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满怀崇敬的心情,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1982年4月至1987年3月,王震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为党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缅怀他的生平业绩,许多感人事迹至今仍然铭刻在党校人的心中。
王震同志任中央党校校长以后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推进党校教育正规化。王震同志任职中央党校校长时,恰逢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形势,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各级党校尽快“担负起对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的任务”。王震同志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为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殚精竭虑,筹划实施,不失时机地推进党校教育的改革工作,探索党校教育正规化的路子。1983年2月,他和第一副校长蒋南翔同志一起,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重点研究“战争年代不能办,建国以后没有办,十年动乱没法办,十二大后必须办”的党校教育正规化问题,深入探讨中央党校和各级地方党校的教育改革。随后,中央根据这次会议形成的共识,作出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下发执行,使全国党校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党校教育正规化方针确立后,王震同志积极支持探索党校的教学布局和组织结构。经过两年时间,逐渐形成了中央党校和省一级党校相对稳定的班次类型,调整了相应的学制,使党校干部轮训培训工作初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与此同时,王震同志要求党校加强学员的党性锻炼,尤其重视青年后备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党性素质培养。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仍然坚持进行的党性分析活动,就是最初由王震同志倡导的进行学员党性教育的重要措施。事实证明,经过中央党校系统培训的学员,无论是思想作风,理论知识水平,还是工作能力和实绩,绝大多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能够更好地胜任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王震同志为新时期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震同志特别强调党校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调查研究。他经常说,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原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校教育的根本方针。每个教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走出书斋调查研究,研究解决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他和校委的倡导下,中央党校建立了独特的调查研究制度。培训部和原理论部的学员,每年都要定期深入工厂、农村和改革开放较早的城市去调查研究,了解各地改革开放、工农业发展与思想政治建设等情况,撰写论文、心得体会和建议,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项调查研究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成为中央党校现在研究式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王震同志一向尊重知识,珍视人才。他多次强调,知识和人才是立校之本。他本人非常重视学习,注重历史文化修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愿意与知识分子交朋友。他极其重视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员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适应中国改革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学习和掌握必备的文史知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他主张把师资的校内培养与校外培训结合起来,尽可能把素质优秀的年轻教员送到国外深造;把党校自己培养与引进国内一流人才结合起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党校教师队伍。为了强化党校教学力量,他还提出特聘张友渔、钱学森等国内著名的理论家、科学家和中央与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同志担任中央党校讲座教授。这一做法坚持至今,并逐渐形成中央党校独特的外请报告制度。
王震同志特别关心学员和教职工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