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城北八浅和黄浦之间有个刘家潭,古名越潭,又名蜕龙潭,南北长3到5里,宽3里多,形似锅底。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相传明朝后期,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官府财政拮据,运河堤上险段甚多,水患长期得不到治理,日积月累,在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一次暴风雨中,由于水势陡涨,大堤崩溃,一夜间运河东岸突然豁出了一个方圆数里的深潭。洪水滚滚,淹没了里下河地区许多州县的集镇村庄,人为鱼鳖,万顷良田沉于水底,百姓受灾严重。此事惊动朝野,河台(古代专管水利的官员)大人不得不亲临决口视察灾情,他深感罪责难逃,就上书朝廷,谎称决口处原有孽龙潜伏,暴雨中孽龙蜕壳归大海而去,以此欺骗百姓,为自己和朝廷开脱。明神宗朱翊钧与河台“心照不宣”,他们将计就计,以此谣言惑众,并敕令决堤处叫蜕龙潭,潭边建蜕龙亭,潭北黄浦处砌龙王庙(该庙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潭边村庄名龙首村。因此地刘姓居多,后改称刘家潭。
从地形来说,这里东北联溪河,西邻京杭大运河,介于黄浦和八浅之间(两头均相距5里左右)。芦苇茂密,沟渠纵横、有草荡,有平原,还有直通根据地的水旱路,既利于隐蔽活动,又便于运河东西两岸往来。当地百姓大多是贫苦出身,长年深受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抗争意识很强。因此,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宝应县委利用这里地利人和的条件,决定将抗战时期在泾河北双涵洞的交通站转移到刘家潭,作为大运河的红色渡口,使之成为一条联系运河东西两岸,沟通苏中和淮南、淮北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
1947年春,国民党第二十五师控制了运河线和里下河地区后,加强对苏中地区的“清剿”,封锁运河沿线,切断了我党我军运河东西的交通联络。为粉碎敌人封锁,沟通与淮南、淮北的联系,由黄浦区委协助二分区刘品三等人做好交通站工作。主要任务是依靠民兵武装,传递文件情报,运送武器弹药,掩护党政军有关人员过境等。为迅速打开局面,黄浦区委首先在刘家潭周围发展了一批党员,他们以摆铁匠铺子、开理发店等名义作掩护,暗中注视敌人的动向。为使刘家潭一带更加安全,黄浦区委决定先拔掉刘家潭周围敌人的“电话杆子”,活捉了敌保长鲁惠东,使敌人耳目失灵,不再敢轻易到刘家潭骚扰。为充实和加强刘家潭交通站,确保联络畅通,二地委决定建立二分区武装交通队(即宝应武装交通队简称“武交队”),为连队建制,从各县交通站中挑选80余名政治素质好的同志组成。薛云任队长,陈继涛任政治指导员,由二分区交通局副局长路云率领进入宝应活动。武交队到宝应后,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多次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伪化活动,并伏击了位于泾河与曹甸之间的黄家口据点里下乡抢粮之敌,迫使敌人从该据点撤离,保证了运河到绿草荡的畅通。同年秋,为了尽快打开淮南的斗争局面,华野三十二旅奉命过运河。为顺利掩护部队过河,在宝应县委的统一领导下,武交队与县、区武装一面派出人员侦察了解沿运敌人的动向,担任警戒;一面向群众商借木船、门板,组织了200多条木船和80多副门板,连夜在运河上搭起双排船桥,将部队干部战士及大批辎重安全地送过运河,从而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就这样,从交通站建立到1949年初,担任秘密交通工作的同志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掩护,机智勇敢地传送党的机密文件、报刊、书信,接运工作人员,运送部队、武器弹药与辎重给养,粉碎了敌人戒备森严的封锁,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交通任务。为此刘家潭交通站被华东交通总局评为二等功,受到华东军区传令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