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装抗日的同时,各族各界各阶层掀起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内蒙古特委、西蒙工委、绥远特委等,组织农民救国会、牧民救国会、绥远反帝大同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绥远队部、绥远牺牲救国同盟会以及绥远妇女会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成为配合武装抗日的一条重要战线。内蒙古草原燃起了抗日的烽火。
从1938年初开始,毛主席屡屡电示八路军120师贺龙、关向应等,提出在内蒙古北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问题。毛主席亲自决策,组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于8月间挺进大青山,创建了党政军机构完整、军民一体、民族团结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斗争,完成了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即牵制日本侵略军南下进攻抗日圣地陕甘宁、西进大西北;揭穿日寇欺骗蒙古民族,扶植伪蒙疆政权,分裂中国的阴谋;充分动员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打通与苏蒙联系的反法西斯国际通道的战略部署,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内蒙古草原从东部的呼伦贝尔到西部鄂尔多斯,到处燃烧着蒙汉各民族抗日的火焰,直至抗战胜利。
三、内蒙古抗日斗争留给我们的启迪
内蒙古前后14年的抗日斗争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首先,维护国家的统一,珍视国家的主权,始终成为内蒙古各民族各阶层的崇高职责。其次,蒙汉各民族坚持团结抗日,是内蒙古抗日斗争的光荣传统,它的光辉闪耀在抗日全程的各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之中。第三,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是内蒙古14年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巨大力量源泉,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动力。第四,中国共产党是正确引导内蒙古抗日斗争走向胜利的核心,从抗日战略方针的制定到实施,从抗日整体部署到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站在内蒙古抗日的最前沿。第五,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把内蒙古民族问题,放在抗日斗争的中心环节之中,不仅揭穿了日本侵略者“满蒙政策”的本质,调动了蒙古民族抗日力量,创造了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正确方针政策,而且形成了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构想。第六,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是转变了之前对蒙古王公贵族的政策,成为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法宝。
这些历史经验,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启迪,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