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带领大家到东京护国寺,凭吊松村谦三先生墓。松村早年曾担任过日本内阁文部大臣、农林大臣等职,后为日本自由民主党顾问。他认为“没有日中两国的握手就没有亚洲的和平”,从五十年代起就多次访问中国,是中日友好关系的开路奠基者。但到他88岁去世,还是遗憾地没能看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廖承志想起与这位早稻田大学校友多次北京交往的历历往事,不禁热泪盈眶,他喃喃说:“松村谦三先生,您为日中恢复邦交奋斗到最后一息,现在实现了,您老人家可以安息了……”
访日期间的一天傍晚,廖承志对孙平化说,大家都累了,今晚不要安排活动,好好休息一下。哪知刚吃完晚饭,听到隔壁院落十分热闹,廖承志知道又是谁家办喜事了,便让孙平化陪他去看看。孙说:“廖公,你说累,又自己增加节目!”他随廖承志工作20多年,知道他喜欢热闹,也最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搞民间交往。果不出所料,隔壁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廖承志进来就兴致勃勃地举起酒杯,用纯熟的江户话(江户位于东京东部城区,幕府时代的日本首都,江户话即为日本普通话--笔者注)祝福新郎新娘白头偕老。他们的突然造访和祝酒使得主人摸不着头脑,以为是不熟悉的日本人赶来凑热闹,当听到廖承志热情地说明来意后,院子里顿时发出一片惊喜声把婚礼推向了高潮。主人激动地说:“中国贵宾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日子,日中人民永远友好下去!”
1978年10月,再次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他特意交代外交部:此次访日,一定要带上廖承志这个“日本通”。出访前,廖承志就有关问题与日方驻华机构进行多轮谈判;到达后,日方给予了极隆重的欢迎和接待。廖承志陪同邓小平出席了10月23日两国政府交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签字仪式,多年的努力见到正式成果,廖承志不由地想起故去的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想起自己与日本官方和民间交往的一幕幕,不禁感慨万千!廖承志奋笔手书了周恩来东渡日本时创作的著名诗篇《雨中岚山》,由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刻在一块椭圆形的大石头上。这块象征中日友谊的诗碑,至今仍矗立在日本京都的岚山公园里。
廖承志心脏一直不好,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访时,周恩来曾劝他不必参加每次谈判,但他一知道消息,哪怕服过安眠药也要马上爬起,坚持谈判的全过程。
1980年5月廖承志的病情加重,经普椿陪他去美国作了心脏搭桥手术。廖承志的体重明显下降,但他很是乐观,有时一天会见七、八拨日本、台湾、港澳等地的客人,深夜还在阅读报纸、签署文件。妻子和许多朋友都劝他注意休息,他都一笑了之。他以忘我的精神与病魔抗争了整整3年。可是有一天,人们在报纸上看到了由新华社发布的不幸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于1983年6月10日5点22分于北京逝世,终年75岁。廖承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关系和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党内外和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经普椿悲痛欲绝,她在悼文里说:“五十年的恩爱,半个世纪的坎坷,一起涌现在我饱含热泪的眼前……”噩耗传到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井上靖失声痛哭:“他还比我小一岁啊!”前首相铃木善幸沉痛地说:“廖承志先生与已故的周恩来先生,将永远铭记在我国国民的心中。两位先生不愧是献身于日中两国友好事业的不可多得的卓越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