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井冈山罗浮,山清水秀、翠竹黛绿、屋舍俨然,茅坪移民村宛如一幅山水画。
“他是我们百姓的主心骨、贴心人……”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林场茅坪村的大叔大婶们脸庞上洋溢着笑容自豪地说。他就是该村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叶方华。
“唯有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创业路上才能成就事业。”
叶方华1991年12月参军入伍。当年,他身体检查一路过关斩将,政治审查时文化程度不够。为了照顾他的家庭困难,井冈山企业集团场部书记与武装干事一同领着他走进了时任井冈山市人武部政委刘帮贤的办公室,前后左右打量了一番,笑着对叶方华说:“你是块当兵的料,到部队好好干,不要丢井冈山的脸。”到部队后,叶方华每次想家时都想起刘政委说的这一番话,立志在部队干出个人样,平时加倍训练、“军事五项技能”在每次军师比武中勇夺冠军,后来担任了班长、入了党。部队的生活让他终身难忘,塑造了他不服输、不肯屈的精神,为他干事创业,当好“兵支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12月,叶方华从部队退伍返乡,安置在原井冈山企业集团金矿上班,他由于吃苦耐劳,迅速从一名普通员工晋升到生产科科长。2002年5月井企集团改制后,他认为“唯有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创业路上才能成就事业”,于是选择了下海经商。他在浙江赚到第一桶金后,2006年回到家乡茅坪村办起粽叶加工厂,生产的粽叶远销东南亚,成为井冈山市农业行业的一张名片,也是当时井冈山革命老区第一家创汇的私营企业。
农村有句俗话:“村比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09年前,罗浮林场茅坪村是个信息、交通非常闭塞的地方,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两委”成员年龄偏大,为民服务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空壳。2009年6月,该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全村父老乡亲的期待中和村老党员的推荐下,叶方华以高票当选为茅坪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尽己所能,改变山村环境面貌,帮助乡亲脱贫致富,成为他心中唯一的灯塔。
上任伊始,叶方华虚心向部队老领导、老战友、先进村支书请教,向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学习,广泛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收集百余条意见建议。根据村里的实际状况,他从抓班子、带党员入手,以身作则,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筑牢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让自己迅速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2014年,茅坪村全村148户人家住在海拔900多米的大山里,叶方华了解到国家出台新的高山移民安居政策后,思考着让全村村民搬出深山,改善生活生产和环境条件。然而,移民搬迁村民们每户要承担10万余元的费用,当时村民们却连1至2万的房款都拿不出来,又极不情愿离开村寨,产生了抵触情绪。在深入一家一户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后,叶方华以个人的信誉担保,采取三步走的办法来解决:第一步,每户报名后只需交500元;第二步,建好选房后交2万元;第三步,5年之内交清房款。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村民一次性交不出房款的困难,还赢得了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历经两年多时间努力,他终于让百分之八十的村民搬进了移民新居宽敞明亮的新房。村民李军深有感触说:“我们今天能从大山走出来,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多亏了我们的叶书记。”
“唯有产业为基、寻路开创,小康路上才能逐梦前行。”
“自己不会富,当不好村干部;只顾自己富,群众不拥护。”井冈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一草一木一石都受到保护。如何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合理发展产业经济,成了叶方华脑海里思考最多的课题。
2016年5月,叶方华相约驴友徒步龙姬山,偶然碰上邻村10来年不见的姜大伯。姜大伯常年在大山里以挖中草药为生,也是叶方华父亲的至友。有次聊天时姜大伯对叶方华说:“你有志向、当过兵,脑子活、门道多,也是个一心为乡亲的憨厚后生。据传,龙姬山里有一群千年野生古茶树,不仅有药用价值,还可以制作上等茶叶,如果能利用开发出来,真是个好宝贝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过了一个星期,叶方华约了2名战友备好行囊和干粮、带上指北针,按照姜大伯所讲的方向前行,在云雾缭绕的大山里,翻过一道又一道梁,越过一道又一道沟,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千年野生古茶树群的踪影。直到第3天,他们商量着准备下山过段时间再来时,突然一道阳光射上了山坡。他们等待大山里的云雾散尽,终于在龙姬山山脊旁的上屋坡,发现了散落在深山里的千年野生古茶树群,接着又在另一头的山腰上的小盆地,发现了12株千年古茶树。据估测,这一千年古茶树群每年产茶叶可达1500公斤。此时此刻,他们三个人高兴得相拥而泣。
经鉴定,这些千年野生古茶树(学名“石姬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还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茶多酚、咖啡因、乙醇和二氧化碳,具有清脑提神、生津清热、利尿排泄、降低高血压等特殊功效。为此,叶方华投资5万余元,给村民们修好上山采茶的栈道,对千年野生古茶树进行利用保护。
叶方华认为,有了第一手原始的天然资源,就有了发展产业的动力,但是他更相信“唯有产业为基、寻路开创,小康路上才能逐梦前行。”于是,2016年8月,在北京军旅小组战友们的鼎力支持下,叶方华带上村里3名年青退伍军人到福建武夷山拜师学艺6个月,回来后联合16名退伍老兵投资800多万元,兴建厂房,购置先进的制茶生产线设备,注册创办了井冈山老班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高薪聘请制茶大师。该公司投入生产后年产值150多万元,优先安排贫困村民在采茶、制茶、包装等多个岗位,共安排20户贫困户86人在茶厂上班,仅此一项就给他们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不久,公司又新增了一条生产线,年产值达250万元,茅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每年的3万余元递增到了每年的5万元。
对叶方华这个“兵支书”而言,从村党支部书记、公司经营管理者,再到投身社会公益的企业家,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颗矢志兴农富民的初心。自从创办井冈山老班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来,他一直坚持以己之力、尽己所能地回馈社会。2014年,茅坪村移民搬迁时期,还有一个自然村(组)的10余人家,从村组长到村民一致不同意搬迁,宁愿守住在土生土长的大山,也不愿走出大山。“作为村支书,不可能丢下一个乡亲不管不问,还是要积极地改善他们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叶方华说道。为此,他首先投资30多万元,组织村民们投工投劳,修通一条10公里的乡村山道,每年维护费就达3万元。解决了“行路难”后,他又投入资金创办林果育种、茶种培育基地,改造万亩毛竹林和药材林,等等。这样,村民们每年通过挖冬笋、制笋干、采伐毛竹,采摘野生香菇、茶叶,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
“唯有不忘初心、真情奉献,爱民路上才能越走越顺。”
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为什么要去做公益活动,难道是为出名吗?也有人问过我这个话题。”叶方华说。当年,他家境非常困难,父亲患支气管扩张、心脏出血等疾病,在老支书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动了手术才捡回了一条命。在罗浮寄宿小学五年级时,叶方华每个星期带上大米和下饭干菜外,母亲只给2角钱作为改善生活的菜金钱。那时的他,当看到同学吃着红烧肉,口水都一直往喉咙里流。有一天,一位老大娘用茶杯端来了几块红烧肉,让他一顿就吃个精光。老大娘每次遇见他的时候,还往他的口袋里塞进5角钱或1元钱,称是他家人托她带过来的……当年,他也不知道那位老大娘叫什么名字,在当兵的前一晚与母亲说到这个事,才知道自己家里人从来就没有托她带钱带物,也不是亲戚,她叫宁清梅。他深深地把这份感恩之情埋藏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回报她、回报社会。
就这样,从2015年起,为了这份初心,叶方华走上了志愿者之路,不仅自己带头捐款捐物,还组织全国天南地北的100多名退役老军人创办爱心志愿者协会,与战友们走遍井冈山乡镇敬老院和孤寡老人、特困户、现役军人等优抚对象家庭,向驴友们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在每年在“八一”建军节或春节期间,领着妻子、小孩带上红包和礼品,去看望伤残老军人、贫困户、孤儿和残障儿童(给伤残军人红包标准是1000元,给贫困户、孤儿和残障人标准是500元),每年自己的工资所得全部捐献。他说:“我每次让小孩给老大娘、老大叔递上红包,既教育了小孩,又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那一刻,我的心灵就像喝了一碗甜甜的酒酿那样甘甜和幸福。”
叶方华深信:“唯有不忘初心、真情奉献,爱民路上才能越走越顺。”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10月,村民江炳华在大山采撷野生山果,不小心从树上坠入山崖深谷,造成肺部大出血和脊骨断裂等,仅手术费和医药费就需要十几万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叶方华在号召战友和村民捐款的同时,自己捐出5万元送到医院,从而使江炳华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样的故事在他身上还有很多很多。
“既是党支部书记,又是社区管理者,社区就是我的‘主战场’。”庚子初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防控形势极端严峻的重要时期,作为罗浮林场的中坚力量,叶方华率先垂范、当好先锋,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从2020年农历正月开始,他一直带队奋战在防疫一线,值班守卡、入户排查,白天黑夜连轴转。他组织发动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普及防疫知识,每天率领社区工作者进院落入门户、巡查商户企业,确认每一个村民的信息,督促搞好消杀和测量体温,全力以赴把好社区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确保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