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陕北民歌,也是经典红色革命歌曲,数十年来,唱红了华夏神州,而且唱出了国门,被不同国度的人民所知晓。可谓是,传唱不衰,历久弥新!一首民歌,竟然能够如此的久远流传,如此的深入人心,如此的红遍天下,日月一般光明,松柏一样长青,个中缘由,令人深思,让人赞叹。
我第一次听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刚上高中的那时间。当时是在高音喇叭里听到的,那高亢、嘹亮、深情,带着浓厚的陕北风情的旋律,令我振奋,让我倾倒。接着,我所就读的宕昌县红卫中学(县一中)组建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与我同在高一但不同班的一位女孩,风华美丽,既是校花,又是宣传队里的骨干演员,她的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我们宣传队的经典保留节目,在校内校外的所有演出活动中,都是压台的演唱节目,每次演出前后,观众都会长时间的报以热烈鼓掌和热烈欢呼。时隔四十余年,既是我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会感到心潮澎拜,激动万分。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从原唱到如今,在我的记忆中,在我所有看到的影视文艺节目里,凡是女声演唱的,我都觉得,演员与歌曲,是浑然天成、完美结合的。那歌曲,那演员,那音乐,那氛围,那激情,那一切,都被诗化了,行云流水,回肠荡气,美得令人死去活来!
陕北老区,红都延安,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摆脱死亡沉沦,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型国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历史毫无偏差地选择了人民领袖,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地位,使得中国革命有了稳固的、足以发展壮大的、逐渐掌控历史走向、展现胜利前景的根据地。虽然偏居在黄土遮天、沟壑纵横、苦甲天下的,在大西北极不起眼的屈蹙一隅,却成了聚集着最能够体现中国先进思想、新生力量、伟大作为的革命中心。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民歌演唱的艺术形式,生动、鲜活地诠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原因和深刻内涵——领袖和人民、军队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
艺术是一门复杂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学科,它不为政治服务,尤其是不能作为阐释政治主张、粉饰太平的工具。但艺术永远无法脱离政治,因为它具有反映一个时代政治生态、社会现实、民生状况、民众理想的功能,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录和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本来面目”和民众的“”实际生活”,以及人民的“理想追求”。作为最原始的艺术形式的民歌,这方面的功能尤其凸显、鲜明。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就开始了他们的歌唱。较为原始的《弹歌》《击壤歌》《蜡辞》等,后来的《诗经》中的《风》,再后来的汉乐府等,都是中国古代民歌中的精华,都真实、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内容和理想追求。
民歌最基本的特征,第一是它的人民性,它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最真实,最深切,最直接的表达;第二是口口相传,在人民群众中间,被世代不断传承发展;第三是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历代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式,逐渐发展而来的。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从清代沈德潜在他选编的《古诗源》卷四“汉诗”里,我们所读到的那些“杂歌谣词”来看,与我们现时代的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包括了:一是对自身所处时代好坏的看法与评价;二是对自身生产生活的感受与总结;三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四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感和抨击;五是对自我情感的抒发和自我情绪的释放。同样,现代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是以民间艺术的形式,满怀热烈、真挚的情感,生动鲜活地记录、反映和讴歌了它所产生的那个不平凡的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应该高扬的人文精神,都有着只属于本时代的价值取向,都有着反映着本时代人民意愿的集体主张,都有着代表本时代的最高社会理想,以及符合本时代审美时尚的文化内涵。这种人文精神、价值取向、集体主张、社会理想和文化内涵,所整合、汇集和凝结而成的综合意识,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无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就是那个时代、那片热土地上的主旋律。
在这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义勇军进行曲》可以相互佐证。《义勇军进行曲》是红到家的红色革命歌曲,它之所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仅仅是代表和反映了那个民族奋起、图存救亡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义勇军进行曲》,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成了中国现代最经典、最伟大的艺术华章!
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来自于官方的倡导,来自于法律的确定,来自与人民的认同和赞许。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虽然不能与国歌相提并论,但它最可宝贵的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人民,是人民心声、情绪、感受的真实发声和自然流露,反过来,又深刻地感染、感动和教育着后来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