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人民出版社版第三八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 “ 放之四海而皆准 ” 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中国共 产 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二一页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八一页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八一七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 有的放矢 ” 。 “ 矢 ” 就是箭, “ 的 ” 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有些同志却在那里 “ 无的放矢 ” ,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八二一页
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八二零页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 —— 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七四页
从 “ 老百姓 ” 到军人之间有一个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法。说学习和使用不容易,是说学得彻底,用得纯熟不容易。说老百姓很快可以变成军人,是说此门并不难入。把二者总合起来,用得着中国一句老话: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七四 —— 一七五页
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四八五页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 —— 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七六页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 学而不厌 ” ,对人家, “ 诲人不倦 ” ,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中国共 产 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二三页
有些人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自以为有学问了,但是并没有读进去,并没有在头脑里生根,不会应用,阶级感情还是旧的。还有一些人很骄傲,读了几句书,自以为了不起,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可是一遇风浪,他们的立场,比起工人和大多数劳动农民来,就显得大不相同。前者动摇,后者坚定,前者暧昧,后者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