。忽然,那位同志又来了,他说:小同志,我给你找来一根棍子,你就顺着这条小道慢慢往前走。郝毅正想说声谢谢,还未说出来,那位同志已经走远了。
看样子,情况很紧张,怎么办?有了这根棍子,郝毅就顺一条小道往前走。有了这根棍子,郝毅由“三条半腿”(实际上就是四肢,其中左腿负伤,不能站立,靠着三条半腿爬行)变成了“三条腿”(两腿加一棍),走路要比在地上爬着走省些力。可是这腿上的伤口,怎么办?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郝毅只有强忍着,别无它法。多少年来,郝毅一直都在说“难啊!三条腿走路难啊”。 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郝毅来说,从此开始了。
故事六:郝 毅——饿着肚子去行军
“你们还有没有饭”?郝毅两天没有吃饭了。十师的同志告诉他:你到伙房去看看。伙房在哪里?对方指了指。郝毅正在找伙房,号兵突然吹响了集合号,哨子也不停吹起来,快集合!快!部队集合好就整队出发了。郝毅虽然还没有找到伙房在哪里,但是不得不跟着部队出发了。一路上,不时地跌倒,皮碰破了、肉划伤了,鲜血染红了衣、裤。但是,那个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一心就是想要跟上大部队。那里是敌占区,掉队了,碰上坏人怎么办?不管怎样,要忍耐,不管前面的大部队是不是十师,只要跟上红军部队就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郝毅已经是两、三天没有吃饭了,肚子饿得直直叫,但没有办法。只能记住要紧跟大部队,只能饿着肚子去行军。可是,由于郝毅带着伤、拖着棍,再紧跟也跟不上原先的部队——十师。有时正好碰到别人在吃饭,郝毅就走上去向他们要点饭吃,但是这样机会太少太少了。没办法,走在老百姓地里,碰到地里有什么就拿着棍子挖什么,红薯、萝卜、黄瓜、豆角、南瓜等等。那时,吃饱肚子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有一次,碰到一块红薯地,郝毅便挖红薯,已挖出了一个,还想再挖两个带上。这时,前方突然来了一位肩上扛着一把锄头的老乡,郝毅以为是来抓他的,拿起小包就要走。老乡见他要走,就用手向他招招,意思是你别走。老乡慢慢地走过来、不像是抓人的样子。他来后也不说话,就用锄头挖几个红薯递给郝毅。不知为什么,郝毅当时一下子就向他跪下了,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郝毅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那位老乡用双手把他扶起来、把红薯给他,然后,又用手向郝毅指了指,意思是你走吧,不要停留了。郝毅接过红薯,放在挂包里,一拐一拐地走了,走了很远,他还回头看看那位老乡……
看样子,那位老乡也不过三十左右,是正常的庄稼汉、老实人。他为什么不和郝毅说话?可能因为那里是敌占区,他害怕有人告密,会吃官司、会倒霉的。郝毅心想,看来,敌占区的群众对共产党、对红军也是有好感的,否则的话,郝毅就不会有今天了。
故事七:郝 毅——拎着脑袋去冲锋
部队准备好了,出发!谁知,一出发就遇到了硬骨头,遇到的是敌人的强劲之旅,这一下子,双方就只有“硬对硬”了。经过几次交战,红军终于击溃了敌人。
郝毅他们所在的后面部队一拥而上,像缺了口的水库,口子越打越大。郝毅也紧跟着大部队前进。伤口痛吗?不知道,这时,郝毅一心想的就是冲出去才能活命,因此,郝毅是拎着脑袋去冲锋。过了一会,敌人发现了,高喊:共军跑了。敌军就从各个方面向突破口开炮。当时正值夜晚,炮弹打在石头上,到处开花。郝毅他们紧跟着部队前进,真的好像是《国歌》中唱的那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不进不行,敌人决心在这里消灭全军的,结果英雄们又冲出了重围。郝毅他们在前面猛跑,敌人就在后面就猛追,跑着跑着,敌人没劲了,红军的前进速度也就慢了下来。这时候,天早就大亮了,跑了一夜、又一天,有人说,这回跑了差不多有二百里,也有人说,一百五、六十里绝对是有的。
(二)红四方面军牺牲巨大、损失惨重、命运多厄、可歌可泣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两军混编、共同北上。不久,张国焘却拒绝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擅自率队重过草地,进行南下。在此过程中,队伍损失严重,付出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的10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后,红四方面军的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由于敌人过于强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经过征战厮杀,到1937年4月,西路军终遭失败,战死者7000余人,被俘者12000余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余人,回到家乡者3000余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余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仅有400余人的西路军指战员溃至新疆。这里,也有很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
故事八:李开文——草地行军、身捂湿柴
1935年8月,红军炊事员李开文随部队进入草地。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李开文最“难为”的还不是“无米之炊”。没有米,可以用青稞下锅;没有青稞了,可以杀掉战马;没有战马了,还可以去捡苦马菜煮了吃——苦马菜,真苦!滤了五遍水到嘴里还苦。连苦马菜也挖不到了,还有皮带——那会儿的皮带添上水熬成汤可以充饥。即便连皮带也吃光了,还有能吃的草根呢。
最难的,是没柴。尽管,草地上满眼是草,可那些草就像战士身上的军衣,整天裹着雾气,罩着寒气,湿漉漉的。甚至到了宿营时,也找不到一块儿干净地皮。再说了,草地上的天,说变就变,一天数变。一会儿大雨滂沱,一会儿冰雹如注,一会儿又是漫天飞雪。有许多战士走着走着,就倒在了泥沼中,再没有走出草地。
进入草地不久,人们便发现,李开文很快变得面黄肌瘦,肚子也开始浮肿,浮肿得连走路也成了问题。但是,部队住下来之后,他的身体一下又变了回去,大家这才注意到,他的肚子不是浮肿,那是他把能引火的湿漉漉的柴草,塞进自己的衣服里,他是在用自己的体温把那些湿柴捂干,赶到宿营时,好马上把军灶烧着。
于是在他所在的团,乃至他所在的师,他的军灶每天总是第一个在草地上升起炊烟。于是他的军灶,就成为全团乃至全师炊事班的火种。李开文的名字,也就跟着他的火种,在红二十五军到处传颂!
故事九:皮定均—— 一个山药蛋 激励爬雪山
1932年,金寨藉红军战士皮定均随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苏区去四川,他是最早参加红军长征的战士之一。由于缺乏野外行军经验,皮定均没过多久就吃完了随身携带的黄豆干粮,可还剩下70多公里的雪山行程。副班长发现后,递给皮定军一个山药蛋,郑重叮嘱他要慢慢啃。第一次见到山药蛋的皮定均,很是宝贝地放在了袋子里,一会摸摸,一会拿出来看看。这枚“最宝贵”的山药蛋,激励着他一路爬上了雪山山顶。可是当他高兴地拿出那鸡蛋大的山药蛋与战友们分享时,大家谁都不愿多啃一点,只用门牙轻轻地咬了一点又还给了他。大家在这小小的山药蛋的支持下,鼓足精神走完70公里,度过了雪山山顶的漫漫长夜。
爬过雪山,红军立即迎来了战斗任务,要急行军突袭通江城里的敌人。可是快要接近敌人的时候,战士们因为缺少食物,体力不支。紧要关头,副班长拿出了最后一个山药蛋,让全班战士来啃。大家拿着山药蛋像接力赛跑一样,一个传一个,谁也不愿多咬一点,总是照顾后面的人,最后传到了皮定均的手上。一个小小的山药蛋,像一颗火球温暖着皮定均的心,让他看到了革命队伍的团结,也给了他火山般爆发的力量,跟随着部队度过了一道又一道关口。
故事十:方子翼——马粪里淘出青稞吃
红四方面军第二次过雪山草地时,已经进入深秋,且军需准备不足,红军们的衣衫都很单薄,军粮供应也严重不足,在这期间,时任红30军89师长师部文书、金寨籍红军方子翼和战友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艰苦卓绝的行军生活。有几次,方子翼都差点丢了性命,险象环生。
9月底,方子翼随同大部队到达党坝,他和战友们到一块土豆地里寻找残留下的土豆,好不容易挖到了一点很小的土豆,就用瓷缸子煮着吃。最先吃下去的几个土豆,味道真是好极了。可当意犹未尽的方子翼接连吃下两个很小的“土豆”后,灾难来了!他立刻感到满嘴发麻,想着珍贵的粮食又舍不得吐出来,勉强咽了下去。但紧随其后他就感到窒息,跑到河沟边用水漱口,足足漱了两个小时才开始缓解,差一点憋死。到底吃的是什么东西,方子翼一直也没弄清楚。
10月上旬,方子翼和战友们移驻卓克基。这里是红军北上时屯兵的中心区域,室内外均无粮食,他们饿得发昏,无法可想。方子翼他们住的房子是三层楼,上层供佛,中层住人,下层厩马。方子翼在上楼梯时看到马厩墙角堆着马粪,心想:藏族用青稞喂马,马吃料嚼得不碎,马粪中一定有未消化的青稞,淘出来不是可以吃吗?于是,方子翼就把它弄来淘洗干净,果然淘出一些青稞,把它煮了和战友分着吃了,又解决了一天的饥饿。
故事十一:方子翼——踏冰卧雪冲向前
人们常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仅仅是一方面军的路线,其他几路红军所经过的长征路线远不止这个数字。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所走的路线也是不同的。三次过雪山草地的比较多,四过的相对比较少。方子翼他们正是少数一批前后经历了四过雪山草地的红军。而在四次过雪山草地的长征中,要数第二次和第四次最为艰苦,由于准备不充分,缺衣断粮,而且要翻山越岭,可以说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与死神作斗争。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合后,蒋介石忧心如焚,组织了大批军队挥师北上,全力剿共。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计划,由黄河西岸的红军西进,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西路军”,在河西创立根据地。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打了半年的时间,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歼敌25000余人的战果。但由于孤军无援,再加上部队的武装力量较弱,弹药不足,不得不进入祁连山,也就开始了方子翼他们的第四次爬雪山过草地。
与前三次过雪山草地相比,因为承担着一边战斗一边转移的任务,部队遭遇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弹药的补充、伤病员的护理都是大问题。有几次战斗,全体指战员几乎全凭借着大刀、长矛,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数次突破重围,继续前进。
方子翼和战友们从战场上下来就进入祁连山,顺着冰河沟溯流而上,20天什么食物都没吃,渴了吃口冰,饿了也吃冰,白天踩着冰前进,夜里枕着冰睡觉。由于大家都是一身单衣,手背、足背和大腿都冻裂流血,几乎麻木。夜晚在山边露宿,没有铺盖,不敢睡觉甚至不敢坐下,只能站着跺脚,防止冻僵。加上高山缺氧,呼吸困难,头昏脑涨,浑身无力,两腿难支,大家全都变成了“四肢着地”,匍匐前进。爬在陡坡处,不时有人马坠崖,在山脊处有不少同志牺牲。
等到下了祁连雪山,来到青海草原,原本以为会迎来居民和粮食的红军战士,再次失望了:这里既无居民,也无粮牧,有的还是漫天的冰雪,一路上还是吃冰、踏冰、卧冰。由于方子翼脚上的草鞋已经散架,只好光着脚走路,脚底被草根冰碴子扎破,脚背冻裂流血,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一直挨到马兰大坂。在那里,方子翼向牧民要了一块毛毡,缝了一双“毡鞋”,缓解了一下脚的痛苦;剩下的毡子,他白天披着挡风,夜间再当被盖,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与前三次相比,方子翼他们的第四次过雪山草地,虽然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只翻一座大山,但是,在黄土高原和冰川上的这次行军,缺衣缺食,不停作战,比前三次都要艰苦。不过,红军战士都是好样的,坚定的革命信念鞭策着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而四过雪山草地之后,方子翼他们也迎来了军旅生涯的新篇章:进入新疆,学习飞机驾驶技术,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代飞行员。
故事十二:但远嵩——因祸得福拣条命
当年红军要爬的雪山是一座连着一座,有几千米高,山下是峡谷森林,山上是终年积雪,有的地方积雪厚达几十米。雪海茫茫,望不到尽头,好多天都看不到一片没雪的土地。红四方面军在历时一年多的长征中,翻越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时任红9军电话排排长、金寨籍红军但远嵩,印象最深的是翻越党岭山。党岭山位于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5400米,终年积雪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如注,时而冰雹雪崩。当地老百姓这样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可想而知,翻越党岭山是多么的艰难!
红四方面军大部分战士都是从南方北上的,很多人都是衣衫褴褛,根本没有御寒的衣服。经过连续的行军打仗,同志们极度疲乏。再加上没有粮食,寒冷、饥饿、疲惫和稀薄的空气严重地侵袭着这支队伍。
一天,但远嵩所在的部队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上冰封雪锁,山势陡峭。雪山上万里无云,阳光灿烂,白雪反光十分强烈,人们无法睁眼,但远嵩红肿多日的眼睛更加疼痛。大家沿着前面部队趟出的冰雪路,在崎岖蜿蜒的雪路上一个跟着一个地艰难行走。越往上走,山势越陡,积雪越厚,空气越发稀薄,连呼吸都非常困难了。好多同志因为疲劳、饥饿而倒了下来,而这一倒下,就成了冰雕,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到山顶时,忽然起风了,顷刻间,狂风大作,并卷带着大片的雪花和冰雹。这时,有人向天空开枪,一阵枪声之后,密集的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小的如黄豆,大的如馒头,根本就无法躲避,许多人被砸得头破血流。但远嵩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保护好身上的通信设备。于是,他赶紧从背上放下设备抱在怀里,并弯下腰用身体挡住冰雹。忽然一个碗口大的冰雹砸到他的头上,一个踉跄脚一滑,他滚到了几十米外的一个山沟里。他坐在山沟里,眼睛流着血,什么也看不清,摸摸怀里的设备还在,他才放下了心。忽然,对面传来雷鸣般的响声,天地震撼、地动山摇,但远嵩抬头一看,雪崩了!就在自己刚刚滚下山沟的那个地方雪崩了!正在那里行走的上百名战友顷刻间被雪崩吞噬了……但远嵩因祸得福、鬼使神差般地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
故事十三:但远嵩——为救战友险丧生
过草地之艰难,不是亲历者绝对是无法想象的。1935年8月中旬,但远嵩随着部队进入了生死莫测的大草原。茫茫草地,一望无涯,到处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就没有路!人,必须踩着草甸才能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但远嵩和战友们有的拄着棍子探路,有的几个人相互搀扶着行走。一天下来,大家都累得精疲力尽。进入草地的第三天下午,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并且伴随着电闪雷鸣。走在但远嵩前面的小严,由于没有踩稳草甸,双脚一滑、陷进了沼泽,他恐惧地、拼命地挣扎,结果一会儿就陷进了齐腰深的泥潭。见此状况,但远嵩立即将手中的棍子递给小严,疲惫不堪、身体虚弱的但远嵩,使出全身的力气,试图将战友救出来。没想到,他不仅没把小严救出来,自己也陷了进去。
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几位四川籍的战友围了上来,他们迅速地解下自己的绑腿带,向但远嵩和小严扔过来,并让他们绑在自己的身上。几个战友小心翼翼地拉着绑腿带,缓缓地移动着,经过大家艰辛的努力,最终将两人救了上来。
故事十四:好战友——壮志未酬身先死
更令人感动的是,但远嵩的战友、炊事员----老赵,他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留在草地不回头。长征路上,在红9军的队伍里,有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红军战士。他整天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一头是大铁锅和炊具,一头是背包和一个六岁的孩子。他就是炊事员老赵。他是四川人,参加红军时家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他就带着唯一的儿子加入了红军队伍。行军时,他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部队宿营了,他要架锅、烧水、做饭,收拾好炊具后才能照顾孩子。
部队过草地前,有的准备的是青稞麦炒面,有的来不及磨面就带着青稞麦。当时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多节约一点粮食,就多一点生存的希望。于是,同志们都尽量地节省,即便如此,准备的干粮很快也就吃完了。茫茫草原,渺无人烟。粮食没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树皮充饥。有一天,到了宿营地,同志们挖了野菜交给老赵。大家又渴又饿,等了好一会还没见老赵喊开饭。忽然,传来了孩子凄惨的哭叫声,但远嵩和几个战友急忙跑过去,只见老赵口吐白沫、面色发青,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是眼睛还在一直看着孩子,手里攥着野菜。这时,大家都明白了,老赵是吃野菜中毒了!原来,大家每天挖回来的野菜和草根,老赵都要先自己尝尝,没有毒、没有问题的才煮给大伙吃,以确保同志们的生命安全。大家试图将老赵嘴里的野菜弄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但远嵩握着老赵的手,流着泪说:“你放心,我们一定把孩子活着带出草地。”听了这句话,老赵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随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故事十五:但远嵩——多位兄弟献生命
但远嵩当年参加红军时,他们家族中的堂哥、堂弟一共25人一起入伍、走进红军队伍。长征结束、到达延安时,他们25个兄弟仅剩下6人,那19位亲人都牺牲在雪山、草地以及与敌人的博斗中。他们牺牲时,多数还是花季少年,年纪最大的是但远从,当时也才25岁。
故事十六:陈映民——追赶路上丢孩子
女红军陈映民,是金寨籍名人陈绍禹(王明)的胞妹,后在延安改名叫王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红军,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到大巴山,历经了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恶战,被俘后历尽艰辛、死里逃生。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由皖西经鄂东转向外线作战……多事之秋,红军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部队,以及随军跑反逃难的苏区群众,如同潮水般由皖西涌向鄂东。当时,陈映民二话没说,急忙抱上她三岁的儿子吕美成,跟在第十二师的队列里,随军征战……
这支最初由数百名老百姓自发形成的随军“跑反队”,由皖西北跑到鄂东北时,就剩下数十人了,沿途因饥渴和疾病掉队的不少。跨越平汉铁路时,仅剩下十七、八个人,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拖累的青少年女性。名为“跑反队”,这时已完全改变了随军跑反逃难的性质,成为一支自觉地追赶红军、争当红军,一路上劝阻不住、驱赶不散,也拖不垮、累不死,并且誓与红军同生死、共存亡的女中豪杰--响当当的一群红色娘子军!
陈映民母子二人,当时就在这一群没有被编入红军序列的青年妇女中,和她们一起,一步不停地向前追赶……
路上,林月琴、刘伯兴两人,成为大家公认的义务领导者。刘伯兴身体很棒,胆子也壮,腰里别着一支驳壳枪,虽然没有子弹,却能给大伙壮胆。这个童养媳出身的女游击队员,自告奋勇充当警卫,宿营时招呼大伙睡在一起,轮流进行放哨。行军中,她叫大伙跟着她走,如果发现敌人,就叫大伙不要惊慌,看她的手势动作行动。林月琴因为有点文化,能说会道,就主动承担沿途的联络交涉工作。
林月琴、陈映民两人刚开始并不认识。林月琴曾在陈映民大姐陈觉民主持的妇女讲习班里学习过,所以她们在一起交谈时,林月琴讲到斑竹园妇女讲习班陈觉民的名字时,她们就认识了,相互间也感到特别亲热。对陈映民来说,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沿途不仅有林月琴作伴,还能够帮助照看她的孩子。
1986年,林月琴撰文回忆说:“在我们这支跑反队伍中,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同志,她就是陈觉民的妹妹陈映民。我同她过去并不相识,但由于陈觉民这个关系,就感到亲热多了。当时,因为没有编入红军单位,我们还没有依靠,没有粮食供应,但大家对这个孩子都给予母亲般的关怀。行军中,我们轮流背着、抱着他。到了宿营地,便七手八脚地为他张罗奔忙,有的拾柴烧火做饭,有的帮忙照看孩子,有的去老乡家先给孩子要点吃的东西。尽管我们自己也饥肠辘辘,又渴又饿,十分疲劳,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沿途的老乡们,看到我们这支妇女队伍还带着一个孩子,都表示惊奇和同情,有的说我们怪可怜的、挺辛苦的,有的还要我们把孩子留下。但是,孩子妈和我们都不同意。行军路上,的确十分艰苦、劳累,但我们决心依靠大家的力量,带好抚养好这个孩子。”
林月琴等人都很尽心尽力。尽管如此,最后还是没有看管好,孩子从众姐妹的眼皮底下丢失了。孩子是怎么丢失的,陈映民的回忆只是三言两语,说是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她“三岁的孩子吕美成丢失了”。而林月琴的回忆却截然不同,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林月琴回忆说:
“那是在湖北境内,一天下午,大家都疲惫不堪。把孩子背在身上,或抱在怀里,就像铁块似的沉重,大家你传我,我传她,不断倒手替换。就在这时,有个农民打扮的老汉,当着我们说:你们都走累了,我来帮你们抱抱孩子吧!说着,便从一位姐妹手里接过孩子。一路上,他走得越来越快,我们紧撵慢撵,还是没有撵上。到了宿营地,我们分头到处寻找,都没有找着,孩子还是丢失了。陈映民伤心得很,痛哭不已,我们也都难过得直抹眼泪,并劝她不要过分伤心,要保重身体,坚持到底。……”
征途上丢失了亲生骨肉,陈映民内心十分痛苦,因战事紧张,她不能留下寻找孩子,在林月琴等人的劝说下,便又打起精神追赶队伍。红军在由枣阳向豫陕边转战途中,陈映民才赶上第十二师,与其丈夫吕绍文一起并肩行进。而林月琴、刘伯兴两人,当时也被收留在第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正式回归到红军队伍之中。
10月20日,由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江西、湖北、河南、广东、湖南等十二个省级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两万五千里,同升一面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现场直播活动在金寨红军广场举行。同时,在安徽广播电视台设立直播室,开展访谈,通过连线方式,与现场活动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图为直播事访谈情景。
故事十七:陈映民——长征途中失丈夫
1935年3月底、4月初,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从此开始了艰苦曲折的长征。当时,随军渡江的女红军约在3000名以上。
长征中,陈映民随同省委领导机关行动,仍担任妇女部副部长。1935年5月,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红军女将张琴秋,因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整编方案未能实现,遂调任中共川陕省委妇女部部长。在张琴秋的领导下,陈映民的思想更加活跃,竭尽全力地从事本职工作。西渡嘉陵江后,红军每攻占一座县城,或驻扎一处乡镇,她就带领妇女部同志开展妇女工作,在当地组织妇女协会,建立县一级妇女部。四方面军到达雅安、天全、宝兴、芦山等县,她在组建各县妇女部的同时,先后还兼任过天全、芦山两县妇女部部长。1936年春,她从基层调回省委组织部,从事党的组织工作。
长征中,陈映民和她的丈夫吕绍文,虽说同在一个方面军,但却难得见上一面。据陈映民回忆,长征到达甘肃境内时,她的丈夫吕绍文英勇牺牲了。而那两个小叔子,二弟吕绍武(时任三十一师司号连连长)、三弟吕绍全(时任特务连排长),先后都在战斗中牺牲,为革命献身。
故事十八:郝 毅——险把人头当石头
郝毅回忆说,他所在部队在长征途中一共爬了三座大雪山。一是大巴山,海拔三千多公尺,长年积雪,雪深过膝。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夜晚里,身着夏装、脚穿草鞋,身上盖的是蓝色天空,照的是天空的月亮,根本无法入睡。可是,不睡又能怎么办呢?二是夹金山,海拔四千多公尺,高山空气稀薄、缺氧,怎么办?我们咬着辣椒,一边刺激一边走。三是党岭山,海拔五千多公尺,空气更加稀薄、缺氧。要翻山,必须在中午前过去,否则就容易出现雪崩,不管你有千军万马,一下子就把你推到山下。有一次,郝毅实在是走不动了,气也上不来了,就想休息一会。正好前面有个石头,他就走上去,把小包往上一放,一屁股坐下。可是,还没等他坐稳,那个石头就歪倒了。怎么回事?郝毅回头一看,原来,这不是一个石头、而是一颗人头,是前面兄弟部队牺牲的战友啊!这下,把郝毅吓得心跳起来。这样以来,他再也不觉得累了,拿起小包就走。党岭山,郝毅他们就是靠着无数战友的牺牲激励过来的!那种场面、那情那景令他没齿难忘、终身刻在脑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