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焦易堂和杨虎城的交往
(一)焦易堂和杨虎城共同参与辛亥革命的一些往事
1、信件往来共同分析形势、探讨革命方略
1923年7月焦易堂至函杨虎城,称“虎城老弟台鉴:不通讯又月余矣,想诸凡顺利,为颂。此次政局忽变,收拾之法,只有革命、护法两途。此间日前开秘密会议,兄即提出此两层对大众宣布,并将两途作法略为解释,大意谓革命则非拥戴中山,合肥难望成功,------”。信中还阐述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并对杨虎城说:“上列各节,于此时各方面已得大概,知弟道远莫知,故此述告。------弟各方各节,兄自当为弟尽力而代表之可也。兄旬日内南下,如有赐教,请寄丹峰兄转来。”信函最后附言:再觅一固定商号地点,以便永久通讯,并可免检查也。又及。(本信刊登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焦易堂》一书,原件存陕西省文史资料办公室)
从以上信函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后,焦易堂和杨虎城的通信往来比较频繁(因为战乱,目前保存下来的可能仅此信),且通信内容多为商议革命大计,通报革命形势。为了躲避检查并拟寻觅商号地点,以便通讯方便。
2、焦易堂和杨虎城与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各界知名人士的交往
焦易堂和杨虎城与一些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各界知名人士先后有共同的交往。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响应孙中山的号召,从不同方面对王诚斋、窦应昌、张师渠、赵皖江、张咏房和苏资琛等人进行引导、提携和推荐,为陕西的革命活动集聚力量。
王诚斋(1873~1924)名玉汝,陕西扶风人。青年时期曾受业于关中著名学者刘古愚门下,与于右任、焦易堂、冯孝伯、茹欲立等人交往密切。
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爆发。王当即在扶风举义响应,然后向东联合武功焦易堂,西援凤翔革命。 凤翔于10月29日光复后,清军反扑。当地名士李逢春倡议向省城请兵。陕西军政府命副大统领万炳南坐镇凤翔,并调曹印侯新组之敢死军往援。印侯遂以所部到扶风会合王成斋及焦易堂部。王以猎虎队为基本队伍,临时在扶风募集新兵,曹率敢死军和扶、武新募之众共3000人向西开拔,王为参谋,与曹共决军中大事,斩杀清军数百,缴获枪支、弹药、骆驼等战利品甚多。
1920年,靖国军总部在辖区设临时议会于三原,于右任与王成斋、杨虎城在武功重组靖国军司令部,战斗力量惟杨虎城部、郭坚残部、王成斋原辖之游击骑兵及手枪营。
张师渠(1867—1932),字仲良,1907加入同盟会。1910年4月,在泾阳参加陕西起义计划秘密会议,主持成立了武功同盟会,自任会长。武昌起义胜利后,张仲良联络革命同志,策反县衙实权人物马逵,于农历10月30日宣布武功和平光复。1912年,张仲良被选为省临时议会议员。1918年于右任总司令特派他为靖国军驻四川代表,兼陕籍讲武堂留川学生总监、靖国军红十字会会长。1922年,奔走陕北、河南间,极力消除杨虎城和胡景翼的积怨,促其团结,扩大北方革命势力。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焦易堂特聘其为理事。
苏资琛(1895~1974) 又名养源,陕西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去延长教书,结识了杨虎城将军,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28苏资琛在方振武部任参谋和战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还任过《河南日报》编辑。方部败散后,苏资琛流落南京,经焦易堂介绍到国民政府立法院法制委员会任秘书。后由胡汉民推荐,被派作国民党陕西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当时杨虎城主陕,苏深得杨的信任和器重。名为办理“党务”,实则赞助杨虎城开展各种进步活动。他利用自己的合法地位,为一些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隐蔽或为之安排工作。后任17路军总指挥部少将参议和干训班政治教官,国民党38军政治处长及杨虎城的机要科、秘书科科长等职。曾代表杨虎城到宁夏、河北等省进行政治活动。
解放后,苏资琛于1950年任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1963年任陕西省副省长。他曾先后当选为全国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委员、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委员、副主委。
3、共同发展大西北教育事业,振兴农业,创办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前身)。
1931年春,主持陕政的杨虎城将军在西安接待回陕省亲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院擅长于右任,谈起在武功设立农业学校,问杨虎城:“咱们当年在武功曾对国民许可的那件事,怎么办?”杨虎城随即答:“现在该给人民还愿。你、我,再结合老友焦易堂、王陆一,尽快在西北树立一所高等农林学校。"1932年秋,公民党中心政治会议通过了于右任等人提出的“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打算议案”,成立了于右任、杨虎城、焦易堂、王陆一等15人组成的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导委员会。同年12月,该委员会更名为建设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
在杨虎城和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等人的鼎力支撑下,购得校园用地500亩,教养试验用地7300多亩。1934年3月,建设西北农业专迷信校准备委员会推荐于右任为校长,在断定校址时有多种看法,后经杨虎城、于右任等人的争夺,最后决议设在武功县张家岗,4月20日举办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楼奠基仪式。1936年,学校开端招生,第二年7月,杨虎城将军为校刊《西北农林》创刊号题写了“立国之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二)焦易堂和杨虎城个人与家庭之间的交往
焦易堂的二子焦宗领在《忆先父焦易堂先生》(武功县文史资料1985年第一集)中回忆说:“我父与冯玉祥、胡景翼、杨虎城将军,都有较好的关系。杨虎城将军与我父早年就结拜为异姓兄弟,在政治上互相关注,例如:1923年间北方政局混乱,我父在北京接触各方面人士较多,他将当时形势加以剖析,给杨将军写了一封长信,以提示虎城将军坚决拥戴中山先生。”并回忆说:“1930年前后,杨将军从国外买进一些军火,为蒋所扣,当时形势紧张,我父为此事到处托人疏通。1932年,国民政府临时迁都洛阳之际,我父曾动员国府主席林森等人去陕慰问西北军,当时杨军驻陕,我们全家也赴西安,受到杨将军夫妇热情招待,1936年我弟弟赴美留学,又受到杨将军的资助。”
焦易堂和杨虎城,这对异姓兄弟,为陕西的革命事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他们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