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山西吕梁兴县2015年4月8日电(王波、白旭平)兴县是晋绥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是日军重点扫荡的地区之一。这里大小战争上百次,1924年田家会一站,击毙了曾代理过日军旅团长的村川大佐,歼敌700余人。但在反扫荡作战中,我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有2000多名八路军战士光荣献身,长眠在兴县。
为革命先烈营造一个良好的安息环境,一直是兴县人民的共同心愿。2010年,在兴县人民政府和吕梁军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散葬烈士收迁和墓区建设全面启动。选址时,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我们在全县范围内从东到西跑了十几个地方,最后选定在凤凰岭。征地时,寨上村支部书记白新民同志表示:“建陵园我们全力支持,要哪座山给哪座山,需哪块地给哪块地。”包括荒山荒坡,陵园占地约300多亩。
墓区建设于2011年4月动工,到目前,建成了烈士塔、纪念牌各一座,合葬墓4座,单墓362座,悼念广场2000多平米,立碑368座,建成100多米长的烈士英名墙,镌刻烈士英名1949位,修通了墓区公路,植树2万余株。共投资约2000多万元。
烈士收迁从当年7月开始,县委、政府领导要求:“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认真收迁,不落一块遗骨、一件遗物。”大家顶酷暑,啃干粮,喝凉水,从荒山野岭找出一具具烈士遗骸,背着扛着运出山,谁也不喊累,不叫苦,而且感到很自豪,因为我们代表兴县人民为英烈尽孝!至今日,共从13个乡镇30多处收迁回烈士遗骸556位,确定了77位有名烈士,为33位找到了亲人。
收迁中,我们处处遇到好人。在东会乡段家湾,70多岁的八路军遗孤冯来兵,领着老伴早早等候在烈士掩埋地,给我们指点方位,送水,做饭。李家塔村一位80多岁的老八路,拿着烧纸,爬了一里远的山路,跪着为烈士们送别。枣林坡村两个70多岁的老人,引着我们翻山越岭十几里,在一条山沟终于找到了四零年牺牲的决死四纵队教导营营长龙海的遗骸,他是一名团级干部。一桩桩感人的事说明,血与火的年代,八路军与边区老百姓结下的深情厚谊依然在延续,人虽走,情未了。
收迁中,我们也零距离见识了当年战场的惨烈。有的烈士缺胳膊少腿,有的头颅内依然残留着弹头,鲜血、衣物、泥土凝结成一团团。掩埋时显得十分仓促,有的子弹袋也来不及解下,一排排锈蚀的子弹依然卡在弹夹。有的几个人摞着窖在一个坑。对烈士遗物,我们仔细认真地进行了清理、登记、保管。共清理出遗物200多件,有武装带、皮带扣、钢笔、小镜子、大烟斗,铃铛、帽徽、牙刷、子弹等等,对一些生活用品,安葬时我们买了新的一一陪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