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习仲勋同志的苦难身世与爱民情怀
2014-12-01 15:58:41
作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程向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013年10月15日,是习老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记得有这样两句话:一个没有伟人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一个拥有伟人,但不懂得崇尚伟人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坎坷,但英雄、伟人辈出,几千年来,也曾拥有无数的辉煌。习老就是这些英雄、伟人中的一员。我们懂得纪念习老,懂得纪念所有的老一辈革命家,懂得纪念先前所有的民族英雄和伟人,我们不愧为伟大的民族,不愧为富有梦想和充满希望的民族。

    我家住山西省运城市,离习老的故乡富平县所在的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几年来,处于研究的需要,我走访过习老生活、工作过的一些地方,也搜集到不少有关习老的资料,其中有许多感人的事例,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习老的苦难身世、爱民情结和耿直、务实、改革开放的情怀,更使我感受深刻。这里记叙几个片段,以飨读者。

    13岁入团 15岁入狱入党 16岁搞“兵运”

    习仲勋同志13岁在立诚公学加入共青团,不满15岁即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并在狱中转为中共党员,那个时候我们党正处于蒋介石“4.12”大屠杀之后的最危难时期。出狱后又痛失双亲和婶母,十五、六岁即长途跋涉、进山担盐换粮,挑起了维持全家生计的重担。他不满17周岁,即受党组织指派,深入国民党杂牌军内部搞兵运工作。此前,深受陕甘宁边区军民拥戴的刘志丹同志,曾因在这个部队搞“兵运”,被敌人拘捕。

    “兵运”期间,年轻的习仲勋,在最关键的时期担任了我们地下党的营委书记(是共产党在这个国民党杂牌部队的最高领导,所发展的共产党员都分布在各个连队),不仅和刘林圃、吕剑人、李特生、许天洁、左文辉、刘书林等许多年轻的共产党人一道,在甘肃境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发动了震惊陕甘的“两当兵变”,而且为当地群众做了许多好事。一个仅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时时处处都在树立一个共产党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真是难能可贵。

    标语治匪 军纪治兵 挺身护民

    曾在1931年前后,担任凤州城文昌宫模范国民小学教师的刘希贤,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见陕西省档案局长期卷123号,案卷1124第65—68页和汉中地区党史办1965年永久卷008卷第38—42页,习仲勋同志在1965年正处于受迫害时期):习仲勋在凤县一年多时间,据我所见,他给群众办了几件大好事情:

    当时有个军阀顾司令,名叫顾鼎新,由西路过来,要经过凤县。很害(坏),路过之处奸淫、抢劫、掳掠无所不为,人们听到后惊恐不安。习仲勋闻之,甚为愤恨,他想了个办法,连夜书写了些标语沿街张贴,警告顾鼎新。当顾带兵到凤县,看到“打倒奸淫掳掠的顾司令”、“顾司令部队所到之处一扫光”、“希望顾司令严整军纪”等标语吃了一惊,他怕惹出是非,又为了顾全他虚伪的面子,便下令不准士兵胡闹,又派清查队日夜纠查,若见士兵出来,立即拘捕关押。因此,使凤县群众免了一场大灾难。

    在联系群众,保护群众利益方面也做了不少事。他常到乡间去和老乡谈话,问生产、生活情况,问谁好、谁坏。他常为贫民着想,替贫民打抱不平。有一次,他们这个营的十几个士兵到东来坪老乡家里逮鸡搜粮,拿布要钱,他们还痛打老乡。这些老乡到凤州城内喊冤求助。习仲勋知道后,问了详细情况,立即对营长反映,促使营长下令把那几个士兵关了禁闭。

    又有一次,一个靠卖菜为生的老汉李永X,把莴笋背到凤县街上去卖,恶霸龙文明仗势欺人随手拿走老汉的莴笋,李老汉问他要钱,龙认为失了他的“尊严”,便硬要老汉交十个白洋的税款,李老汉只有几亩地,两间小茅草房,哪里有十个白洋交税,老两口发愁的哭哭啼啼。习仲勋出外散步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问明事由后,给李老汉撑腰说:“不要给他钱,法办时,有我承担。”过了一天,龙派人去抓李老汉,被习仲勋出面阻挡了。

    习仲勋对我帮助也很大,他常对我说“你是个老实人,就不要参加国民党和一些集团、道会,要靠拢人民。”我佩服他这句话,始终不入国民党。

    毛泽东四赞习仲勋

    群众领袖、娃娃主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年,习仲勋32岁,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毛泽东对习仲勋这个评赞,始于10年前的印象。1935年,他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根据地,在几处村落墙壁和大树上,看见张贴时日已久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上面署名“主席习仲勋”。后来,他在瓦窑堡,从被“左”倾分子关押中释放出来的同志里,面识习仲勋后,感到惊讶:“这么年轻。” 习仲勋于1934年当选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时,年龄还只不过21岁,“娃娃主席”的称呼,毛泽东随口而出。

    能实事求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1951年初秋的一天傍晚,林默涵同胡乔木在中南海湖水中划船休闲,看见毛主席坐在湖岸藤椅憩息,他们将船划拢岸边,向毛主席问好。毛主席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年轻有为、炉火纯青:1952年初,习仲勋任西北局书记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他从西安给党中央、毛主席发了一份报告—《关于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会全体会议情况》。这个报告包括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等等,内容丰富,论述精辟,为中央领导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复杂的大西北政治改革各项工作提供出一个蓝本。毛主席仔细阅读后,欣喜的对身边的同志说:习仲勋现在已不仅仅是“年轻有为”,他“如今已经‘炉火纯青’”。

    九感项谦,胜似诸葛:1952年7月,习仲勋受毛泽东之命,亲赴新疆,妥善地解决了发生在那里的一场民族纠纷事件,稳定了新疆政治形势,使各民族重归于好,和睦如初。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汉、回、藏、维、蒙等十多个兄弟民族,共2350万之众。同时,政治复杂,经济落后。习仲勋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采取“稳进慎重”的方针进行。“争取各民族上层人士,争取宗教方面人士,然后去发动,不可颠倒过来。”这是习仲勋当时解决民族矛盾的方程式。通过9次感召,争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户项谦归顺,是习仲勋在西北地区解决众多民族问题中一个代表事例。事后毛泽东见到习仲勋时,动情的说:“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陕北救中央?中央救陕北?

    当年,在陕北根据地,少数老同志中曾有一种议论:“陕北救了中央。”习仲勋严正指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是中央救了陕北。”他说,“毛泽东和党中央长征尚未到达陕北前,陕北根据地外受国民党重兵围困,内遭左倾路线的危害,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下级军事指挥员被枪杀、被活埋。毛主席不到陕北,陕北根据地就完了;毛主席晚到4天,就没有刘志丹和我们了;要不是毛主席‘刀下留人’,我早已不在人世。他们(“左”倾机会主义者)已给刘志丹和我们挖好了活埋坑。”

    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兼顾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

    曾在1977年以后担任广东省清远县委常委、副书记的赵伯杰同志,在2011年4月18日接受陈宪宇、师春苗、谢涛采访时,回忆说:1979年8月,全省工交增产节约会议结束后,为了更切实地的了解和掌握“清远经验”,习仲勋书记亲自带领省委办公厅和省工交、财政厅的负责同志到清远县,实地调查清远县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经验。这是习书记第一次来清远,这次来的时间不长,主要是通过听汇报、座谈、实地了解,更清楚的掌握情况。他对当时有些不同看法的同志,耐心地进行教育、分析。习书记说:“清远经验”给人很多启发,那就是要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精简了机构,促进了生产,企业也搞活了,上交财政也没有减少,兼顾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应当允许继续试验。中央给我了我们权,我们给县也要分权。由于得到习书记多次讲话的赞扬和肯定,当年的效果很大。17间国营企业户户有盈利,实现425万,比1978年增加两倍多,比历史上最好的1966年增加一倍多,比当年原定计划130万增295万元。

    1980年年7月,习书记第二次前来清远,陪同前来的有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应彬,韶关地委、省经委、计委、财厅等领导。这次来他扑下身子待了三天,主要是了解清远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情况,总结推广“清远经验”。习书记先后与县委、县经委、财政局及氮肥厂等领导座谈,并深入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探望职工,观看生产过程,参观企业利用留成利润新建起来的职工宿舍,还和工人、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看到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以后的变化,非常高兴。他热情赞扬清远的同志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改革精神。他说:这次来清远,使我对“清远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证明省委在全省推广“清远经验”这个决心是对的。回头看,这个决心不是下早了,而是下迟了,假设早半年下这个决心,工业形式更好。在领导干部的座谈会上他又强调:“清远经验”创出了一条改革经济体制的路子,确实把企业搞活了,方向是对的。今后一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使这一经验不断完善、提高。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这个新生事物,以促进全省的工作。习书记回去后,于1980年7月29日以中共广东省委文件批转“清远县国营工业企业试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情况汇报,在全省推广“清远经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心系革命老区 关爱留守儿童(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心系革命老区 关爱留守儿童(组图)
·特稿:苦难抉择——习仲勋青少年时代的苦难生涯
·特稿: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3)——长汀(汀州),“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组
·特稿:长汀成功举办“美丽山城•最美长汀”旅游推介盛会(组图)
·特稿:弘扬长征文化 为实现中国梦聚集正能量
·特稿:田州古城,为百色红色旅游添上了又一亮丽景点(组图)
·特稿:李崎参加巴中市恩阳区大木山红军文化现场交流会
·特稿:《望海潮·北京》——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1周年而作
·特稿:《望海潮·北京》——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1周年而作
·特稿:央视浙江省军区记者深入义乌采访拥军事迹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程向阳:习仲勋同志的苦难身世与爱民情怀
特稿:习仲勋同志的苦难身世与爱民情怀
何真、景蕾:心系革命老区 关爱留守儿童(组图)
特稿:心系革命老区 关爱留守儿童(组图)
程向阳:苦难抉择——习仲勋青少年时代的苦难生涯
特稿:苦难抉择——习仲勋青少年时代的苦难生涯
“最美乡村路 幸福万里行—重走长征路”之宁夏固原(
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3)——长汀(汀州),“红旗跃
田竞: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3)——长汀(汀州),“
特稿: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3)——长汀(汀州),“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