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1895——1935年),原名刘永福,又名刘永田,四川平昌县。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革命家。早年曾就读于四川成都高等师范学堂。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此系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蔡元培,及社会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李石曾等人开创的勤工俭学运动。期间参与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等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又入东方大学即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学习,东方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1926年8月回国,任民国早期著名军阀、军事家、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1927年7月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1928年再次赴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年8月回国,任中央总行动委员会委员。同年秋到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1931年12月,参与领导宁都起义并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突围时不幸负重伤被捕,当月被国民党粤军杀害。
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在刘伯坚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体现他作风务实和意志坚定的忠贞信念。刘伯坚烈士留下最宝贵的财富,正是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典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刘伯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勤于工作,俭以求学”及“党内驻苏大使”。刘伯坚,原名刘永福,又名刘永田,曾用名刘铸、刘铁侠、刘大冶、毅伯等,1895年1月出生在四川省平昌县龙岗寺一个贫困家庭。
刘伯坚早年曾就读于川东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他在当地颇有才名,府尹即府之主官一度希望他当参事,并愿任命他为县长。刘伯坚却一口回绝,选择了到法国去勤工俭学。
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深刻的表现了中国进步青年们忧国忧民,强烈改革的愿望。当时在法国留学的教育家吴玉章、蔡元培等人提倡“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主张,勤工俭学运动在国内形成高潮,各地赴欧洲勤工俭学的青年达1600余人,仅四川就有300余人。“五四”运动后,勤工俭学到法国,几乎成了进步知识青年最佳的选择。1920年6月25日,刘伯坚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0年赴欧洲,刘伯坚先到比利时,后到巴黎,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当时的欧洲,革命风暴此起彼伏,俄国十月革命即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对靠近苏联的欧洲各国影响很大。法国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国家,由法共领导的各种政治斗争,罢工运动不断开展,各种马克思书籍以及介绍十月革命的报纸杂志,大量公开出版发行。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刘伯坚。刘伯坚在那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以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认真地研究了十月革命的经验。
十月革命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熏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使刘伯坚开阔了视野,确立了信念,积极参加了1921年2月由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李立三组织的劳动学会,与周恩来、赵世炎,及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蔡和森,和中共创建时的老党员、后成为杰出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李富春等领导了以争取三权——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为主要内容的“二八”动。7月的抗拒中法大借款运动以及9月的进驻里昂中法大学等重大政治斗争;并在机关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上发表文章,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同年,加入了周恩来、赵世炎发起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还经常深入到华工和留学生聚居的地方发表演说,宣传马列主义,揭露批判国家主义派媚日反人民的真面目,开展对无政府主义以及其他各种反动流派的斗争。
刘伯坚在旅欧期间,显示出来的坚定党性、卓越学识和组织才能,深得周恩来等人的赞赏。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发起共同组建了“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旅比(利时)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
1923年11月,刘伯坚等10余人被党组织选送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与他一起选送去的还有李富春,后成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聂荣臻,早期革命家王若飞,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蔡畅等人。刘伯坚因待人和蔼及处理问题老成持重,被中国学生推为中共旅莫支部书记达3之久。当时,这个支部不但管理中国党员学生的组织活动,还要负责工作分配和生活,被同志们称作“党内驻苏大使馆”,刘伯坚成了“大使”。
改造国民军联军即西北军。刘伯坚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系统地学习马列著作,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这对他回国后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打下了基础。期间,刘伯坚还担任留苏学生中的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1926年5月,冯玉祥在苏联参观考察时,共产国际决定争取联合冯玉祥,并委派刘伯坚等20余名留学生回国参加这一工作,刘伯坚任冯玉祥部即西北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一职。
1926年9月16日,冯玉祥、刘伯坚以及苏联顾问等一行,从苏联回国到当时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及北京市三环以外全部地区的绥远省(省会归绥即今呼和浩特市)的五原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辖县)。当天,冯玉祥向全国发出由刘伯坚等人起草的参加国民革命的通电宣言。9月17日,在五原县的大校场举行隆重的誓师授旗典礼,冯玉祥、刘伯坚发表了演说。刘伯坚的演说大大鼓舞了全体官兵的士气,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