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46年—1948年:巩固扩建
日军投降后,阎锡山为了反共反人民的需要,以留用日本技术人员为名,收编日军3000多人,专门设立“碉堡建设局”。用日本军人帮助他训练军队和指导防御工事的建筑。为了用美好的语言来粉饰战争,还巧立名目:在山头上修筑“守山堡”,在山坡上修筑“护山堡”,在山脚下修筑“伏地堡”。孟家井碉堡更成为了东山碉堡的建设指挥中心。十里一大碉,五里一小碉,建成以太原为中心的所谓“百里防线”。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东山,此处是战事常有的东山全方位的战略点,配备齐全,不仅有战争的掩护点炮楼,还有关押战俘的监狱,驻军时所需的马棚,战时所需的粮食存放地(粮库),弹药库等,当时的炮楼规模宏大,可以驻扎一个团以及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储备基地,其品字形的碉堡工事更是让孟家井碉堡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永久性防御堡垒。1948年7月晋中战役失败后的阎锡山加强孟家井碉堡为炮兵营地,进驻雪耻奋斗团1万多人。
为战争需要,前后在日军、晋绥军及阎锡山的精心考量与布局下,据考证,当时此处的碉堡地道、战壕可能直通到解放太原四大要塞之一的牛驼寨,进可攻,退可守,号称“天下第一碉”。
4、2013年—2015年:保护性修复
1949年的早春三月,太原城内提前绽放出春的气息,日益绝望与恐慌的败军之将早已注定的败亡结局正在一天天逼近。1949年4月24日清晨,解放军1300门大炮向太原城垣同时开火,25万解放军兵分12路攻上城头,在歼灭阎军13万余人、解放军付出了45000余人的伤亡之后解放太原。这场持续了六个多月的残酷战役,成为解放战争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攻克“天下第一碉”的孟家井战役就是其中的艰难一役。
解放太原战役打得尤为艰苦,数十万大炮之下,孟家井的碉堡损毁严重。碉堡地上主体几乎被炸成平地,徒留半截矮墙在风中飒飒低鸣。碉堡周围的三座瞭望台也是折腰坍塌,仿佛烟炊筒直对着蓝天哀怨。碉堡地下暗道被坍塌的水泥压垮,掩埋,不复当年的“里三层、外三层、拐三弯”的神奇。委复原与保护历史遗迹,台骀山滑世界景区对“天下第一碉”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修缮、复原工作,以便让它能够长久的存在不受破坏,游客也可以站在碉楼上远眺太原全景,在炮楼内部的地道工事被改造为革命历史展馆,搜集各种珍贵历史遗物,飞机、大炮、坦克、枪支弹药、衣物、照片……让一件件、一幕幕真实的历史证据,无言地痛斥战争的罪恶!复原完善后古军营再现了历史的一幕幕场景,长达近千米的军事通道四通八达,依次形成三大展区:抗日战争纪念馆、解放战争纪念馆以及孟家井遗址、碉堡等展示区,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多亩,整个战道长达300多米,有入口、出口等全方位的战略布局,从天下第一碉的最顶部,暗道直接通往兵洞,从而构成四通八达的战略防御、攻略阵地,通往东山的罕山,直至牛驼寨,是历来的兵家战略要地。站在天下第一碉之上俯瞰,仿若置身于枪林弹雨的阵地,炮台、储藏室、马棚、监狱、单人掩体、瞭望楼、陷阱以及灶台、马槽出入口等让人身临其境。游览地道,穿越里三层、外三层的地下暗道,更是让战时场景幕幕再现,是一处鲜活的实物档案。
战地黄花,归去来兮!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忘历史、忆苦思甜,才能勇往直前,走的更远!先烈们的浴血奋斗,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先烈们的英勇献身,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追昔抚今,先烈们的荣光已经化作了国旗和党旗的底色。英烈战绩垂青史,擎旗自有后来人。今年,我们该续写怎样的荣光,又该如何让先烈的灵魂、血性、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呢?历史等待着我们的回答,历史也将见证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