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炳宸
1939年11月,日伪军集中兵力进攻莱阳。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三区副司令韩炳宸,率部在莱西松旺庄一带阻击。战头中,韩身先士卒,不幸身负重伤,以身殉国。嗣后,韩炳宸被追赠为陆军少将军衔,成为胶东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牺牲的职衔最高将领。
少入行伍 辗转三地任职
韩炳宸(1898—1939),字星坦,山东省金乡县高庄村人。父桂华,擅医兼习武术,以乐善好施闻于乡里。炳宸自幼随父习武,身材魁武,性果毅,尚气节,为同辈所推重。
韩炳宸素有报国之志,刚成年,便在本县加入行伍。1929年,经在青岛海军任职的表兄李友渔介绍,韩炳宸到即墨县警备大队任职,其二弟炳勋则加入了即墨县公安局。
韩炳宸办事认真,为人慷慨,深受上司赏识。一次办案中,韩受诬被押解济南受审。庭审中,面对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责问,炳宸从容应对,自辩青白。韩复榘惊异其才能,遂任命其为高密警备大队大队长。
1935年初,即墨县民团成立,韩又被调回即墨任大队长。不久,韩因遭人暗算受伤,赴青岛挂闲职休养。
重拉队伍 收复即墨县城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韩炳宸回到即墨,协助县长李景洲训练士兵,备战日寇。日军迫近即墨,当地驻军却奉命西撤,县长也弃城而逃。韩炳宸义愤填膺,决定率民团孤守即墨城。
后来,韩炳宸看到坚守无望,遂将民团就地疏散。然后,独自一人到莱阳拜访爱国人士周子洪,商讨抗日事宜,同时请其代为保管枪支。
韩返回即墨后,千方百计招兵买马:一方面,让卫士黄爱君在王庄乡从撒退的训练大队人员手中截获一批枪支,另在即墨二区招集人员300余人;另一方面,让其二弟炳勋回老家金乡招募了数百人;同时又利用其表兄的关系,将不愿撤退的部分海军人员招纳过来。这样,到1938年初,韩便在金口一带,组织起一支拥有士兵1000多人、长短枪800余支的队伍,编为两团,号称“海东青抗日游击指挥部”,俗称“韩部”。韩任指挥,黄任司令。
队伍成立后,或受“有枪就是草头王”旧思想影响,韩炳宸在抗击日军的同时,亦不忘扩充自已的实力。在此过程中,韩兼并了即墨一带不少国民党游击武装,亦与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生过严重摩擦,造成我较大损失。
鉴于此,接上级指示,中共金乡县委专门派韩炳宸的表兄高志华前去做韩的统战工作。经过协商,韩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共同抗日之主张,并留下高志华任黄爱君团副团长,协助抗日工作。
1938年4月底,韩炳宸率部向即墨县城的日伪军发动攻击。韩令部下用汽油桶装上鞭炮并点燃,以壮声势。敌军不知虚实,于是从北关炮楼撤出,全部龟缩在城內。
同年5月,韩炳宸乘即墨守城日军调防青岛之际,联合其他抗日游击武装,一度收复了即墨县城,极大地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抗日热情。 迷途知返 加入抗日联军
1938年底,随着日军加大对胶东抗日队伍的围剿,韩部人多枪少、粮草奇缺的问题,愈显严重。为解燃眉之急,韩炳宸做出了投靠日本的错误决定(韩旧部则认为,韩是诈降。参见赵树嘉《韩炳宸将军殉国事略》,《烟台文史资料》第5辑,1985年)。然而,事与愿违,韩丧节之行为,并未获得日军的丝毫援助。韩于是丢掉幻想,重树抗日大旗。
1939年2月底,国民党胶东行辕,由于严重内讧,发生了震惊国内的“胶东行辕事件”,给抗日事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关键时刻,中共胶东党委、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和国民党第十三专区保安司令赵保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鲁东抗日联军,由赵保原出任总指挥,第五支队司令高锦纯任副总指挥。
鲁东抗日联军成立后,在招远、朱桥、栖霞等地,紧密配合,向日伪军发起多次进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极大地振奋了胶东军民的士气。
此时正处于困境中的韩炳宸,亦深受鼓舞。所以,当好友周子洪受赵保原之托,劝其加入十三区时,急欲洗刷耻辱的他,当即接受了邀请。韩部开赴莱阳后,经赵保原举荐,韩炳宸被国民党苏鲁战区任命为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临危请婴 血洒松旺庄西
1939年11月9日,日伪纠集重兵,分西、南两路,向莱阳进攻,妄图一举占领莱阳城。西路军兵力强大,由伪山东自治军参谋长李燮坤指挥日伪军千余人,配属骑兵一部,山炮四门,从平度县祝沟出发,主攻莱阳城。南路为策应部队,实力较弱,由驻青岛、即墨的日伪军组成,从即墨灵山一带,进犯莱阳夏格庄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