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宝应地区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战时期的文化宣传非常活跃,文化宣传真正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 的有力武器。卓有成效的文化宣传工作,在苏中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苏中版《毛泽东选集》在宝应诞生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小32开本,由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兼《苏中报》党政委员会副书记俞铭璜负责资料搜集,在宝应射阳湖镇西冲林村东头一个紧靠芦苇荡的大庙里编辑而成。1945年7月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公开发行。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收录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后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关于共产党与抗战及民主政治问题》、《关于抗战与团结的前途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讲》、《在延安各界国民精神总动员“五一”劳动节大会演讲》、《五四运动》、《与世界学联代表乐满、柯德、克雷难的谈话》等11篇文稿。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辑录了朱德、周恩来、李富春、刘少奇、彭德怀、陆定-、冈野进、陈毅、曼努意斯基、邓发、艾思奇、徐特立、博古、范文澜、王稼祥、罗荣桓等18位中共中央领导人、国际友人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定义、基本理论、现实意义及对毛泽东本人的评价的论述。并以《论毛泽东思想》为标题作为代序。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出版,是第-次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一词。有力推动了新四军和华中解放区学习毛泽东思想热潮的形成,为夺取苏中抗战最后胜利及随后的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宝应人民全力支持办《苏中报》
1943年11月12日,在东台三仓河,中共苏中区党委作出《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成立了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粟裕任报社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12月2日,《苏中报》正式创刋。
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之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战略区基本连成一片,宝应成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可靠后方,随苏中党、政、军机关移驻宝应安丰,《苏中报》报社也从东台三仓河迁至安丰区朱郭村的大新舍。《苏中报》印刷厂驻安丰区崔渡村崔家舍、吴庄一带。1945年春节前夕报社迁至宝应射阳鲁家大桥附近的崔庄南洋组。1945年9月1日兴化县城收复后,《苏中报》社随苏中领导机关迁至兴化城。《苏中报》于10月11日停刊。
《苏中报》自1943年12月2日正式创刋至1945年10月11日停刊,共出版270期。其中在宝应安丰、射阳地区就出版185期。在抗战进入反攻阶段的关键时期,《苏中报》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为夺取苏中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苏中报》社驻宝应期间,宝应人民予以了全力支持。报社刚迁到宝应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住房紧张,当地群众得知情况后,主动克服困难,把自己家的房子腾出来给报社住用,而群众却自愿挤住在破烂不堪的草棚内,还让出桌椅板櫈等家具给报社排字和印刷用。由于普通民房釆光较差,影响报社工作的开展,农民吴登俊自己爬上屋,在新盖的房屋顶上开了个天窗,增加室内亮度,有利于报社工作。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当地民兵主动承担了站岗放哨任务,为报社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
三、宝应是“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发源地
1945年5月,由新四军苏中军区、苏中公学的一批文艺人才组成了一个剧团,由苏中公学校委会领导。当时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抗日的最前线,苏中公学又成功排演了苏联著名话剧《前线》,剧团因此正式定名为“前线剧团”。
1945年8月23日宝应县城解放,前线剧团随部队进城,张帖标语,扭秧歌、打莲湘到街头进行宣传,庆祝宝应县城解放。由于形势发展需要,9月9日,前线剧团调出苏中公学,直属苏中军区政治部领导。1946年4月间,华中解放区举办文艺观摩演出大会,苏中军区前线剧团重排《甲申记》到淮阴参加演出。会后,前线剧团与、“抗敌”、“拂晓”、“淮南大众”等文艺团体合编为华中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同年,又与山东军区文工团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文艺工作团;1950年在南京改编成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1955年5月1日,华中军区直属文艺团体由国防部正式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前线歌舞团”,后两团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前线文工团)。
岁月流逝,几十年来,部队虽经多次整编,“前线剧团”发展成为“前线文工团”,宝应乃是发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