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来,打只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走了几多石子路,哎呀同志哥,着(穿)掉几多烂草鞋……”这是兴国老表上山打柴时最流行的山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位。对于久居都市的青年人来说,用惯了电饭锅、液化气、微波炉,恐怕还真不知“柴”为何物。然而,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我们的先人便世世代代靠木头生火,“此木”乃为柴。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便靠柴来维持。
饱受水土流失之苦的兴国老表,首先饱受灶下无柴之苦。为了填饱一日三餐的“老虎灶”,他们不得不成群结队带着干粮,卷起铺盖,餐风宿露跑到吉安地区泰和、东固去确柴,群众自嘲为“砍柴要出国(兴国)”。穷字肚里一把刀,正是这把残酷的刀,砍得山上无树,田里无土,天空无鸟,河里无鱼,灶下无柴,锅里无米;“家家穷得叮当响,贼来不怕客来慌”。县水保局年近古稀的高工周昌涵,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他终生难忘的事。1982年他在在塘背搞小流域治理规划,村民听说是搞水保的,盛情要以“四菜一汤”隆重接待。四个炒菜先后上了桌,最后一个蛋汤也下了锅,可就是灶下已没有一点柴火,蛋汤尚未煮开,村民无奈,情急之下只好把头上的一顶斗笠塞进灶里,才把蛋汤煮开了。那顶化着一缕青烟、一团火焰的斗笠,那碗滚烫滚烫的蛋汤,实在叫人难以忘怀。然而那里的村民还说,遇上阴雨连绵、雨雪不断的冬季,还有人把楼板、瓦梁锯下来当柴烧的事情。正所谓“有柴没米得一米,有米没柴得下看”。也难怪,开门七件事,柴为头一桩。
自从1983年,兴国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地区,板结的红土生长春天的故事,60万兴国儿女唱响了红色沙漠上绿色革命的艰苦卓绝的战歌。
我们已无法重述那为红土地奉献一片绿荫,治理一个个小流域的艰苦过程,也无需一一列举那为了红土地绿色恋情而献出了青春和热血的众多感人事迹。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战,兴国儿女用心血和汗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多万亩,山地植被覆盖率由28.75%上升为58%,活立木蓄量由51万立米上到200.7万立方米,每年减少泥沙流失量607万吨。如果说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牺牲了12038名兴国籍红军,平均每公里倒下一个兴国儿女,那么在绿色革命新长征中,十年完成的75.5万立方米土石方,可以沿着红军长征道路垒成1米宽2米高的新的万里长城。
几番南风吹过,绿荫淹没了枯黄的往事。徜徉在兴国大地上。所到之处,房前屋后的柴堆草垛,都不见了,看到的是硕果累累的果园,以及墙面贴磁砖,地面铺马赛克,粪便、污水直通进料口的三结合沼气池。由于一幢房、一园果、一圈猪、一口井、一个沼气池的“兴国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的广泛推行,使得绿化、美化净化融为一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驾齐驱,唱了多少代的“砍柴歌”开始写上了休止符。
在埠头乡廖溪村刘海东家,85岁的刘老婆婆,兴致勃勃打开沼气灶,非得当面烧壶开水为我们沏茶。说话间,水就开了,听说我们赣州不烧沼气去买什么气,她颇为惋惜地告诉我们,“沼气灶嘿蛮好,开关一打火就冒,做饭炒菜点灯光,省钱省事又干净,从此不愁没柴烧”。望着老人开心的样子和满足的神态,我们茶还没饮,就已陶醉了。
云无语,风亦无语。流水低诉着一种情怀,大地侧耳聆听,幽幽的山路,隐隐传来声声历史的回音。“哇起砍柴难上难,饭碗一丢就上山,衫衣湿透口冒烟,柴担压得背弯弯……。”山村是棵千年古树,山歌是一片一片的叶子,昔日“砍柴歌”象秋风吹落的片片黄叶覆盖着上山砍柴的小路,晚风提了串飘忽的音符,悠悠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