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书画>>正文
红色书画-叶忠平:墨韵交融,共赴焦作书法之约
作者:叶忠平
浏览次数:
2025-08-25 15:15:5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八月的焦作,太行余脉似被盛夏染透了翠色,层峦间藏着未散的晨雾;沁河波光淌过温润的玉色,在岸边石上漾出细碎的光,悄然孕育着独属这片土地的人文气韵。8月15日-16日,安徽宣城的叶忠平、河南新乡的佘香穗,赵贵成等与焦作的马宝安、窦国杰、秦文采等二十余位书画家,循着墨香齐聚河南美术家创作基地。他们以笔为桥,借山水为媒,在太行的雄奇与笔墨的灵秀间,谱写出一段南北艺术相遇的佳话。

    一、墨香萦室话初心

    创作基地的雅室里,书画作品在墙上静静舒展,墨香像无形的线,缠着窗棂漏进的风,在室内漫开。长桌旁,二十余位书画家围坐成圈,构成一幅凝神交流的图景——有人俯身将心得记在宣纸边角,笔尖划过的沙沙声格外清晰;有人手持作品轻轻比划,眉峰随笔势起落;墙上的墨迹与窗外石榴树的红果相映,雅致里藏着几分热烈的期许。

    交流活动由焦作市文联原外联部部长、花鸟画画家李跃中主持,他身后的花鸟作品正透着灵动的生机。李跃中笑着抬手示意:“今日雅室聚贤,南北同仁共话艺事,不如就从咱焦作的山水气魄,与皖南的烟雨灵秀聊起?”

    生于孟津的马宝安率先开口,这位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的毛体书法家、企业家,现为焦作市书协会员、市老年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亦是李松辰书画院中原分院院长。他以指作笔在空中勾勒太行山石的轮廓,语气里带着对故土的熟稔:“焦作的山是有性格的,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故事,就像毛体书法,看似挥洒间,实则骨力暗藏。我常把毛泽东诗词警句用毛体创作,就是想让红色文化借着笔墨传得更远——这字里得有山河气魄,更得有初心力量。”

    安徽宣城的叶忠平闻言颔首,这位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员,自幼浸在文房四宝的气韵里,从《峄山碑》起步,临颜楷、习“二王”、揣狂草,中年后专攻毛体,行草作品屡获大奖。他指尖轻叩桌面,似在临摹笔势:“皖南山水如诗,淡墨摹烟雨求气韵;而毛体的豪迈,恰如太行风骨,能为这份灵秀添几分筋骨。”

    焦作本地的秦文采接过话茬,这位河南瓦岗寨人潜心研习毛体三十余年,在韶山滴水洞工作近十年的经历,让他的话语多了份亲历的厚重:“在韶山时,常对着毛主席的笔墨琢磨那份大气象,我总结出毛体‘十大尚气、十大尚美’,其精髓正在于把山河气魄融进笔锋。”

    “焦作书风承魏晋遗韵,又融太行气魄,与毛体的刚柔相济异曲同工。”焦作市山阳区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席窦国杰补充道,他的作品曾获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语气里藏着对本土书风的自豪。

    此时,生于长垣的佘香穗笑着插话,这位曾任职于新乡市政府,现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理事、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作品《向雷锋同志学习》等收录于多部典籍。“毛体讲究‘气象豪迈为首,筋骨力道立魂’,”她眉眼间带着温润的热忱,“我写《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总想着把这份热忱拧进笔锋,让字里能透出那份向上的劲。”长桌旁的年轻书画家们频频点头,笔尖在笔记本上不停游走,生怕漏了半句箴言。

    二、山水入画润笔锋

    次日清晨,众人赴云台山。山门前“云台山”用毛泽东字集字的三字刻在红崖上,阳光落处,字缝里似淌着朱砂的光;峰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幅被风轻轻吹动的水墨长卷。这正是书画家们驻足写生的景致——石阶层叠如笔架,飞瀑流泉似墨渖倾泻,崖壁上的苍松斜出,恰似书法中蓄势的侧锋。

    马宝安望着陡峭的山崖,指尖抚过一块带纹路的石头,眼里闪着发现的欣喜:“你看这山石的肌理,多像毛体书法里的枯笔皴擦,笔笔见骨。下次写‘敢教日月换新天’,就得带着这份硬气。”他小心将石头揣进兜,“回去拓下来当笔意参考,让红色故事借着字里的太行魂,更有力量。”

    叶忠平驻足凝视云雾,折扇轻摇间,目光似与山雾相融:“这云雾氤氲,又似行草的连笔牵丝。”早年研习文学的功底,让他总能从山水中读出笔墨韵律,“正琢磨着把怀素狂草的笔意,与毛体的气势揉在一处,或许能出新意。”

    佘香穗沿着石阶缓步而上,飞瀑的轰鸣裹着水汽漫过来,她望着水流撞击岩石的力道,轻声道:“2024年建国75周年书画展,我的作品登上央视书画频道时,总觉得少了点沉劲。如今见这太行雄姿,才懂《长征》里‘五岭逶迤’的分量——下次再写,笔锋该多几分山石的沉劲。”

    秦文采在茱萸峰下铺开速写本,笔尖勾勒山势时,手腕随峰峦起伏:“毛体的章法,就像这太行群峰,错落间自有气势。”窦国杰与李跃中在旁讨论山间兰草,李跃中的眼睛亮起来:“这些兰草的姿态,既有佘女士笔下的风骨,又有太行的倔强,入画定是妙品。”

    三、笔墨交融见真章

    回到创作基地时,暮色已漫上窗棂,长桌再次摆满宣纸砚台,重现众人挥毫泼墨的热闹——有人凝神运笔,笔锋在纸上走得沉稳;有人俯身研墨,墨条与砚台相触,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墨香与窗外飘来的桂花香缠在一起,酿出几分醉人的芬芳。

    马宝安铺开四尺宣纸,提腕蘸墨时,砚台里的墨汁晃出细碎的光。他落笔写“为人民服务”,笔锋厚重如太行山石,撇捺间藏着沉劲,将山石的质感融进笔墨,刚完成便引得众人围拢,指尖轻点纸面,赞声里带着共鸣。叶忠平在旁即兴创作行草,笔势如云台飞瀑般流畅,与马宝安的沉雄形成巧妙呼应,一刚一柔,恰如太行与烟雨的相遇。

    佘香穗展起丈二宣纸,凝神写下《清平乐·六盘山》。笔锋起落间,既有她惯有的“意气风华”,又添了几分云台山水的沉雄——起笔如登山势,缓缓蓄力;收笔似瀑流坠崖,利落劲挺,将伟人诗魂与太行气魄融在一处。她侧头与秦文采交流:“秦老师您看这‘红旗漫卷西风’的‘卷’字,是不是该带点山石的棱角?”秦文采点头称是,随即挥毫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将其研究的“十大尚奇”理念融进章法,字间透着山河的壮阔。

    窦国杰带领其他书画家创作“墨海行舟”书法长卷,行草流畅如沁水蜿蜒,与秦文采的沉劲、马宝安的雄浑形成多元对话,似在演绎南北墨韵的和鸣。李跃中则将云台所见兰草绘于纸上,墨叶舒展间藏着韧劲,佘香穗在旁题“兰生幽谷”,书画相映,尽是文人雅趣。

    暮色渐浓,众人围坐品茗,墙上新作琳琅:马宝安的红色警句透着刚劲,叶忠平的行草长卷带着灵动,佘香穗的巨幅毛体藏着热忱,秦文采的理论手稿写满思考……叶忠平望着满室作品笑道:“皖南笔墨遇太行风骨,恰是毛体精神跨地域的共鸣。”马宝安举杯相邀:“愿咱们以笔为舟,载着红色初心,再聚怀川,再续墨缘!”

    四、墨香引航,共赴新程

    此次交流,不仅是书画家们的相聚,更给焦作书法爱好者递去了一把“钥匙”。焦作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的展览区里,篆隶楷行草作品各展风采,经典临摹与现代创新之作并存,书法家们驻足细品时的轻叹、探讨时的颔首,都是对基地艺术氛围的最好注解。

    交流中,创作者们反复提及:书法从不是孤立的技法,而是文化的血脉、精神的寄托。唯有在继承传统的根脉上创新,才能让这笔墨在新时代活起来。最后,马宝安总结道:“这场相遇,是南北墨韵的对话,更是红色初心的接力。焦作有土壤,有人才,我将努力建立一支老中青毛体书法队伍,愿大家再聚怀川,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焦作的书法事业定会走得更远。”

    回望太行的轮廓浸在暮色里,像幅淡墨画;创作基地的灯光映着满墙佳作,墨痕在光里泛着柔和的亮。笔墨交融处,有皖南的灵秀、太行的雄奇,更有毛体书法穿越时空的力量。这或许就是艺术的真谛:以真心换真心,以笔墨续深情,让红色基因在一次次交流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书画: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苗德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助力农产品发展(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书画: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苗德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助力农产品发展
·红色书画-宋明政:千余封军事电报创作献给伟大的祖国和英烈奉献给您(图)
·红色书画:老革命家黑伯理后代黑良杰同志莅临萧耀明毛体书法艺术馆参观指导 对萧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本期特别推荐人物单永钦(组图)
·红色书画-常魁星:2025中国诗书画名家作品展暨艺术论坛名家专访在京举办(组图)
·红色书画:景德镇经典瓷雕《抗联女英雄赵一曼》赏析与解读(组图)
·红色书画:用笔墨赞美新时代(侯振山书法)(组图)
·红色文化园里育新蕾——走进河北美术院(组图)
·人民永远记得,有一种字叫“毛体”(组图)
·人物最多的画(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书画-叶忠平:墨韵交融,共赴焦作书法之
情系桑梓感恩家乡 为提升家乡文化品牌贡献度
闽南红军女部长吴珠清(组图)
林强:闽南红军女部长吴珠清(组图)
特稿:闽南红军女部长吴珠清(组图)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旧址
河北数智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辽西抗日义勇军事迹展示馆
侵华日本关东军护路守备队旧址
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