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手臂,是力量的森林!
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真挚质朴的感情感动得流出了泪。摄影记者拍下了这感人至深的镜头。我双眼酸涩,心里一阵颤动。我看到了既伟大又平凡的人民公仆的心!看到了这位多次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幸免遇难的人,在人民遭受灾害时,他内心多么痛苦不安,又是那样的奋不顾身,与人民共赴危难。
周总理来到一个军用帐篷里,和70多名基层干部、抗震模范、群众代表座谈。周总理和县委书记相对、靠桌子角坐下来,询问大家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打算。当张玉美谈到计划3年恢复时,周总理扳着指头,跟大家商议发展生产的规划,要求多打井,多植树,平整土地,多利用农家吧。还鼓励各级干部要深入下去多和群众商量。他说:“群众是主人,凡事要多和他们商量;要抓典型,多表扬抗震救灾中出现的先进。”
在座谈中,周总理发现了坐在角落里、满面尘沙的音乐家劫夫,便叫着他的名字说:“你写的歌曲群众很爱唱。灾区的人民需要精神鼓舞。希望你能为他们写出好歌子来。我不会唱,可以为你推广。”
“我这次就住下来,力争完成总理给的任务。”劫夫说。
“好啊,你可以就地创作,就地教群众唱嘛!”
参加座谈的人,对总理和音乐家的对话,报以热烈鼓掌。
以后,在地震灾区乃至全国流行的《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等歌曲的第一个音符,就是在这帐篷里孕育的。
走出帐篷,周总理边往直升飞机那边走边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土地,神色严峻地对县、社干部说:“建设这么多年了,这里还这样荒凉,我们对不起人民。今后要多植树,多打井,改造旱涝碱,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开过大会后,群众没有走。见周总理要上飞机了,都涌上来送行,周总理向大家频频挥手。走几步回转一次身,又走几步又回转一次身。
登上飞机后,周总理再一次回转身来,深情地大声说:
“乡亲们,大家要把生产搞好,把日子过好。过几年,我一定再来看望你们!”
从那以后,邢台地震灾区的人们,年年植树,年年打井。何寨等许多村镇成了平原植树造林的先进单位。他们希望周总理再来时,行走在浓绿里,谈笑在树荫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