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在迁移到云石山之时,也是毛泽东受到排挤之时,没有实权(兵权),住在此寺庙中,远离权力中心。后来张闻天受到排挤也住到了这座寺庙里。寺内的左厢房住的是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右厢房住着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
〔注:1931年11月赣南会议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取代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毛泽东失去了在苏区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2年10月中央宁都会议免去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此职务由周恩来兼任),以要他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毛泽东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把其调回后方瑞金。1933年年初,中共成立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四大常委为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1934年9月中旬,毛泽东见到了井冈山时期的老部下龚楚,不禁潸然泪下:“现在不是井冈山老同志的世界了!我们只好暂时忍耐吧!”〕
毛泽东和张闻天同在云石山时,都是被“边缘化”的领导人,多次相互促膝交谈,使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改变了对毛泽东的看法,这可以说是他后来在长征途中愈加支持毛泽东、最终形成新“三人团”(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取代原“三人团”(博古、周恩来、李德)的前奏。
云山古寺里的房间布置成了展馆,展出内容比较简单,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最后驻地”,其中“长征从这里出发”的图片及图片上的这七个红字自然引人注目。其他三部分分别为:“生死抉择”;“开始长征”;“红色记忆”。云石山既是中央机关苏区最后的驻地,又是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长征出发地。
陈列中的毛泽东和张闻天照片。
走出古寺,在古寺后面有一棵大樟树,是毛泽东经常来的地方。
毛泽东时常在大樟树旁的大青石处读书阅报。
大樟树下有两只青石圆凳,就是毛泽东和张闻天促膝交谈处,云山古寺为他们“交心”提供了一处好场所。
两位主席经常相互交流、沟通,毛泽东向张闻天剖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真正原因以及王明“左”倾路线对党的危害,张闻天深有同感。从坦诚的相交到相知,使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改变了对毛泽东以前的看法,这可以说是他后来在长征途中愈加支持毛泽东的前奏。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的北路军和南路军疯狂地对兴国、石城、长汀和会昌等地进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红军内线粉碎敌人“围剿”的希望已经断绝,鉴于情况紧急,中央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定。在转移前夕,毛泽东、贺子珍为了革命事业,把自己的幼子毛毛留在根据地,从此没有消息。10月10日那天,风啸雨残,中央机关的领导齐聚在云石山的路旁,编入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与当地群众洒泪告别,踏上漫漫的长征路。
背景资料:
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和张闻天在云山古寺异常忙碌。1934年7月15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骑马从梅岗赶到古寺,毛泽东与朱德共同签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这是毛泽东住进古寺签发的第一份文件。古寺山下的中央政府电话总机时时传来紧急电话。9月19日,张闻天签发了《中央人民委员会给各省、县苏维埃政府战区工作的指示信》。9月29日,张闻天撰写的《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一文,在《红色中华》报发表。这篇文章,被称为是中央主力红军转移突围的宣言书和动员令。10月初,在于都视察的毛泽东接到中央“有特别任务”的秘密通知,要他立刻赶回瑞金。毛泽东骑马回到瑞金,先到梅岗中革军委驻地找到周恩来、朱德等,向他们报告了于都的敌情、地形等情况。然后,在云山古寺里签发了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共同签署的《为发展群众的游击战争告全苏区民众书》。这是毛泽东在瑞金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在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在古寺里召开中央政府各部负责人会议(又称青山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吴黎平回忆说:“毛泽东同志给大家宣布和说明了这一撤离苏区的决定,强调了两点:第一,革命是有前途的,要大家加强革命信心;第二,要把各部的善后工作做好,要使留下的同志能够更好地继续革命斗争,更好地联系群众。”这是毛泽东在瑞金召集的最后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气氛是压抑的。无论是随红军转移的同志还是留下的同志,心里都像是灌了铅似的分外沉重。另外,与会者或许是都知道毛泽东的政治处境,谁也不向他这位主席询问些什么,会议一结束就默默地散去了。〔注:当时,谁都不知道要去那里,要去多远的地方,要去多长时间,也就还没有用“长征”的提法,而叫做“转移”。〕
在中央党政机构撤离时,在云石山丰垅村的马道口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和陈毅为主任的中央政府办事处,继续领导苏区军民坚持革命斗争。
史料:中央驻地为何常选择祠堂庙宇、又经常变动?
在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战略转移)前,在瑞金的中央党政机构驻地先后三次变迁,由叶坪到沙洲坝再到云石山。这些当年的驻地旧址多为公共祠堂、庙宇,部分为没收地主庭院,罕于新建。
因陋就简是中央政府倡导一项基本的工作方法,在整个红色都城的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是中央政府正常运行和赢得民心的基础。在叶坪,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苏大”会)后改为临时中央政府办公场所的谢氏宗祠,毛泽东养病的东华山古寺,云石山“云山古寺”中央政府驻地,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丰垅村的梁氏宗祠,沙洲坝六届五中全会会址“福主庙”,均为公共祠堂、庙宇。其中,中共中央局下肖旧址、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元太屋等均为地主的庭院。
调查发现,在瑞金10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中,仅有6处为中央政府设计兴建的,其中5处为纪念性建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二苏大”会)会址——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位于沙洲坝,其他分布在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公略亭、博生堡,这些难得的建筑被誉为新中国建筑事业的萌芽。这些现象,不仅反映了当时根据地经济的困难,更多的是体现了苏维埃政府最大限度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树立了苏维埃政府的威信。
中央党政机构驻地所在的村子,都是经过革命洗礼的瑞金客家人,而且都是以姓聚居——以谢姓聚居的叶坪村、以杨姓聚居的沙洲坝村、以梁姓聚居的云石山,内部团结互助,再加上“三年两不收,还有余粮下赣州”的优越生存环境,都适合作为中央政府驻地。
中央党政机构驻地几经变更,主要原因还为了避开敌机的袭扰、轰炸,特别是驻地被敌人发现后,必须迁移。(根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杨荣彬文改写)
插曲:
我拿着云石山管理处工作人员给的钥匙,开了门(挂锁,开了锁,钥匙可取下来的)。等参观完了也锁好门了,我们回到管理处,我翻遍了上上下下的衣兜、裤兜,找不着钥匙了!工作人员要我别急,慢慢找。可我能不急吗?人家信任我才给的钥匙,转一圈就找不着了,多不像话啊!我仔细想想,觉得应该回去找。于是,我又气喘吁吁地回到古寺,先在大樟树旁、大青石旁这些我照相时掏过兜的地方寻找,都没有,只好回到古寺前,一看,哇,挂锁竟然没有锁住,我立即进入庭院里四处找起来。终于,我在毛泽东住室里的床头前的地上,发现了那把钥匙。
等我再回到管理处,工作人员得知我把钥匙落在毛泽东住室里,边笑边说:看来,是毛主席要你再回去多看一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