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为什么都是短发?”我们互相看了看,谁也不敢说话。此时,我大着胆子问:“主席!您说短发好还是长发好?”毛主席笑着说:“我看还是光头好。”顿时,逗得我们和主席一齐哄堂大笑。毛主席他老人家,用他特有的幽默一下子缓解了大家的紧张情绪。
周树花:毛主席让我们尝尝他喝的茶水,跟我掰手腕。
这时,我趁机拿起水杯,倒了一些水递给毛主席。没想到主席没接,他指了一下说:“你先喝,你们大家都尝尝我的茶。”喝主席的茶,我真没想到,也不敢喝,因我自己的水杯从不让别人用,何况这是毛主席的水杯呀!但主席一定让我先喝,我恭敬不如从命,端着水杯轻轻地尝了一点儿。只觉得很浓很苦,因为主席的水杯中茶太多。随后,我把茶杯传给了我的同事,大家每人都轻轻地抿了一小口,我当时感觉到主席就是一位慈祥的家长。他比我爷爷还大九岁,茶是苦的,但心里却甜甜的!
尝过茶,主席看着坐在他旁边的我,笑眯眯地说:“来,看看谁的手劲儿大。”于是主席伸出了他的右手,示意和我掰手腕。我毫不迟疑地伸出了手,和主席拉开了掰手腕儿的架势。我当时不满 20 岁,主席 76 岁,老人家的手很大,很软,也很暖。按理说,主席完全可以掰过我,但老人家没有太用力,我俩僵持了一会儿,主席笑着松开了手,打了个平局。
主席笑眯眯的,觉得我这个小姑娘劲儿还不小。我的几个同事,居然没有一个给我和主席加油鼓劲,只是愣呵呵地笑着看热闹。因为谁也没想到,主席居然和一个新见面的小姑娘掰手腕儿,我自己同样也不曾想到,主席竟那么平易近人,现在回忆起来仍觉得和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亲切。凡知道我和主席掰过手腕儿的人,都觉得我好幸福,是天下和主席掰手腕儿的第一人。
后来我从主席身旁工作人员的回忆文章中,知道中央警卫团的张耀祠团长,年轻时也和主席掰过手腕儿,这些往事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潮澎湃。仿佛就像昨天一样记忆犹新。
周树花:毛主席跟我们一起照相,席地而坐。
1969 年 9 月 23 日,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乘专列返京途中,专列停在了天津专线,主席准备和工作人员照相。我们排好队伍,从车上搬下一把藤椅,放在队伍的中间,是专门为主席准备的。但主席从火车上下来,直接走到我们中间,也和我们一样,一下子坐在了草地上。由于年龄较大,身体一歪,被我们扶住没摔着。大家请主席坐在藤椅上,主席微笑着摇摇手,坚持和我们一样坐在草地上说:“自家人。”在大家的兴奋与激动中,新华社摄影师钱嗣杰按下了快门,留下了毛主席和我们乘务员(专列)在草地上席地而坐的历史瞬间,也给我们留下了幸福、美好而又珍贵的回忆。
还记得 1970 年的夏天,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我们的专列提前两天送毛主席上了庐山,专列停在了九江一个部队的营地。当时天热又缺水,条件儿比较艰苦。中央领导决定让我们乘务员分批轻装上庐山休息两三天,因为我们跟随毛主席外出视察以来,一直肩负保障主席用车的使命,随拉随走,不敢丝毫马虎,根本没有时间游山玩水,首长此次批准我们上庐山,高兴和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记得我是第二批上山的,在山上饱览了庐山美景,第二天到庐山电影院观看电影。当我们一行二三十人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庐山的大街上时,正巧碰上毛主席乘车外出和我们相遇。老人家在车里看到这只并非军人但确很整齐的队伍时很好奇,就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得知是他专列上的乘务员时,毛主席高兴地说:“啊,是我们的队伍。”毛主席把我们专列乘务员看成自己的队伍,当成自家人。他把外宾送他的芒果送给我们吃,知道我们在外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