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掌握着党和国家的大权,他兢兢业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权力和无私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早就“约法三章”,规定了“三不沾”: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不沾国家的便宜;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不沾集体的财富;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不沾机关和个人的利益。
黄金不易变质,是因为它抗腐耐蚀;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能“拒腐蚀,永不沾”,因为他们能够始终坚定革命信仰、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奉公风范。他们严立规矩,并且坚持从自己管起,从身边人严起,从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有威望、有号召力,与其自身做得正、行得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周恩来总理一生光明磊落,公正无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决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成为了“大无大有”的时代典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干部包括某些高级干部不能始终做到廉洁自律,不能用严明的纪律约束自己,不想用严格的规矩要求自己,习惯于“自己是公家人,就应该吃公家用公家的”,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拿党纪条规当回事,任由私心和贪欲膨胀、泛滥,不该沾的沾了,不该贪的贪了,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前程、自取灭亡。
领导干部守不守纪律、讲不讲规矩,与其个人自律有关,还有身边的环境(身边人)有关。一方面,干部的一言一行会影响身边人;另一方面,领导身边人也容易借权腐败、借势敛财。因此,《廉政准则》明确规定: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党纪处分条例》也对相关行为作出处罚规定。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允许家人、亲戚、身边工作人员等利用自己的职权影响谋私,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和工作作风,既保护了自己,更保护了身边人不贪不腐。而近些年来,“前妻反腐”、“情妇反腐”等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而这背后,暴露的则是领导干部的家人、亲属甚至秘书、司机等“身边人”共同参与作案、形成腐败窝案串案的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领导干部严立规矩,关键在严格,核心在细节,要抓好每一件细小、细微的事情,不放过每一个小问题、小错误,坚持抓实、抓细、抓长。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论是给自己定的“约法三章”,还是给家人及身边人定的“十条家规”,都实在细致,不虚不空,并且始终坚持,从没突破,较好地规范了自己、约束了别人,起到了很好的拒腐防变的作用。而相比之下,有些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却大而化之,习惯于假大空,满足于口头表态、演戏作秀,而对一些具体的、实在的、细小的事情不屑一顾,不能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得规矩成了“橡皮筋”、制度成了“稻草人”,不仅没管住自己,更没管好身边人,贪腐渎职也便应运而生、如影随形了。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像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坚持做到“三不沾”,不伸手、不贪心、不张狂,严立规矩,始终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恪守廉政准则,才能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本色,走好走稳自己的人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