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特稿:神奇习水中国红——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一(组图)
特稿:毛泽东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有三渡在习水县——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二(组图)
特稿:红军“长征”称谓一词最早问世于习水吼滩——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三
特稿:中央红军长征在习水县回旋时间最长——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四(组图)
特稿:领袖最可敬 红军最可爱 人民最可亲——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五(组图)
特稿:写于习水的七十五前的红军标语至今依稀可见——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六(组图)
特稿:习水流传的红军歌谣何其多——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七(组图)
特稿:脍炙人口的红军花灯——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八(组图)
特稿:毛主席指挥土城战役的前线指挥所“大埂上”——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九(组图)
特稿:周恩来一夜三次指挥架浮桥——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组图)
特稿:胡耀邦在习水巧改红军标语——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一(组图)
特稿:长征后最早为红军烈士写祭文的习水名士张南薰——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二(组图)
特稿:景点众多与纪念馆集中让土城成为中国红色旅游第一镇——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三(组图)
特稿:中国唯一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四(组图)
特稿:土城有条女红军街——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五(组图)
已是2010年12月,中国北方早已冰天雪地,而云贵高原的赤水河河谷依然没有一丝寒意。按照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事先确定的采访路线,记者们先到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四渡赤水河的渡口进行采访调查。大家走得热了,都纷纷解开了衣襟,大口地呼吸着迎面扑来的阵阵山风。
出发前,记者们认真翻阅了习水县政协编印的文史资料《红军在习水》和遵义市政协编写、云南出版社出版的《遵义胜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渡赤水》等书籍。这几本书上都有这样的记载: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威信、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古蔺、叙永、合江等县市,全长523.5公里,流域面积20428平方公里,海拔多在300至800米左右。赤水河从仁怀茅台,经习水土城至赤水元厚100多公里河段滩多水急、重峦迭嶂,自古以险要著称。
红军一渡、四渡赤水河渡口之一习水县的土城渡口。(熊洪潘 摄)
著名的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众多渡口,就在这段河上。
第一渡:土城、元厚渡口
在土城渡口纪念碑下,随行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小吕滔滔不绝的向记者们介绍了一系列史实:
“土城渡口位于习水县西部的土城镇,距习水县城28公里,离赤水市70公里。”
“1935年1月27日至28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前进到今习水县土城镇为中心的赤水河河谷地带,在土城青杠坡与尾追之敌川军郭勋褀等部的八个团展开激战。28日下午3时,青杠坡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时,中革军委在土城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中央红军后遭郭勋棋、潘佐两旅在青杠坡追击,前有章安平、达风岗两旅在赤水一线堵截,左有范子英旅由叙永而来,右有廖泽旅扑向土城,敌人的增援部队还在源源而至.红军原定由赤水北上,从沪洲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不能实现了。为了保存实力,变被动为主动,会议决定不与川军恋战,红军立即轻装,从土城一线西渡赤水河,向川南前进。”
“听说当时周恩来和陈云指挥筹备渡河,小吕,你能讲讲吗?”
“好的”。
红军一渡、四渡赤水河渡口之一习水县与四川古蔺县交界的太平渡。(江山摄)
“这赤水河啊,沿岸恶滩迭出,流至土城地段,河面宽约200米,流速最快为每秒3.5米。中央红军必须征服这一障碍,才可能扭转被动局面。土城会议后,周恩来同志当晚带领参谋人员和工兵干部勘测选定架桥地点,组织力量,发动群众,征集大量门板、毛竹、绳索等在土城浑溪口和蔡家沱各架一座浮桥。陈云同志带领卫生供给部门的同志,奋不顾身地把全部伤员抢救下来,做了妥善安置,又把笨重物投于赤水河中。三军团把笨重山炮丢进了赤水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