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无尽的哀思(组图)
2012-11-26 11:00:57
作者:河北井陉县民俗研究会副会长、《乏驴岭村志》主编 许永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碑阳

碑阴

许永峰主持揭碑仪式

    17师在乏驴岭血战中牺牲的抗日英烈们离开这个世界75周年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这段历史展示着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斗争史,乏驴岭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17师官兵不仅作战勇敢,不怕牺牲,而且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们和八路军一样,在乏驴岭村民的心中有着很深的情结。

    乏驴岭,因地处冀晋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防舆纪要》载:“乏驴岭,戍守处。”尤其在近代,乏驴岭经历了八国联军进攻娘子关的“庚子之战”;辛亥革命山西民军抗击清军的乏驴岭战斗;晋奉大战的青沟坡战斗;抗日战争中的17师血战乏驴岭;百团大战中的乏驴岭战斗等。相比之下,有的军队就相差很远。晋奉大战中,晋军2师、27师驻在乏驴岭,他们把老百姓家的门板摘下来去抬伤员,引起了村民不满,发生了村民与27师打官司的“摘门板亊件”。

    日军占领乏驴岭后,村民们亲眼看见他们把抢来的钱物珠宝掖在腰里,把抢来的丝绸小祅贴身穿在里边。被17师打急了的日本兵拿老百姓报复,他们见人就杀,上至70多岁的老妇,下至7岁的儿童,有的被刺刀捅死,有的被枪打死,有的被栽入水缸淹死,乏驴岭小小的山村被杀30余人。

    而17师为修筑阵地,需要麻、布袋,就一角钱一条向村民购买,庄稼熟了让老百姓快来收,柿子红了一个也不摘,红枣端上来一个也不吃,村民们为躲避战乱,都躲到山上,村里驻满了17师的部队,几天后回来,看到家里的东西一件也不少。17师的官兵以有别于其它军队的实际行动,与乏驴岭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正因为如此,乏驴岭村民对17师念念不忘。

    陈拉锁老人在回忆17师血战乏驴岭的经过时说:“这支部队真仁义,那时深秋了,孩子们穿着单衣单衫,夜里寒,刹气重,他们怎么能挺得住啊!”

    17师撤退后,数千名英烈的遗体散落在鸡架岩、东沟掌、马嘴梁上,他们为黎民百姓而战死,为国家民族而牺牲,他们带走了乏驴岭人的心,带走了乏驴岭人的情。乏驴岭人借口无法种地,冒着生命危险,在日寇的枪口下自发组织起来,掩埋了战死的17师英烈遗骨。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在掩埋完英烈们的遗骨后,村民们为他们上了香,烧了冥纸。村民陈玉海捧起烧烬了的纸灰,抛向空中,说道:“孩子们,你们终于入土为安了,你们的灵信跟着这香烟,随着这纸灰回家吧!你们的父老,你们的家人在等着你们啊!”此后的几十年里,每到清明、十月一,总有村民前来扫墓。先是有李树茂、李二偏等,这些老人相继去世后,陈拉锁老人、李成锁老人至今仍在坚持不辍,守护着这份情结。

    我在2003年动笔修编《乏驴岭村志》的时候,把17师血战乏驴岭这段震撼人心的亊迹编入了《村志》,意在志存高远、永世铭记这段历史,让乏驴岭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永远把它流传下去。

    我在《志》稿中写有一首《凭吊十七师乏驴岭抗日英烈》的诗,写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诗的最后两句是:“谁家儿郎谁人夫?可有殇音报关中?”后来觉得后一句太过悲伤,遂改为“荒山抚骨野花吟”。是啊!谁家没有妻子儿女。十指连心啊!他们的孩子本可以在家安身立命,侍奉父母,养儿育女。是中华民族的危亡让他们千里迢迢,从抗日的后方来到前线,血洒彊场。古语还有“马革裹尸还”呢,可他们的遗体永远也回不到生他养他的三秦大地,永远也回不到他们的父母身边,只能以“荒山埋忠骨”、“野花慰亡灵”慰藉他们了。

    伊母焦思梦不成,镇日占卜问神明;
    我来且向西窗下,无聊写诗泪已盈。
    整装两次已登程,烽火连天未到平;
    待看贼平胜利日,好收尔骨付先茔。
    抗战本身最光荣,为报国仇不苟生;
    人生自故谁无死,你今死比泰山重。

    这首诗是陕西老人马吉甫在他的儿子马勤动烈士牺牲后,含着悲痛的心情写成。有资料显示,老人死后,有人在马勤动烈士埋骨的地方捧了一包黄土,回来撒在马吉甫老人坟上,了却了老人一桩心愿。

    马勤动烈士虽然不是牺牲在乏驴岭,马吉甫老人的这首诗却反映出千万个英烈父母的心声。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是人生的悲剧,可他们的父母连自已的孩子死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沒有“送”的可能。我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个三秦英烈的父母,成千上万个马吉甫老人,他们的心在流着血,他们的两眼望穿了。

    2012年10月30日,38军17师师长赵寿山外孙女杨抗美、参谋李文章之女李绥隆夫妇、团长张进修之孙张军兴一行4人,代表17师后人,从陕西西安来到河北井陉县乏驴岭村,寻找父辈们战斗的地方,寻找三秦勇士英勇献身的地方,寻找抗日英烈埋骨的地方。

    杨抗美女士说,17师的将士大都是陕西人,当年娘子关战役后,英烈们阵亡的消息传到陕西,村村挂帐设灵堂,这在陕西许多县志里有记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段历史在一些地方好像被遗忘了,牺牲的万名将士没有留下名字,历史记载也很少。

    在17师与日寇反复拼杀、血战九天九夜的鸡架岩上,他们朝着英烈埋骨最多、最集中的东沟掌方向点上香烛、供上祭品,敬上三杯酒,鞠上三次躬。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纪念娘子关抗战75周年座谈会在西安举行(组图)
·下一篇:特稿:寻访娘子关抗日战场——祭奠先烈 为17师烈士立碑(组图)
·特稿:“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全国书画展”征稿启事(组图)
·特稿:孤独的入世者——画家周加华访谈录
·特稿:赞《东方红》联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专家来红安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高校演绎“井冈情·中国梦”(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