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泽东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曾给学员于江题词:“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在延安学习运动中,毛泽东曾大力倡导全党同志要有“钉子”一样“挤”和“钻”的学习精神,“钉子”精神由此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学习和工作观念。(据人民网)
尽管中国结束了黑暗的旧社会,没有了残酷的战争,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时代。然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依然会面临很多挑战和要求,同样也难免遇到坎坷和挫折,此时重新回顾毛泽东“向钉子学习”的号召,依然很实用。
“向钉子学习”是一种正视挫折的态度。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社会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还是在个人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困难和挫折。当遇到类似一个个的“钉子”时,是该回避绕过,还是该正视问题,勇敢面对,设法解决?毛泽东同志“向钉子学习”的号召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答案,就是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回避、不退缩,正面“钉子”,善于 “向钉子学习”。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有秉持这样的态度,才能克服困难,从而更扎实的前行。
“向钉子学习”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钉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和退缩。而这种回避和退缩是永远不可能拔掉“钉子”的。这样一来,日积月累“钉子”会越来越多,后面的“道路” 不摆平,前行的“道路”就会因此受阻,或者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向钉子学习”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通过“向钉子学习”,分析“钉子”的“构造”、存在的原因,找准拔掉“钉子”的着力点,最终就能够拔掉“钉子”。
“向钉子学习”是一种提升能力的过程。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份阅历。无论是一个人、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国家,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钉子”,而每一个 “拔钉子”的过程都是一种教程,一个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过程。“向钉子学习”就是在“拔钉子”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失败或错误的经验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积累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从而在解决困难和挫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经验。
“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有的一种经验、态度和本事,也是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探求真理的辩证方法,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