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换于和儿子儿媳们用自家的巨大牺牲,换来革命后代的安然无恙。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1名孩子均健康成长,并陆续被父母和组织领走。1943年后,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以后这批孩子又被陆续领走,最晚的到1948年才离开。抗战胜利后,山东保育小学600多名学生又安置在东辛庄,王换于全家受组织委托,竭尽全力为保育小学服务。
1947年,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妇女作了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告,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
■资料链接
重返沂蒙谢恩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在祖国各地的王换于的“儿女”们,时刻不忘沂蒙山区的养育之恩,而王换于作为沂蒙山区母亲的代表,接受着来自全国各地亲人的关爱。
他们在来信中,常常称呼抚养他们的老人是“父母大人”,有的家长和“儿女”还千里迢迢到东辛庄看望,有的一年一度将亲人接到他们的工作单位团聚,有的不间断地往山区寄送东西。
1989年,王换于这位为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付出过很多心血和汗水的老人,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王换于辞世后,党和政府以及不少当年托儿所的孩子们,仍然没有忘记这位革命老妈妈以及至今仍健在的张淑贞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