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母亲在“文革”中受到了不少委屈和迫害,却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悲观失望寻短见。她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党和人民会为她恢复名誉,她在给我的信中几次提到“要相信党,相信群众”。身处逆境中的人能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是何等的坚强啊!
母亲前年因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造成了生活中很大的不便,并引发了一系列病变的恶性循环。自知年龄太大不好医治,一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她看着老伴为侍候自己劳累得筋疲力尽,看着儿子媳妇为抢救自己而紧张万分,费尽心力,她曾恳切地表示“不如不救,何必给大家添那么些麻烦……”。这就是母亲的本色,一辈子为党为革命奉献,临终还在为亲人和子女着想,从来不曾把自己放在首位。
一个革命者毕生都是“党的人”,同时也是群众的一分子,也要过老百姓一样的生活,甚至可能长期都是默默无闻,平平淡淡。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位革命者:在与法西斯恶魔斗争的危难时期,她以自己的满腔热忱投身其中,出生入死,激扬文字,宣传真理,鞭挞腐朽,描绘胜利的篇章鼓舞民众;在和平时期,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普通的家庭中则是一位好干部,一位好母亲。
平凡蕴育着伟大,我的母亲正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2000年7月一稿,2012年2月二稿
龚陶怡(1917—)福建晋江安海人。早年南渡菲律宾。1937年参加进步青年读书会。1938年任抗日民族解放社秘书长兼任《民族解放》会刊主编。1941年加入共产党。日军占领菲律宾后,任文艺青年抗日反奸同盟负责人、“统战工作委员会”领导成员(兼任抗日地下报《侨商公报》主编)。马尼拉光复后,任《华侨导报》(大型日报)经理,兼任华侨各界肃奸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年在香港中共华南分局工作。1949年1月奉调回国,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组长、处长、张经武部长秘书,副局长。曾在马列学院学习和在该学院第一分院任教。1982年离休后,是中央统战部咨询小组成员,北京菲律宾归侨联谊会顾问。先后编著出版了《菲律宾华侨抗日斗争纪实》(与黄薇等合编)、《菲律宾华侨抗日爱国英魂录》、《菲律宾华侨爱国丹心录》、回忆录《风雨人生》(与黄薇合著)、《爱国归侨黄复康一家》、《黄薇纪念集》等书,总共180万字。
黄薇(1912—2000)福建龙岩人。著名华侨女记者。1934年去日本留学,1936年参加发起中共东京支部领导下的外围组织“留东妇女会”,并当选为该会领导人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她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记者身份从事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以支持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1938年3月,她以新加坡《星洲日报》特派记者身份回国。同年5月参加“武汉战地记者团”去徐州前线采访,在《徐州突围》一书中有她写的“从火线到后方”一文。她是范长江等人发起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早期会员。1938年6月,她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安排下,以记者身份随“世界学生联合会代表团”到延安采访,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同年9月到晋察冀边区参观并采访,1939年回重庆后,把在解放区的见闻写了100多篇文章寄往海外报刊发表。1941年皖南事变后组织上安排她去菲律宾,从事华侨中、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1941年12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1月后,历任《华侨导报》编辑、编辑主任、总编辑。1948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全国妇联第一届候补委员、第二、三届执行委员、中央统战部研究员、中联部研究组组长等职,1982年7月离休。离休后还出版了《回到抗战中的祖国》等书。2000年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