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我的发言,着重追忆新中国建立后王震同志在新疆工作和在领导国家铁路建设、农垦事业中的主要功绩和贡献。
一、率部入疆,军政生产一起抓,为新疆的安定和发展奠定基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王震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务。他率部队进入新疆,迅速接管千里边防,彻底改变了国民党时代“有边无防”的状况。1949年底,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面对新疆和平解放之初社会秩序混乱、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状况,王震同志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他领导整编改造起义部队,建立党的组织和地方各级人民政权,剿灭土匪,肃清国民党特务,粉碎各种反动势力的武装叛乱,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巩固地方社会治安和祖国边防。他领导进行民主改革,开展减租反霸斗争,完成全疆的土地改革,积极恢复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他大量培养民族干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领袖人物中破格吸收一批先进分子入党,让他们参加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其中包尔汉、赛福鼎·艾则孜同志由王震等同志介绍入党后担任了新疆分局委员。他率领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在亘古荒原上艰苦创业,两年多时间里开荒百万亩,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同时,建立起钢铁、纺织、面粉、发电、农机、水泥、煤矿等一批工矿企业。王震同志还从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长远大局出发,向党中央建议,组建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他把民族团结视为新疆的大局,认真宣传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消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隔阂,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出了大量心血。王震同志主政新疆的几年,做了多方面开拓性的工作,使新疆呈现出初步团结兴旺的景象,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基本条件,为新疆的长期安定和发展奠定了基业。
二、建设过得硬的铁道兵部队,为修建新中国铁路奋勇当先
1954年2月,王震同志调任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随后兼任政治委员。他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把毛泽东同志的建军思想与铁道兵的实际任务相结合,提出在建设铁路的同时建设部队,以期做到既节省军费,支援国家建设,又通过施工锻炼,有效地提高部队战斗力。在“工地是课堂,现场是练兵场”的口号下,广大铁道兵指战员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奔赴一个个新的战场,风餐露宿,备尝甘苦,成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修建黎湛、鹰厦铁路是当时铁道兵承担的艰难任务。在技术、装备落后的条件下,为了以最快速度抢建铁路,王震同志把铁道兵总部从北京搬到现场,亲自督战,与勘测设计人员一起踏勘线路,研究施工方案。他要求各级领导和技术干部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大胆提出合理化建议,向科学技术要时间,要速度。他还要求铁道兵总部领导和机关干部都到工地,和基层干部一起落实施工计划。在王震同志率领下,铁道兵部队十万筑路大军,移山填海,筑路架桥,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全长300多公里的黎湛铁路,仅用22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桥隧相连、工程艰巨、原计划3年建成的全长700余公里的鹰厦铁路,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立下丰功伟绩,为巩固国防、发展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艰苦奋斗,开拓新中国农垦事业的辉煌
王震同志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者。早在1954年,党中央就根据王震同志的建议,批准驻新疆部队的8个师集体转业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屯垦。1955年,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