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平型关大捷后,陈士榘亲手抓获日军俘虏(组图)
2024-09-20 09:41:17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胡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平型关大捷后,陈士榘亲手抓获日军俘虏—— 九一八纪念日陈人康走进北京21世纪学校

    2024年9月18日,是拉开中国十四年艰苦卓绝抗战历史大幕的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

▲左起:校方代表李志鹏、陈人康、卜金宝、刘晓永(胡山摄)

    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中共“七一建党百年纪念大会”特邀代表、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星火红色宣讲团导师、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人康,在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原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卜金宝、雷锋杂志社秘书长刘晓永、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胡山的陪同下,应邀来到北京市21世纪学校,参加纪念九一八事变93周年报告会。

▲北京市21世纪学校高中学生代表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9月18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是一个格外沉重的日子。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上镌刻着:“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捍卫自由独立的正义战争,是铲除法西斯、保卫世界和平、拯救人类文明的殊死较量。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由灾难深重走向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在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后,师生们和与会嘉宾为抗日战争中死难的同胞肃立默哀。

    学生深情朗诵诗歌《松花江上》,回顾那段血泪历史。

    学校高中部语文老师、纪念九一八沈阳研学带队老师之一蔡安琪在纪念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再谈起历史,谈起爱国,不是为了给自己戴上仇恨的枷锁,不是隔着时代的烽烟去读一读轻描淡写的文字,更不是用狭隘的拒斥来抵挡一切不同的声音。在祖国日益强大的苍穹之下,当我们纷纷从此地出发,跨越洲际海洋、奔赴万水千山的时候,应该具备一种更宽阔的胸襟和更博大的世界眼光,正如我们的校训‘做豪迈的中国人’,站成挺拔的姿态去扛起属于你我的旗帜,永远热爱祖国,永远敬畏历史,永远关怀人类,永远捍卫和平。”

    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原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卜金宝与大家分享了自己长年采访抗战老兵和英烈后人的思想感悟。

    陈人康会长以《铭记抗战历史,捍卫和平正义》为题,为学校师生们做了报告。他从周恩来总理少年立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临别好友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开始,谈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总理就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并于1957年8月指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1840年后,中华民族一次次遭到了列强的欺凌,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企图灭我华夏的野心昭然若揭;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无数同胞惨死在日寇的炮火屠刀之下。我泱泱大国为什么屡遭西方列强欺凌?为什么日本胆敢如此猖獗犯我中华?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人欺凌!

    陈人康的父亲陈士榘早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亲率三野第八兵团占领南京总统府,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被授予上将军衔,历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兼军事建筑部部长、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陈人康讲述,父亲1909年出生在湖北,祖父行伍出身,曾是清军中的一员,年少时曾在清朝的武备学堂上过学,后加入同盟会,担任湖北新军的管带,参加了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父亲从小就接触到进步革命思想,也希望长大后和自己父亲一样投身革命,而少年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铭记终身。

    1918年陈士榘9岁,他的父亲之前因为要去北京就职,所以全家都去了北京。到上学年纪,父子二人坐轮船回老家,途中陈士榘的父亲发现有一只皮箱不见了,找日本船主希望可以帮忙找一找,看是不是谁拿错了。日本船主不但不帮忙,还把他教训了一番。陈士榘看不过去,就和日本船主理论,没有想到日本船主竟然给了他一记耳光。陈士榘深刻意识到,国家必须强大,中国百姓才能不被外国人欺负。

    秋收起义 初见领袖

    受到大革命的影响,陈士榘1927年初回到湖北省荆门家乡,会同几个革命青年组织农会,杀了恶霸地主。四一二政变之后,他被迫逃到在武汉市工作的叔叔陈雨苍家,加入共青团,进入董必武主办的湖北省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校,即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学习。根据中央军委周恩来决定,1927年7月7日,学校一百多名男学生编入卢德铭国民政府警卫团,后来这支部队成了秋收起义的第一团。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陈士榘所在团即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也改为镰刀斧头的红旗。”

    秋收起义作战失利后,面对强大敌人,起义部队生存和立足都十分困难。陈士榘回忆:“此时,秋风萧瑟,长夜漫漫,我们这些首战失利的青年战士,犹如一群迷途的羔羊,彷徨在十字路口,举目四望,面前是漆黑的夜幕,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根据前敌委员会的命令,师部和我所在的第1团和第3团余部,到浏阳县文家市会合。一天,我在文家市村头当班值星时,接待了一位头蓄长发,身穿蓝布长衫的先生。他瘦高的身材,蓬乱的头发,走路时,脚还有些跛。但英俊而疲惫的脸上,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特别有神。他见我是值星,便讲了他的姓名,并说有急事要找卢德铭总指挥。我以审视的目光仔细地打量着他。看到我这副神色,毛泽东笑着说:‘小同志,你现在值星,不能离岗,你找一个同志来,我们一起去见卢总指挥好吗?’”

    来人正是毛泽东。当晚,毛委员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进军的方向问题。会议决定,部队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沿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第二天,9月 21日清晨,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毛泽东向1500余起义军官兵和当地干部群众公布“不打长沙、转兵农村”的决定。他伸出左手捏着食指和中指,微笑着说道:“这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了挫折,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现在军事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打敌人重兵驻守的大中城市,先到敌人统治薄的农村,去积蓄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是块‘小石头’,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好比是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三湾改编 水口入党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经过艰苦转战,到达三湾村。毛泽东召开前敌委员会,对部队进行改编,明确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毛泽东以崭新的命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了开创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原则。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要求尽快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入党,增强部队内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作战英勇果敢、思想追求进步,1927年10月15日,陈士榘作为第一批被发展六名工农骨干党员之一,在酃县水口镇叶家祠堂阁楼上参加了影响其一生革命生涯的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亲自主持的入党仪式。

▲毛泽东带领陈士榘等六人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叶家祠阁楼

    这次入党宣誓仪式,成为深刻影响陈士榘一生革命道路的重要经历,也成为他一生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起点。此后,他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后转战开辟中央苏区,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

    日寇侵华 红军改编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长期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明治政府明确了“境外掠夺”的思路,并叫嚣“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九一八事变是日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毛泽东指出:“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

▲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共的努力斡旋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了中共“逼蒋抗日”战略目标的实现,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向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个阵营发展的趋势。

▲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干部1938年在陕北保安合影。前排左起:罗荣桓、张纯清、陈光、杨立三、陈士榘、宋裕和、林彪。后排左一赵尔陆、左五周昆、左六毛泽东、左八黄达、其余不详

    1937年8月22日,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115、120、129师,共4.6万人。10月21日,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第1、2、3、4支队,共1万余人。

    平型关大捷 活捉日军俘虏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疯狂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在侵占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等地后,气势汹汹地一面沿津浦、平汉两条铁路节节南下,一面兵分两路进逼山西。驻扎华北的八十万国民党军队,迅速土崩瓦解,纷纷逃窜。

▲八路军第115师官兵开赴平型关前线

    1937年9月5日,八路军总部举行抗日出征誓师大会。只有三万余人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向敌后英勇挺进。115师下辖343、344两个旅。陈士榘任343旅参谋长。115师开赴山西北部雁门关一带,在晋东北的咽喉要道发起平型关战斗。陈士榘被临时从343旅抽调到师部参与制订作战计划及指挥。

    9月25日血战,我军毙敌1000余人,缴获无数。该战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所在,极大振奋了全国民心、士气。平型关战役,1000多日军全部战死。陈士榘曾担任过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深知抓获俘虏对了解日军作战特点的重要性。

▲陈士榘亲手抓获八路军第一个日军俘虏:日军第20师团79联队辎重兵军曹加滕幸夫

    平型关大捷后,日军第20师团突破晋东门户娘子关,直扑榆次,企图直下太原,撞进了从五台山南下的115师343旅在昔阳县以西广阳地区设置的伏击圈内。战斗打响,686团歼敌500多人,陈士榘为八路军亲手活捉了第一个日军俘虏。

▲陈士榘对日作战负伤后在延安医院养伤期间,毛泽东派江青携亲笔信去慰问他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苏联、美国、英国等在二战中,是并肩打击法西斯的军事同盟国。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等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和支持。

    毛泽东:“祝贺你们做窝成功”

    1952年9月,在南京解放军军事学院担任教育长的陈士榘受命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司令部第一任司令员。陈士榘的祖父陈克山、二祖父陈克水是清朝的兵。陈士榘的父亲作过湖北新军中的管带。中央决定成立工程兵时,讨论司令员人选时,毛泽东看了军委的报告后说:“陈士榘的祖父克山、克水,父亲、叔叔都是工兵管带,工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国防工程规模浩大,绝大多数仍深藏无法看到的隐秘之处。陈士榘晚年在回顾历史时,曾自豪地说:万里长城其实只有4000多公里,而我们修建的国防工程才是真正的地下万里长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8年,很多干部战士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直接坐军列就去大西北,所有人不许写信、不许打电话、不许发电报、不许回家,更不许家人探望,整个部队就像从人间蒸发一样。从1958年8月到1964年9月,陈士榘和他的10万工程兵们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小时候,陈人康总觉得父亲很神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见不到他的。只有父亲来北京汇报工作时,才会顺路在家停留一会儿。

    当年的罗布泊,“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吃水贵如油,四季穿棉袄”。陈士榘和大家一起住土坯房和地窝子,刚进驻时4平米的地窝睡了6个将军。加之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供给严重不足,吃不饱,又缺乏蔬菜,全体官兵靠挖野菜、摘骆驼刺补充。“长须长发,棉絮外露,满面土色,嘴唇干裂,目光执着。”这是当年工程兵的真实写照。

▲1965年元旦,毛泽东与陈士榘亲切握手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元旦,人民大会堂新春军民联欢会上,毛泽东一手握着负责“两弹”基地建设的陈士榘,一手指着负责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张爱萍说:“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毛泽东的赞扬,是对陈士榘担负的“两弹”国防工程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10万工程兵将士突出贡献的最高褒奖。

    由于特殊背景和严格保密制度,十万大军默默开进戈壁荒原,工程交付后又默默撤离,部队随之改编撤编。当两弹一星对外公布后,世人都知道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爱国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却很少有人知道工程兵部队建设两弹基地的事。

▲1960聂荣臻首次主持我国制造的第一发地对地导弹发射试验:聂荣臻、张爱萍、钱学森、陈士榘等人在试验现场

    陈士榘回忆录中,曾对这10万人部队表达了深深愧疚:“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从来没有人提起过,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内疚和怀念。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因为他们代表着一个艰苦创业的时代,他们为中国军事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将军在诗词《忆当年》中这样深情写道:“战士壮怀凌云志,热血尽洒戈壁滩。化作惊雷震寰宇,春风常度玉门关。”

    陈人康说,父亲陈士榘常说自己的一生有两大艰苦创业。第一个是革命,他从井冈山一路打到南京总统府,见证了人民军队的从无到有;第二个便是“两弹一星”基地工程的建设。

    陈士榘将军1984年回到井冈山,无限感慨,深情留下了这样的诗句:“革命圣地,井冈巍峨。今日重登,激动魂魄。火把犹燃在林间,枪声仍响在深壑。似吸当年汗气,犹听一路战歌。青春回转,白首忘却。看山花分外鲜艳,望红日更加磅礴。指峰岳体势,越发波澜壮阔。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起自井冈山星火;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连接这丰碑一座。团结奋斗,致力振兴;识途老马,愈思拼搏。”

    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2年8月15日,东北抚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工程兵战士因公殉职,年仅22岁。这位名叫“雷锋”的同志的事迹,引起了中央军委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1963年2月22日,毛主席在一张信纸上用毛笔书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苍劲的行草字。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纷纷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陈士榘为纪念雷锋题词

    雷锋是工程兵部队司令员陈士榘上将麾下的战士,他牺牲后,陈士榘感到非常痛惜,并亲笔题词:“学习雷锋的高尚品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除了安排部队做好“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工作外,陈士榘还多次向孩子们讲述雷锋的感人事迹。

▲陈士榘与雷锋连指导员亲切交谈

    1963年8月,陈士榘去沈阳军区视察部队,特意前往抚顺看望雷锋生前所在的部队,并与雷锋连指导员亲切交谈。

    当时正放暑假的陈人康被父亲带到“雷锋班”,十分难得地受到一次近距离的教育和洗礼。

▲《雷锋》电影剧照

    后来拍摄电影《雷锋》时,雷锋成为某小学校外辅导员的一幕,就是在陈人康读书的北京十一学校拍摄的。当“雷锋”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时,少先队鼓号铿锵响起,“雷锋”身后左侧的小鼓手,正是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陈人康。

    陈人康谈到,雷锋的一生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60多年来,雷锋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几代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精神是不朽丰碑,践行雷锋精神永无止境。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高中部李志鹏副校长深情鼓励同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不忘九一八,铭记血与泪的苦难,致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无愧今天之担当。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最高荣誉!致敬4位共和国脊梁(组图)
·下一篇:无
·《开国上将陈士榘》 等四套纪念邮简首发式在山东临沂莒南举行(组图)
·铭记历史 奋勇向前——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暨谷牧、陈士榘、符竹庭、梁
·胡山(整理):陈士榘:从井冈山到中南海 一生紧随毛泽东(上篇二)
·胡山(整理):陈士榘:从井冈山到中南海 一生紧随毛泽东(上篇一)
·张荣、程怀珍、张自强: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到社区演讲:不忘初心 追忆前辈
·特稿: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到社区演讲:不忘初心 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组图
·胡山:朱德、粟裕、张云逸、陈士榘等开国将帅后代参观上海老市府大楼(组图)
·特稿:朱德、粟裕、张云逸、陈士榘等开国将帅后代参观上海老市府大楼(组图)
·朱德、粟裕、张云逸、陈士榘等开国将帅后代在上海缅怀革命先辈(组图)
·中红网:纪念开国上将陈士榘华诞115周年(组图)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