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毛泽东到中南地区视察工作指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简称民兵工作“三落实”),敌人不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怎么对付,要有些办法”。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谈到军事问题时,再次强调民兵工作要抓好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毛泽东还特别强调:“地方党委要管军事、管民兵,不能只管文不管武,只管钱不管枪。”“趁和平时期,要搞点枪,基本的是每省要搞一个兵工厂。”1969年,鉴于当时的国际和周边形势,毛泽东发出了“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并反复强调:“打起仗来,还是要靠人民战争,靠民兵,要加强民兵的军事训练。”毛泽东还明确指出:“战时要组建地方部队,小县一个营、中县两个营、大县一个团。”
中央军委为贯彻毛泽东的指示,于1970年8月召开了全军民兵工作座谈会,对加强民兵建设和民兵战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认真做好战时组建地方部队的准备,以县为单位组建了民兵独立营、团。1973年后在民兵独立营、团的基础上,全国多数县建立了民兵武装基干团。从1962年毛泽东提出民兵工作“三落实”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民兵建设一直以“三落实”为指导方针,上上下下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1962年东南沿海地区的紧急战备,特别是1962年、1963年围歼国民党小股武装特务的斗争,是对民兵工作的一次实际的检验。广大民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充分显示了中国民兵的强大威力,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民兵建设是有着深厚基础。
在文革期间,许多地方的民兵卷入了派系斗争甚至是武斗之中,民兵组织特别是城市的民兵组织陷于瘫痪,民兵的正常活动基本停止了。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之后,出于战备的需要,民兵工作开始恢复。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中国民兵名存实亡。
历史证明,民兵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没有强大的民兵,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必须把加强民兵建设作为全党全军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开创新世纪我国民兵建设的新局面。否则,内忧外患,无法抵御外敌入侵,亡党亡国一步之遥。
诗曰:
全民皆兵扛起枪,国防永固若金汤。
狮吼震天虎成纸,人语砸地狼筛糠。
美帝核弹如泥丸,苏修装甲似蜡墙。
毛公仙逝英魂在,中国何时再辉煌?
参考文献:《文史精华》2006年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