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前线将士,英勇杀敌 第九集团军第六预备师师长吴孝顺(江西南康人)、第十二集团军九二二团团长吴履逊、八五军军长吴绍周贵州天柱人等将校。屡建成功,在族谱序言中称他们为“抗日骁将”。1937年9月14日陆军一三师七四团二营四连连长吴瑞(贵州三穗下德明人)从陕西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的途中,一夜分别给父、兄、妻写家信三封,立下“倭寇未灭,誓不生还”的钢铁誓言,后以身许国,全连阵亡于广福。吴瑞的“三封绝命书”早已载入族谱,还被征集为抗日文物资料。独立三四旅七O一团战士吴会亨、吴会河等(天柱人),在凇泸战争中,身背炸药,埋伏于坑道,连续炸毁了进犯的日军多辆重型装甲车,以血肉之躯滞阻了日军的强大攻势。1938年春,中国空军第一大队少尉驾驶员吴复夏(浙江东阳人),驾机一举炸毁了在杭州笕桥机场的日机11架、仓库4座,炸死日军20余人。他在返航空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数月后将吴复夏骸骨移葬于故里东阳南溪西塢西山沿,蒋介石寄来挽联:“热血洒碧空,万古云霄怀壮烈:精忠贯日月,千秋兰菊荐英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字:“精灵贯日”。毛泽东从延安给吴氏家属寄来慰问信:称吴复夏“具有民族气节,对敵英勇作战,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周恩来题词:“凌空伐挞,吾军所赖,成功成仁,精神永存。”1943年7月,新四军老四团连长吴家元(安徽青阳人)在宣城金宝圩一带,突遭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包围。他在突围时,腹部中弹,肠子露体,但吴家元仍一手捂住肠子,一手握枪继续指挥战斗,终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时吴家元被称为“扶肠大战的抗日英雄”。1945年春,宪兵营长吴永义(湖南会同人)率全营兵在湖南兰洞口血战两天两夜,打退了日寇六次冲山降,敌人横尸遍野,而雪峰山中国阵地岿然屹立在湘西大地。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反抗斗争。其中台南吴海水在读医专时,就组织“台湾文化协会,”以行医之便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反对日本实施的奴化教育政策。日警以“运动台湾脱离日本统治”之罪,将吴判十五年徒刑,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吴海水才结束铁窗监狱生活。
5、华人华侨心系祖国抗战风云 值得一提的是,在族谱中反映了大量吴氏华人华侨,虽身在异国他乡,却时时刻刻心系祖国抗战风云:(1)“七.七”事变后,在越南南经营药材生意发迹的华侨吴克奎,与其二子返回家乡福建连诚,被选为救济院长,创办抗日医院及资慰劳抗日将士。1938年福建吃紧,吴克奎在请缨书上写道:“值此国土沦丧,生灵涂炭之际……奎适花甲,仍壮志犹存,老当益壮,是矢志从戎,直捣黄龙,虽马革裹尸,亦含笑九泉。”其他先后回祖国从事抗战的还有在日本东京高等艺术读研究生的吴启瑶(福建清福人),还有在法国里昂大学留学的吴子牧江西宜黄人,在泰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的吴陵海等一批爱国志士,因不满蒋介石的消极抗日政策,回国后的直奔抗日民主圣地地延安,有的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2)就地筹款与参加抗日活动。印尼华侨吴志满(福建泉州黄龙人)在泗水一带,动员青年回国参战,特别是募捐巨款转给八路军,足以建设3个战地医院。以印尼华侨商会会长吴清松(广东揭阳人)为首,筹巨款回国抗战。日寇南侵时,吴清松惨遭杀害。福建南安吴礼钦早年迁菲律宾,日寇侵入非律宾时,任菲华侨救亡协会宣传部长,卓有成效地组织华侨和菲律宾人民的抗日斗争。华侨吴九如(南安人)任“八.一三”剧团团长兼抗敌委员会宣传组副组长。1942年,日军以抗日之罪,将其杀害。日本投降后,中菲两国人民在华侨义山堂内建“吴九烈士纪念碑”。这是吴氏华侨联合该国民众,就地抗日的历史见证。
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用以维系、协调、凝聚民族成员的纽带。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面旗帜的动员、号召、组织和鼓舞下吴氏族人与祖国亿万同胞同仇敌忾,前仆后续,经过8年浴血奋战,在美、苏等盟国的配合与打击下,以日本的投降和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历史再一次证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最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对保卫正义与和平作出了卓绝的贡献,而且为新中国诞生,为全面续承与弘扬民族精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历史上族谱,是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如前所述,它有其积极的精华的一面,但应该看到,也有其消极和糟粕的另一面。比如,有的序言反映了抱残守缺、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有的存在着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偏见,错误地把少数民族称为“异族”,并在族边加上侮辱性“犭”的偏旁;有的宣扬“宿命论”、封建迷信思想;有的受“君为臣纲”封建伦理毒害,表现为“愚忠“,充当了昏庸腐败王朝(包括某些腐朽没落的政治集团)的“殉葬品”。这对续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虽然如此,但从总体来看,瑕不掩瑜,族谱序言和内容中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是主流,是吴族人长期艰辛实践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我们获得力量的源泉和前进强大动力。
让族谱中反映的伟大民族精神,世代相传,万古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