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寨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的大寨奇迹和大寨精神,曾鼓舞无数人艰苦创业、奋发前进。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大寨人不能适应新形势,感到手足无措。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红色样板”陷入低谷长达10余年之久。
1991年,昔日的当家人郭凤莲重回大寨担任村支书,带领大寨人一边思考一边探索,在完全陌生的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市场中经历风雨教会了大寨人办企业的大学问,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大寨利用煤业起家积累,慢慢发展到制衣、水泥、煤炭运输、贸易、饮品等10余个企业,涉及杂粮加工、猪牛养殖、奶业发展、秸秆加工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大寨还发挥名人、名地效应发展起了旅游业,兴建了大寨纪念馆,开发了虎头山森林公园,每年吸引游客约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上千万元。
据统计,2007年,大寨经济总收入1.27亿元,人均收入7000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600倍,人均收入增长38倍;520人的小村庄,人均年纳税近2万元,连续多年蝉联昔阳“纳税冠军”。
经济的发展让村里人也得到了实惠。大寨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一座座漂亮的二层住宅小楼拔地而起,村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全部免费上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也已经在大寨普及……
过去的大寨人,在党的领导下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几十年改变了贫穷的面貌;今天的大寨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实现了思想解放,终于走出徘徊、观望、犹豫的境地,再次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造出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大寨。
10月10日,大寨的姑娘们在虎头山森林公园的广场上排练迎接游客的节目。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0月23日,村里的孩子从大寨村中心的大柳树旁走过。大寨人说,大柳树是大寨历史的见证。旧社会,穷人们常聚集于此,称它是“苦人树”;农业学大寨时期人们常在树下开会、学习、娱乐,又称它“乐人树”;改革开放后才恢复了它大柳树的名字。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0月14日,大寨的村口依然保持着六七十年代的痕迹,红彤彤的两个大字——“大寨”依旧矗立在那里,墙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标语清晰可见,它们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和大寨一同经历着风霜雪雨,一直走到今天。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0月23日,村里的孩子从大寨村中心的大柳树旁走过。大寨人说,大柳树是大寨历史的见证。旧社会,穷人们常聚集于此,称它是“苦人树”;农业学大寨时期人们常在树下开会、学习、娱乐,又称它“乐人树”;改革开放后才恢复了它大柳树的名字。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0月10日,几位大寨村民从田间劳动归来。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08年10月24日,两位村民在码放刚刚从地里收获的玉米。如今,农业收入已在大寨总产值中占很小比例。全村已没有单一从事种植、养殖的“纯农户”了,80%以上的农民实现了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仅有几十人还在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劳动。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一排排漂亮的二层小楼成了大寨人的新居。小楼由村委会统一规划建成,集体和个人各自分担一部分,村民只要掏6万元即可入住(2008年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08年10月10日 ,金秋的大寨虎头山层林尽染,景色迷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昔日创造过高产的“海绵田”,已变成郁郁葱葱的绿树和草地。近年来大寨将自然坡度在30度以下的坡地全部退耕还林,提出以林养土、以林蓄水、改善生态环境的思路。“海绵田”种上了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干鲜果树,以及松、柏等耐旱、易成活的风景树(2008年10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