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各界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平平淡淡也是真”——回忆我的母亲黄薇(组图)
2012-02-27 11:33:10
作者:黄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1938年4月,黄薇作为战地记者团唯一女记者在徐州抗日前线采访。

1938年5月27日从徐州前线回到武汉的战地记者受到新华日报社的热烈欢迎。前排中为黄薇、右一为范长江;中排右五为王明;后排右六为秦邦宪、七为吴玉章、八为章汉夫。

革命伴侣,风雨同舟——1947年10月28日黄薇龚陶怡在菲律宾马尼拉结婚。不久后他们领导的华侨导报被迫停刊,二人奉调分赴新华社香港分社和华南分局就职。

1949年9月21日,黄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代表华侨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献旗献花,并向大会致词。

1949年10月黄薇与龚陶怡结婚二周年在中山公园合影留念。

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左二)在曾任中共与马共的联络负责人黄薇(左一)家

    母亲平静地离开了我们。此前3个小时,我还在与她闲谈,还在商量第二天去铁路总医院看病的事……

    所有知道母亲真实病情的人,对她的离去都有思想准备。只有母亲对病情的那种不以为然的平静,让人们想不到她在忍受着什么样的痛苦,甚至以为她还能继续活一年两年,甚至更长久。

    从没见过母亲有什么大喜大怒大悲,也没见过她为什么事情而情绪激动,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在她看来似乎一切都应随其自然,一切问题都会不攻自破、迎刃而解。无论是涉及个人的级别职务、工资待遇,还是身患乳癌危及生命;无论是“文革”中受到冲击迫害,还是“落实干部政策”时遇到种种不公,她都能够平静坦然地面对,把这些关乎个人及家庭利益,甚至危及生命的事情都看得那么“无足轻重”。或许,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襟怀,一个共产党人的修养,一个为实现崇高理想而矢志不移的革命者所具备的素质。

    和许多老一代革命者、老共产党员一样,母亲也有着曲折复杂的经历、光荣的革命业绩。虽然她和父亲都是中央机关的高级干部,却始终视自己为机关里的普通职员,从来不在我们面前讲自己的地位和工作情况,炫耀自己过去的辉煌。尽管我毕业于干部子女云集的中央直属机关子弟小学——育英学校,在北京八中上学时对“红色接班人”的影响开始有所感悟,但即便是在“文革”闹“血统论”之时,和机关里的许多孩子一样,也从没有因为自己是干部子弟就觉得比别人了不起,更谈不上优越感。

    小时候,母亲向我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阅读反映英模人物的有关报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直到父母离休之后着手撰写回忆录,我们才知道他们的经历也是多么不平凡。长期以来,我都想不出母亲有什么“特殊”之处,能记起来的,全是当年那一代做父母的对子女几乎一致的要求:

    “要做一个思想进步的好孩子” ——育英学校是寄宿制,每个周六下午放假回家,桌子上已放好了《中国少年报》、《新少年报》和《儿童时代》等报刊,上面圈好的内容是要求我必须看的。当然,报刊旁还会放有一些糖果点心。

    “要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母亲要求我周日上午去收发室取报纸时要为楼上楼下几户代取代送,家里清洁整理杂物柜成了我的固定工作,而帮着大人打扫卫生、倒垃圾、卖家里的“破烂”,甚至打扫公用的楼道也都一一给我安排好了。

    “要做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好孩子”——从吃饭不许掉米粒到自己刷碗筷,每周只给两元午餐费,“节约归己”……我从小在母亲那里受到的就是如此实际的教育。

    母亲从来不肯走关系,求人为子女办事。儿子上哪所中学,去多么边远的地方工作,她似乎都觉得无所谓。我当兵复员后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需要调工作,父母从没像有些家长那样操着心“走后门”,而是“听之任之”。不过,母亲终于还是为我求了一次人。看到身怀六甲的儿媳妇为儿子调动工作而四处奔波,看到当了爸爸的儿子仍处于没有工作的困境中,她终于动了侧隐之心,委托邻居将儿子介绍到刚建立不久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作。母亲,儿子难为您了,您为了我而破例违心地走的这一次“关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人生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生死,而母亲一生中几经出生入死,都能以冷静、坦然、乐观的态度对待,从而一次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解放前她和许多老革命一样,就不用说了,20世纪60年代初,她以乐观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与癌症作斗争,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了治疗,而且经历了“文革”多年的身心摧残也没有复发,这使许多关心母亲的中央联络部的老同志对此都深为敬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记南洋华侨女杰黄薇
·下一篇:特稿:扬中市级机关工委组织新党员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入党宣誓
·特稿:周秉德等领袖后代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图)
·特稿:周秉德捐赠沈钧儒文物史料仪式在嘉兴举行(组图)
·特稿:周秉德捐赠沈钧儒文物史料仪式在嘉兴举行(组图)
·特稿:花鸟画家孙志江新作(组图)
·特稿:中国说风流:(井冈山上说林彪)吟林彪
·特稿:部队的好管家——记茅山抗日英烈涂凤初(图)
·特稿:“情系花明楼随手拍微博大赛”2013年度颁奖暨2014年度启动仪式(组图)
·特稿:信阳师院政法学院举办道德讲堂活动
·特稿:上杭旅游局多措并举为游客排忧解难
·特稿:“五一”小长假上杭旅游呈现四大特点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篇小说 光荣与幸福
不要办成第二个哈佛的启示
献给最可爱的人——马玉祥赞歌(图)
周秉德等领袖后代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图)
江山:周秉德等领袖后代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图)
特稿:周秉德等领袖后代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图)
特稿:周秉德捐赠沈钧儒文物史料仪式在嘉兴举行(组
周秉德捐赠沈钧儒文物史料仪式在嘉兴举行(组图)
周秉德捐赠沈钧儒文物史料仪式在嘉兴举行(组图)
江山、李学叶:周秉德捐赠沈钧儒文物史料仪式在嘉兴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