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昌(1904·8—1933·5)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湖南南县南洲镇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中央军委批准的36位军事家之一。
15岁时,就读于长沙商业专科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蒋介石制造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扣押、迫害共产党人,他积极建议“青年军人联合会”给蒋介石写公开信。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逮捕写信者,并开除了段德昌。后经周恩来介绍,进入“中国国民政治讲习班”,后又参加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培训班,结业后到第六军工作。北伐战争开始后,随第六军进入湖南,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参加了围攻武昌的战役,任第三十五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兼《北伐周报》主编。在此期间,结识了该师第1团第1营营长彭德怀。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与彭德怀率部到当阳玉泉山截击吴佩孚残部。是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介绍人。1928年6月起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率部在监利、沔阳交界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1929年10月,在聂家岭击溃了比游击队多10倍兵力的国民党正规军,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首次在洪湖战胜敌正规军的辉煌战例。1930年2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第二军团第六军政治委员、军长,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参与创建及巩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1931年4月任红三军(红二军团改编)第9师师长,指挥部队连战连捷。1933年,由于苏区内部“肃反”扩大化,被错杀,年仅29岁。他总结的“十六字诀”,“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战术,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组成部分。1945年4月,在延安杨家岭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提议为他平反。6月17日,段德昌等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举行。毛泽东担任主祭,并献挽词。
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