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编者、董必武的孙子董绍壬透露,老人家曾在繁忙的公务中间为孙辈们亲自改信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并反复叮嘱学习的方法;还曾在很久没有执笔写信的情况下,为回复孙儿的问候而专门“破戒”。“在本次收集的家书中还有一个现象,一些信在落款时专门注明本信由爷爷口述,某某后辈子侄执笔。”
新闻延伸
家书应编入中小学教材
《董必武家书》是董绍壬花了一年时间整理出来的。回首这一年来的寻找、整理,他特别感慨:“书信保存状况堪忧。”
董绍壬说,1990年三联生活书店曾经出版过《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曾收录董必武家书16封,但如今其中的8封已找不到原件。即便是千方百计找到原信,纸张也早已发黄、发脆,极易破损。他还提及,这次整理家书也有意外发现。原来,他跟湖北红安县的同辈兄弟一起,在村里的老屋竟找到了几封信。这些信就在厅堂的旧木柜里,“我很偶然地抽开柜子,慢慢翻了翻,竟然翻出了五六封家书,还有很多兄弟小时候的毕业证等证件。”董绍壬说,这几天红安暴雨,如果没有及时抢救,这些家书很可能又损失掉了。
谢觉哉之子谢飞也曾表达类似观点,家书整理、保护不能等,“在多媒体时代,家书能寻找过去和现在的结合点。”还有出版界人士呼吁,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书应节选入中小学课本,希望孩子们“不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