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磊(1891~1939),字燕农,新桂系著名将领。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北上抗战,不久升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等重大战役。1938年10月,国民政府弃守武汉,迁往重庆。廖磊奉命在大别山坚持抗战,并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保安司令和豫鄂皖游击兵团总司令,直至1939年10月23日因脑溢血病死于立煌(今金寨县)。
廖磊是抗战名将,并且主政安徽整整一年,对于他在抗战时期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但绝大多数人都给及充分肯定,尤其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更是高度赞扬了廖磊的成就。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于右任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当代草圣”。1964年病逝于台湾。
廖磊病逝后,于右任闻讯即写下挽联:“坠泪读碑文,惠政难忘羊太傅;破胡留战绩,英风常想岳家军。”挽联往往评价死者一生的功绩,但是于右任的这幅挽联更多的是对廖磊在抗战时期,尤其是任安徽省主席时期的评价。
于右任的上联主要评价了廖磊在安徽省主席任上的政绩。他主政时期积极支持动委会工作, 动员广大民众投入抗日战争,扩大抗日力量;支持进步人士章乃器和陈良佐等人开展工作, 推动大别山地区的建设;重用和培养新人, 创办干部培训班,调整基层政权;惩治腐败分子,促使安徽行政机构清廉高效。因此于右任对廖磊在安徽行政上的成就给及很高评价,并把廖磊的成就和羊祜并称。羊祜是西晋名臣,长期担任西晋荆州都督,与东吴对峙,他普施惠政,晋吴百姓都感念他的功德,称之为“羊公”。由此可以看出于右任对廖磊行政成就的赞美。
于右任的下联主要评价了廖磊的军事成就。廖磊不仅在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中战功卓著,而且他一手构建了大别山游击区的战略格局。1938年,日军大举进犯安徽,并占领大部分富庶地区。廖磊率领第二十一集团军和地方武装在大别山地区据险坚守。武汉沦陷后更是在敌后坚持游击战,并适时主动出击,巩固和扩大了大别山抗日根据地。于右任下联中把廖磊统领部队和岳家军对比,岳飞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抗金名将,他的军队屡次打败金军,被成为“岳家军”。由此可以看书,于右任对廖磊的军事成就的赞扬。
总的来说,廖磊为安徽抗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仍然应该对他的抗战功绩给予充分肯定。虽然他是国民党将领,曾经积极反共,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唯物史观,客观评价他在抗战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