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把各方面力量都综合起来了”
《财经》: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今年正值这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纲领性文件发表三十周年。您是原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局局长,八十年代末您曾经在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请您谈谈对邓小平这篇讲话看法。
陈小鲁:邓的讲话,代表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反思。因为这个讲话是经过政治局会议通过的,说明这种思想在当时中央多数人是能够接受的。为什么呢?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这些领导人首当其冲。痛定思痛,大家认识到原有的体制弊端必须改革。在此之前,民间已经开始对体制进行反思。1976年“四五运动”以后,社会思想非常活跃,改革几乎成为共识,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出现了“会内会外结合”的说法。当时有一批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希望走得更远。于是邓小平提出了“四个坚持”,要求团结一心搞四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财经》:为什么邓小平在1986年6月和9月的几次讲话里都提出,要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并把党政分开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
陈小鲁:经济工作应该是政府的工作,党委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方面就会打架,就形成了多头领导,那时书记、省长闹矛盾时有发生。改革开放的前些年,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比较顺利,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党政关系不理顺,党政老是打架。在邓看来,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形成阻碍,需要调整生产关系。邓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党政分开,划分事权,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邓希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闯关”,有点“抓改革促生产”的味道。当然,邓是有现代思维的,他看到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社会生活、经济生活这么复杂,不可能都由党来管,要把党管不了的、管不好的交给行政部门,交给社会,甚至交给民众、民间团体、民族自治。
《财经》:正是在邓小平多次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背景下,1986年10月成立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政改办)。
陈小鲁:当时中央成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下设政改办,做具体研究工作,向中央研讨小组报告。从中央机关等处抽调了二十余名中青年学者参加政改办的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积极开展研究讨论,邀请专家、学者、民主党派成员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官员举行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当时思想比较活跃,有一些文章很尖锐。我们还到波兰、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访问,参考它们的改革经验。除政改办外,有关党政机构还成立了7个专题研究组,分别就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党政分开、党内民主与党的组织、权力下放和机构改革、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等七个专题进行独立研究。同时还在中央党校建立了7个同样专题的研究组。这些研究小组经常交流,其研究成果由政改办汇总,向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报告。八十年代中期,不仅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学术界也在讨论和思考,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搞?成立半年,政改办就召开了三十多次座谈会,邀集了体制内外大量专家教授、志士仁人广泛参与。当时把各方面力量都综合起来了。最后出了一个成品,就是1987年10月份十三大报告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一章。它和邓1980年的讲话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财经》:十三大以后,还成立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
陈小鲁: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是在政改办的基础上成立的,下设几个部门,我担任社会局局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调研,宣传十三大报告,仅此而已。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研究室撤消了。虽然“六四”风波后,邓小平也曾强调“十三大报告一字不改!”但实际上政治体制改革不提了。
“以前是意识形态争论,现在是现实利益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