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红歌,使人们有更多机会在电视里欣赏到《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产生于延安抗战时期的作品,每当欣赏到这些极富影响的红色经典,就会情不自禁地对这些作品的产生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涌起一种无限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虽然它历史声名显赫,但那个时候的办学条件却非常艰苦。据有关资料介绍,学院筹办时是临时借用原鲁迅师范学校几间校舍作为办公、招生考试和学生住宿地点。师生都睡地铺,吃饭都在院子里,每天大家都扛着一只凳子到附近耶稣教堂去上课。后来,由中宣部协调安排,才空出十几孔窑洞给学院,但上课还在窑洞前的空地上或山坡上。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培养出了穆青、贺敬之、冯牧、李焕之、郑律成、刘炽、莫耶、王昆、成荫、罗工柳、李波、时乐蒙、于蓝等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还创作出了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不朽的艺术经典,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延安时期,比鲁艺更早的还有几所有名的大学,比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他们的办学条件自然也不会比鲁迅艺术学院好到哪里去,但正如抗大校旗上所写的“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校训那样,抗大的生活充满了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时代气息。抗大办学10年间,共为民族解放战争培养了10余万名军政干部,他们在抗日的烽火中成长为栋梁之才。
为什么这么些最艰苦的地方、最简陋的学校却是最充满生气的地方,能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崇高的理想信仰激励着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怀支撑着他们。看来,要成就点事,还就得有点精神。还是著名的作家巴金说得好:“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延安办学的历史,很容易使人们想起著名科学家、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在2005年留下的那句生前遗言:“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大问题。”这的确是个敲痛中国人心的大问题,这事一经报道,被人们称为是“钱学森问题”。那么,为什么中国出不了杰出人才呢?原因可以摆出一大串子丑寅卯。只是这其中,人们是不是更应该从人的信仰、从办学精神上找找原因呢?是的,办学是要钱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的确应该适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决定事业成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条件,这世界上还就有很多问题不仅仅是钱能解决得了的。就说办学吧,试想,一个学校如果把自己当成赚钱的机器,充斥着蝇营狗苟、胸无大志的燕雀式学人,很少甚至没有人专心治学治教,学生求学只是为了就业或多赚几个钱,甚至出现校领导贪污腐化、老师剥削学生的研究成果等现象,这样的学校就是给再多的钱,又能出得了什么人才呢?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学校当然更是这样。学校是知识的摇篮,也是精神的殿堂,教人知识,育人精神,是其职责所在。从这点看,为了出人才,我们在强调教育投入的同时,不是更应该强调一下学校办学精神上的强筋壮骨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