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广州2015年10月28日电
由刘亚洲上将作《序》、秦天主编、吴东峰撰稿的新书《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将军经典笔记》,通过以集纳式结构和笔记体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200多名开国将军的成长经历,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他们的勇敢、顽强、奉献的革命精神,忠诚、本色、清廉的高尚品德,既是对我军光荣历史的记录,也是对革命英雄主题的高扬,尤其在当前反贪腐严峻形势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他们绝大多数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是“放牛娃”、“种田佬”,即便出生富裕者也历经磨难。一无钱,二无权,草根一族,是他们出将入仕的“深厚”背景。――笔者手记
徐海东大将:“大仇不报,誓不还家!” 徐海东将军湖北黄陂人,六代窑工世家.。七岁时,尝与小儿游戏。某日,见神龛藏一鸟窝,诸小儿望之,无一敢上者,将军垒桌凳,登高端鸟窝,了无惧色。 《西行漫记》言,徐海东将军参加革命后,徐家亲属66人被国民党杀害,其中27位近亲,39位远亲。余曾至徐海东家乡——湖北黄陂徐家桥,目睹徐家合葬墓。墓四周遍植松柏,有石凳若干,陵墓为亭式结构,亭额有徐向前元帅题字:“光荣流血”,一青石墓碑兀立其间,上书徐海东将军家被国民党军杀害亲属之姓名,抄录如下: 四哥徐元海 共产党员 五哥徐元波 共产党员 堂兄徐元洪 共产党员 堂兄徐元大 共产党员 堂兄徐元典 共产党员 堂兄徐元兴 共产党员 堂兄徐元庆 共产党员 侄儿徐文初 共产党员 侄儿徐文治 共产党员 侄儿徐文雄 共青团员 侄儿徐文亭 共产党员 侄儿徐文东 共产党员 侄儿徐文朗 共产党员 伯父徐有义 共产党员 据将军幸存之侄孙徐明德言,该墓仅十一棺,牺牲之人均为1928年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当是时,徐海东将军指天发誓:“大仇不报,誓不还家!”
陈赓大将:“村前屋后“娃娃兵”之头
陈赓将军,湖南湘乡柳树铺人。祖父陈翼怀,清军管带。据云善使大刀,重达八十余斤,抡如旋风,水泼不进。后解甲归田,隐居乡里。将军自小聪颖机智,随爷爷练功习武,棍棒拳脚,样样精通。常统领村前屋后“娃娃兵”,演阵比武,指挥自如。及长,成大将之才实胚胎于此。 1941年,陈赓将军与傅涯结识并相爱。三年后,陈赓将军向上级申请结婚,中央组织部因傅涯出身问题未批准。陈赓将军闻之扬言曰:“再不批准,我就‘先斩后奏’了。”刘伯承、邓小平闻言,急向中组部做工作,陈赓、傅涯终获批准结婚。
谭政大将:与陈赓四妹结为夫妻
谭政将军,湖南湘乡人,原名谭世名。谭政将军之父谭润区与陈赓将军之父陈绍纯为同乡至交。将军幼时曾寄宿陈赓家,读乡间私塾三年。其间与陈赓四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结为夫妻。 肖劲光大将:与湖南教育家朱剑凡之女朱仲止喜结秦晋 肖劲光将军,湖南长沙赵洲港人,家境贫寒。两岁,丧父,奶奶纺纱织土布、大姑妈绣湘绣以供其读书:八岁,就读私塾;十岁,转镇“洋学堂”读新学;十四岁,考入长沙长郡中学,与任弼时同窗,至好。每至暑假,将军与任弼时去画像馆画碳笔肖像画,以所得收入弥补学费不足。将军对绘画艺术喜好由此始也。 1927年7月,肖劲光将军与湖南教育家朱剑凡先生之女朱仲止喜结秦晋之好。婚后不多日,再次赴苏,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深造。将军能用俄语会话,记笔记,并系统学习战术学、战役学、指挥学和苏军各种战斗条令和条例。 王树声大将:六岁丧父,九岁丧母 王树声将军,湖北麻城乘马岗区项家冲人。乳名王国荫,小名王宏信。祖父王德成,中医兼私塾教师;父亲王泽香,小地主,有田四十余亩,房屋十余间,兼做粉房生意。将军六岁丧父,九岁丧母。 1923年春,王树声将军考入麻城县公立高等小学读书。将军言,该校建于前清科举试场,虽为新学,时人仍称其为“考棚”。既教“子曰”、“诗云”,又教史地、英文,新旧合璧,不伦不类。全校七位老师,五位是前清举人、拔贡、秀才,校长为老翰林。1925年,将军高小毕业后,回家乡教私塾。
王树声大将:求婚不失军人风度
抗日战争时期某日,延安。王树声将军洗头净面,着装全新,勇进门诊部,突然对正在值班的医生杨炬曰:“杨医生,我对你印象很好!”杨炬吓了一跳,脸红耳赤,扭头躲进隔壁换药室。将军则昂首挺胸,向后转,退出门诊室,不失风度。后,将军第二次与杨炬见面,仍昂首挺胸,曰:“小杨同志,请你嫁给我。”杨炬无言默许之。 王树声将军与杨炬恋爱一年,遂定终身。1944年中秋,王树声将军偕杨炬看望贺龙和徐向前元帅。贺、徐甚喜,建议道:“今晚是中秋佳节,就把婚事办了。”杨炬曰:“我们还没有向组织打报告呢。”徐向前元帅曰:“我是树声老上级,可以当半个家。”贺龙元帅曰:“我是联防军司令,完全赞同。”遂强留王树声与杨炬当日办婚事。是日晚,众将官闹新房,逼王树声将军与杨炬交代恋爱经过。杨炬羞答答言:“他呀,可真厉害!”王树声将军立即回道:“她呀,真调皮!”是时徐深吉为之作喜联:调皮遇厉害;花好见月圆。横批:革命伴侣。邵式平书写。 中原突围前夕,王树声将军与杨炬分散突围。临别,将军取与杨炬合影照片, 于背面题诗赠之: 久别重逢今又别, 不知人月几时圆? 伤思艰险犹尝尽, 誓将奋斗会中原。 此照片杨炬保存至今。 许光达大将:祖辈务农,排行第五
许光达将军,湖南长沙东乡萝卜村人,祖辈务农,将军排行第五,人称“五伢子”。七岁时由大伯资助,入凤凰庙小学读书,课余放牛打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县塱梨镇高小。1921年秋,考入长沙师范学校。许光达将军坦言,其时父辈供其读书,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将来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黄克诚大将:家境穷困,二十岁才穿上第一件棉衣
黄克诚将军,湖南永兴油麻圩下青村人。父黄清主,性懦弱,凡事犹豫不决。家境穷困,杂乱不堪。将军自言,自幼至十九岁,未知过冬穿棉衣是何滋味。二十岁考取衡阳的省立第三师范,有生以来才穿上第一件棉衣。 王震上将: 出世难产,雷震而出,乡人称“雷震之子”
王震将军,湖南浏阳马跪桥人。小名王余开、王正林,后改名王震。父王贵才、母董其谱,人称“王家老大的堂客”。将军出世,始难产,恰雷雨大作,母惊呼,遂出。故人称其为“雷震之子”。
王建安上将:“子女不是私有财产”
王建安将军,湖北红安人。有四子,均在外地工作。人劝其调子女来京,将军坚辞。某日,将军夫人闻知按规定可以调一子女于身边工作,试探将军:“我们年纪都大了,是否也调一个孩子回京,好有个照应。”将军答曰:“子女不是私有财产。只要我还没有死,你们一个也别想调回来!” 叶飞上将:出生于中菲混合家庭
叶飞将军,出生于中菲混合家庭。父亲叶荪卫,福建南安人,1900年飘洋过海,至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谋生。后娶当地人麦尔卡托小姐为妻,初生两子,长子叶启存;次子叶启亨,即叶飞将军,菲律宾名为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 叶飞将军5岁被其父送回中国,由叶荪卫前妻抚养。14岁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及长,成福建共产党之中坚分子。
叶飞上将:虽为高官,而无厚禄,只能望洋兴叹 叶飞将军父母于菲律宾做小本生意,各开小店,独立经营。将军回国后即与父母联系中断。建国初期,叶飞将军突然接到菲律宾大妹妹来函,告之生母病重,家中负债无法偿还,即将宣布破产,希望能借笔钱给她。将军其时任福建省省委书记、省长和福建军区司令员,虽为高官,而无厚禄,只能望洋兴叹也。
吕正操上将:“长大了当兵打日本!”
吕正操将军,字必之,辽宁海城唐王山后村人。8岁上村小学,老师华本清为其取名吕正言。后改名为吕正操,取义操练军事打日本。将军家菜地紧挨南满铁路。日俄战争后,南满铁路为日本人占有,中国人必须绕道行走。某日,一代课老师过铁路人行道,被日本人用战刀砍得头破血流。将军目睹此景,挥拳怒曰:“长大了当兵打日本!”
吕正操上将:张学良对他特别关照
1922年春,吕正操将军参加东北军,服役于万福麟五十三军团长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后调卫队旅旅部任上士。次年经张学良推荐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吕正操将军言:“我和张学良是同乡,他也是辽宁海城人,对我特别关照。”
宋时轮上将:童年曾醉卧山洞,四虎仔围其身 宋时轮将军,湖南醴陵人,年幼丧母,由其姐抚养成人。某日,小时轮随姐回娘家。初尝米酒,觉甚甜,贪饮一大碗。酒后独自回家,天黑,醉不识途,误入一山洞,和衣而眠。醒后天大亮,觉有物舔其嘴,睁眼视之,四虎仔围其身,小时轮大惧,跃身急逃之。 杨成武上将:“白袍小将”马上取花
杨成武将军,福建长汀人,小名能俊。家贫,叔伯见其聪慧,凑钱供其上学。年长,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汀福建省立中学。1929年1月,将军毅然弃学,随启蒙老师张赤男参加“闽西暴动”。后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 杨成武将军人称“白袍小将”,作战以“神速”著称,结婚亦以“神速”著称。1938年秋,将军初识易县妇救会干部赵志珍,一月后即写求婚信,写信后八日举行婚礼。时人称“白袍小将马上取花”。 1938年11月28日,杨成武将军与赵志珍喜结连理,主婚人罗元发、方国华。罗元发将军回忆,杨成武将军和赵志珍婚礼于涞源县北城子村举行。是时,房东赶缝了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罗元发主婚,方国华证婚。婚礼仪式具有延安特色:一拜天地,即两位新人向毛泽东、朱德像鞠躬;二拜父母,即两位新人分别向老家方向鞠躬;三夫妻对拜,两位新人互敬军礼。婚宴八个菜,有猪肉、鸡蛋、豆腐、土豆等。
杨成武上将:送给爱人赵志珍的“生日礼物”
杨成武将军以一纸求爱信“初战告捷”,与赵志珍结为伉俪,共赴风雨,数十春秋情深意长如石刻斧凿。1992年金秋,杨成武将军和赵志珍被全国妇联评选为“金婚佳侣”。1994年重阳节,杨成武将军八十大寿,赵志珍送将军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五十六年前将军的第一封求爱信。此信仅两页薄纸,将军抚笺重读感慨万千,心潮难平。
杨成武上将:长女易生“文革”中被折磨致死,以“革命烈士”称
杨成武将军生子女十人:易生、冀生、燕生、俊生、珍生、东胜出生于战争年代,托付地方百姓代养。其中珍生、冀生、燕生早夭。建国后,又得东明、东荣、东成、杨扬四子女。“文革”中,将军长女易生(后改名杨毅),因“杨余傅事件”受株连,被折磨致死。后恢复名誉,以“革命烈士”称。
杨得志上将:铁匠世家,家贫如洗 杨得志将军,湖南醴陵县(现株洲)南阳桥人,铁匠世家,家贫如洗。母生子女十四,活三人。将军八岁随父学打铁,十一岁帮人放牛,十四岁与兄赴安源煤矿当矿工,十六岁至衡阳做挑夫,能挑一百六十斤货物,赤足行走四五十里。将军言,于安源煤矿初识李立三,其时名李龙,常与工人讲古,如《水浒》中的鲁智深、武松、李逵和孙二娘等等,绘声绘色,印象极深。 萧华上将:“延安最近给匪首萧华送来一个美人”
萧华将军,江西兴国人。父萧能赇任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长、母严招胜任城区委妇女主任、大叔萧能岩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小叔萧能隆任城区工会纠察队长。1930年初夏,萧华将军别母离家,参加红军。后,母严招胜于某战斗中牺牲。1958年春,萧华将军重返故里,寻访母亲牺牲地,并作祭母长诗一首《哭严招胜同志》。 抗日战争时期某日,毛泽东于延河边散步,遇王新兰,有人介绍之:“萧华的对象。”毛问王:“想见萧华吗?”对曰:“心里想,嘴巴不想。”毛大笑还,即命有关人员调王新兰至一一五师工作。1939年底,王新兰辗转至一一五师,喜见萧华将军。1940年,萧华将军与十六岁的王新兰喜结良缘,人称“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国民党电台曾播新闻曰:“延安最近给匪首萧华送来一个美人,此人经过特种谍报训练,能飞身上马,双枪百发百中。”是时,萧华将军二十四岁,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1961年3月,萧华将军偕妻王新兰自费回江西探亲。其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将军宿招待所,断然拒绝为他做“三牲”荤菜,特意交代厨师只准做南瓜、番薯、芋头、青菜。某日,食堂师傅偷偷加炒鸡蛋与河虾,将军略动几筷,均端给乡亲吃。
萧克上将:手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
萧克将军,湖南省嘉禾人。父亲为前清秀才,乡间绅士,有地六亩。将军六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又读高等小学三年,继入县初级师范学校。萧克将军少有大志,激情勃然。喜读孙中山《心理建设》、《伦敦蒙难记》及《宋教仁传》等,崇拜三民主义。某日,其父闻家中有哭声,急推门,见将军手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且读且泣。将军爱国之心济世之情,昭然故里。 陈士榘上将: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后裔
陈士榘将军,湖北荆州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后裔。祖父陈克山,叔祖父陈克水,皆清军行伍。陈克山生子陈荣钟,将军父也。陈克水生子陈荣镜,将军养父也。荣钟、荣镜亦行伍,均为清新军十六协统工兵管带。将军出生于武汉新军军营黄土坡,其时1909年4月,恰祖父陈克山六十大寿,故小名“祖庚”。辛亥革命后,陈荣钟任北洋政府陆军参谋,将军随父迁居北京,居山老胡同七年,后返武汉随母。母亲胡姓,无名。 陈士榘将军年幼读二年私塾,后上大泉中学读新学,最喜历史地理。毕业后家境困难,受雇于沙洋镇新万缢店当学徒,管事(老板)李连成,招牌“官商客栈”,意为官为商者来往。将军恶其名,夜摘牌丢厕中。某日,李管事请将军吃茶叶蛋为滚蛋之意。次日,将军卷行李走。
陈再道上将:性顽劣,恶作剧曾闻名乡里
陈再道将军,湖北麻城县乘马岗程家冲人。原名程再道,1926年报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义勇军时,填表人将“程”写为“陈”,其姓误用至今。将军年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带大,性顽劣,恶作剧闻名乡里。某日,有富家车水育秧,将军于水田旁佯装摸鱼,暗挖一洞穴通田外。富家抽水一日,竟不能盈田,甚纳闷。又某日,将军上山砍柴,口渴难耐,遂拔田中萝卜吃,而后将萝卜秧原样栽泥中。数日后,萝卜秧黄叶枯,田主竟误以为地蚕所咬。
陈锡联上将:童年随母四处乞讨过日
陈锡联将军,湖北黄安高侨区陡山彭家村人。父早夭,遗两子两女,将军为长子。为生计,将军随母四处乞讨,获乘饭残羹,养家糊口。1929年4月某日,将军乘母熟睡,悄身起床,赶往邻村,参加红军游击队。将军是年14岁。
陈锡联上将:“我可以说是忠臣,但不是孝子啊!”
陈锡联将军言,参军前,其母知之当兵愿望,每晚睡时,必握其手。将军年幼,只知当兵可减轻家庭负担,而不知慈母思子之痛也。参军后,李先念曾派人至将军家看望其母,问路于一衣衫褴褛的要饭妇人:“陈锡联的家在哪儿?”妇人惶惶,追问之,方道实情:“我就是陈锡联的娘啊!” 多年后,将军率部路过家乡,与母见一面。将军指屋中物,曰:“我这里有的,都可拿回去。”陈母对曰:“见到你,我什么都不要了。”将军向余言及此事,老泪纵横,曰:“我可以说是忠臣,但不是孝子啊!”
陈锡联上将:次子空难殉职,将军好言慰所在部队领导
陈锡联将军次子,空军某部飞行员。1982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遇难桂林,时年32岁。事后,所在部队领导见将军,神情惶惶。将军则慰藉曰:“你们不要太难过,战争年代有牺牲,和平年代也会有牺牲的。家里的工作我来做,你们放心。”闻者无不感动万分。
贺炳炎上将:家贫如洗,年幼丧母,九岁外出谋生
贺炳炎将军,湖北松滋胡家台子人,小名玄娃,乳名明言,学名从炎。后改名炳炎,取“大火冲天”之意。 贺炳炎将军家贫如洗,年幼丧母,9岁即外出谋生,曾放牛、挖煤、打铁。练就一身蛮力,尝与儿童游戏,最喜“好汉闯衙门”。数人手拉手并排如墙,一人闯之。且闯且歌云: 天上起乌云, 地下闯衙门, 不怕围墙高, 骑大马,持长刀, 哗啦一下冲开了!
周士第上将:小学执教,反对旧礼教被辞职
周士第将军,又名周力行、周平,海南琼海九曲区新昌村人。父亲周学实,清朝贡生,民国初年被选为县参议员。生母陈氏,善良俭朴。兄妹五人,二弟早夭,三弟、四弟染病故。将军就读于省立琼崖中学,毕业后于第二高等小学执教。因反对旧礼教,提倡男女平等,被旧学董围攻,视为“大逆不道”,被迫辞职回家。
张震上将:为人谨厚,事母极尽孝道
张震将军为人谨厚,事母极尽孝道。将军参加革命后,与家中断绝联系数十年。全国解放后,将军发函湖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请其寻找老母。黄克诚于平江一碉堡中找到其母,并派人送往南京。张震将军闻母至,急奔南京下关车站迎候。车至,将军背负老母下车,出站,回家。而后,与母同居一处,起卧必亲视,饮食必亲尝。
秦基伟上将:十岁后父母双亡,地地道道孤儿
秦基伟将军,湖北红安秦罗庄人,父亲秦辉显,母亲周氏,家有八亩水田、十来亩坡地,温饱有余。1952年瘟疫流行,十岁父母先后病故,地地道道的孤儿。 将军年幼顽皮、捣蛋,好斗亦好胜。玩“占山为王”游戏,或仿三国刘关张结义,自封“关云长”;或仿水浒一百单八将,自封“大刀关胜”。 秦基伟将军言,幼年曾患哮喘,喘声如鼓,遍求当地名医仍不治。某日,一江湖郎中牵骆驼从门前走过,母亲求之。江湖郎中取六包药,红色粉状,嘱以尿硷焙干和之,灌入鸭蛋,封口,烧熟,食之。将军连食六日,即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