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冒着纷飞的战火,从重庆出发,经广西桂林、江西上饶,跋山涉水,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紧张地工作了20个日日夜夜,在新四军中全面深人地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深人调查研究,和新四军领导人确立了在新形势下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同时调解了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之司的矛盾,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对周恩来离开云岭的时间,一直有所分歧有所疑问。现在笔者将自己掌握的史料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主流观点认为:周恩来离开新四军军部的时间是1939年3月15日
关于周恩来离开新四军军部的时间大多都以为是1939年3月15日,当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周恩来给三门开明士绅(国民党联保文任)刘敬之父子的题词。《周恩来在云岭》①是省委党史研究室(当时称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简称党史办)交给泾县党史办做的资料专题。笔者曾参加讨论过,与当时负责该专题的泾县党史办副主任王少明多次磋商,其中曾说起过周恩来离开云岭的时间问题,他主张是3月15日,他说,14日在新村合影,并不表示一定要在合影后马上就走,从新村到三门,当天时间是够的,所以没必要14日就动身。笔者当时并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说服他,所以最后上报的文稿是这样的“3月15日上午,周恩来及副官邱南章,警卫员刘九洲,随行速记员方卓芬、吴博等一行,在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军部参谋张云龙带领的警卫排护送下,离开云岭,经章渡又一次路过三门,应开明士绅(国民党联保文任)刘敬之父子的要求,周恩来欣然命笔: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十五日 绥靖地方保卫江南 为全联导为群众倡
因抗日机缘来皖南,道出三门,两遇刘主任及其公子。谈及捍卫乡里,驱逐日寇,大义凛然,亟可钦佩。爱书此应敬主任及其公子旭初先生之嘱。周恩来”②
但是笔者总觉得周恩来离开军部的时间是个问题,希望有人来解决它,但是至今没有人来解决,人们还是沿用着那个“3月15日”的老时间。 《周恩来在皖南新四军军部》一文说“三月十五日上午,周恩来同志和新四军指战员三十多人(包括军部从速记班选派去重庆工作的方卓芳、吴波同志)离开云岭,再次路过太平三门,在刘敬之家休息、吃中饭。”③《新四军简史》认为 “3月15日,周恩来离开皖南。行前,新四军军部举行欢送会大会,送别周副主席。叶挺、项英等领导人和军部、东南局机关的干部起来送行。周恩来和大家合影留念。”④《关于新四军》一书中有篇《对中共中央致项英等一则电文时间的考证》,文章写到“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部逗留了约20天。3月15日结束了皖南之行。”⑤
2003年出版的《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一书关于周恩来离开新四军这一段是这样写的 “三月十四日,在战地服务团团部门前(新村),聚集了很多人。大家带着依依惜别的心情,赶来送行。周副主席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并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同周恩来在前排一起合影的有叶挺、项英、袁国平、邓子恢、周子昆、陈毅、栗裕、赖传珠、李一氓、朱克靖及德国作家汉斯希伯等,后面站着军部各单位的同志。3月15日上午,周恩来一行要离开云岭了。叶挺军长特地叫他的勤务员把缴获日军的一匹高头大洋马牵来给周恩来同志骑,周恩来同志把这匹马让给邱南章同志骑,自己骑上一匹普通的马。在周恩来同志的鼓励和众人的催促下,随带的两个文静的速记员小姑娘蹑手蹑脚地爬上了马背,在云岭通向太平的山道上,一串串欢乐的笑声和清脆的马蹄声回荡在山间。”⑥
最近才出版的《周恩来与新四军研究文集》也还是沿用了3月15日的说法“3月15日,周恩来结束了在新四军三个星期忙碌的工作,完成了视察新四军的预定任务,登上前往浙江的旅程。”⑦
上述资料都说明,“3月15日”的说法深入人心。但与此不同的是,也有认可“3月14日”这个说法的,⑧但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二、历史事实是周恩来于3月14日离开新四军军部
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周恩来传》中,关于周恩来离开军部是这样叙说的“周恩来在新四军紧张地工作了三个星期。三月十四日,离开新四军军部前往浙江。叶挺依依不舍地陪同周恩来乘竹筏逆着碧绿的青弋江水而行。在竹筏上,两人并肩伫立,留下了眺望远方的合影。”⑨《周恩来传》认定的日期是对的,可惜的是,它没有说明资料来源,极有可能也是依靠那张3月14日在新村战地服务团住地合影上的题词。
除了照片(题词所注的时间是3月14日)外,笔者还搜集了两段当事人的日记和一位当事人的回忆,它们无可怀疑地说明周恩来离开军部的日期是3月14日。
第1条日记是当时在泾县章家渡做民运工作的汪大铭写的。汪大铭在1939年3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我和罗、李⑩同到六十九保…⑾去动员运输员,无意中发现当地的一个妇女,会唱很多民歌。”“听唱歌不觉已到中午,就在那里吃中饭,发现一大批人员、马匹、挑子从山上下来,经过我们房前向南去。我们出去观看,原来是周恩来同志一行回三战区去。同行的人很多,我们服务团速记班的一个女同志亦去。她走出队列同我握手告别,恩来同志骑在马上也微笑着向我点头示意。大家都鼓起掌来,欢送和祝愿首长们一路平安。”⑿这条史料,其实笔者早就发现了,因为没有找到其他史料旁证,所以一直放着没用。很显然,汪大铭记录内容的准确性是毫无疑问的,唯一不敢肯定的就是时间,怕他工作忙,当天来不及记日记待日后补记,时间搞错了。
另一条日记是赖传珠的。《赖传珠日记》这本书出版也很久了,但笔者一直没有。最近偶然又提起了周恩来视察新四军之事,就想把周恩来离开的日期搞清楚,于是上了孔夫子旧书网买了一本《赖传珠日记》。到手就翻看,果不其然,《赖传珠日记》三月十四日记载“清晨,周叫我去谈话,说要为党的利益安心工作⒀。去章家渡欢送周部长⑭。”
根据汪大铭1939年1月16日日记记载,组织上决定由他担任章家渡地区的民运工作组长,带了一个组在章家渡工作,六十九保隶属章家渡地区。他的日记和赖传珠的日记正好在时间、内容、地点上都一致的。
方卓芬是新四军军部培养出来的速记员,她回忆说“周恩来同志到皖南视察作报告时,发现我们的速记员的速记水平很高;当天的报告到晚上就能译出来并送到他手里。他就提出因为在中央工作的速记员人数少,希望能调两位去加强工作。”⒂周恩来回重庆时从军部选了两个速记员,方卓芬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回忆从军部出发的时间时,是这样说的周恩来“3月12日向军部干部做报告,这天军部俱乐部(陈家祠堂)像过节似的热闹。”“这个报告整整讲了10个小时。这件事虽然过去了整整60年,但至今仍记忆犹新。”“第二天晚上,速记班的同学正在分工核对整理好的报告时,军部党组织的领导人来找我和吴博去谈话。他说‘周恩来同志要带两个速记员去重庆工作;党组织研究后决定你们两个去接受新任务,明天就动身。你们没有什么意见吧?’听了他的话,我感到有点突然,心情激动,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跟周恩来到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锻炼,难过的是这里的战友,这里的山山水水,多么值得眷念啊!”⒃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周恩来离开皖南军部的准确时间应该是3月14日。
三、周恩来在3月14日、15日两天的行程
根据《赖传珠日记》记载,3月14日清晨,周恩来叫赖传珠去谈话,因为在前一天,即1 3日,赖传珠曾写信给周恩来,要求调到陕北或华北去工作,所以行前周恩来要有所表示,谈话时周恩来要赖传珠为党的利益安心工作。谈话应当在云岭罗里村,之后周恩来去新村,赖传珠留在罗里村,处理参谋处日常工作。晌午,在云岭新村战地服务团右侧大晒场上周恩来和大家合影,许多领导同志,机关干部和战地服务团的同志都参加了,还有外国友人也赶来参加了。周恩来在新村和大家合影后并没有再回罗里村,而是吃过早中饭后直接去的章家渡,这是因为新村到章家渡是直线,约七公里路程,要走个把小时,从罗里村走则绕点路,同时军部主要领导都在周恩来身边,没有必要再去军部了。周恩来从新村直接去了章家渡,所以在云岭罗里村军部的赖传珠要去章家渡欢送周部长。
另据方卓芬回忆:⒄“离开军部这一天的天气格外好,在和煦的阳光下,田野一片翠绿;江流清可见底,江底的卵石洁白晶莹;在江边.在山坡下漫开的桃花红艳艳;蓝蓝的天空不时飘过一朵朵白云,这画卷真使人沉醉!由于欣赏这江南的春景,我们走得很慢,和前面的同志距离越来越远。粟裕同志这一天是负责送周恩来到太平兵站的,他见到我们后,马上把座骑给了我和吴博,嘱咐我们骑上马赶到前面去,以免掉队。吴博让我先骑,我从未骑过马,但好奇心的驱使,总想试一试。骑上马走了一小段路就摔下来了,接连摔了两三跤,我很不好意思地把马送回去,引得大家都笑了。”结合前面的资料分析,方卓芬的回忆还是准确的,只是次序有些混乱,应当是这样的出新村后,因她们看景走得慢,粟裕就送马给她们骑,到了章家渡才能看江景——青弋江景,才有“江流清可见底,江底的卵石洁白晶莹”。
综上所违,可见离开新村后,周恩来一行是步走(有人骑马)到章家渡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周恩来传》认为,周恩来到章家渡后是乘竹筏逆着碧绿的青弋江水上行的。⒅ 上行的方向就是小河口、三门、太平麻村等地。
当晚,周恩来一行歇息的地点应该是小河口。小河口位于原太平县东北隅,地处泾(县)太(平)边境,即现太平湖黄金岛景区。这里是横贯全境的麻川河和环绕县境西北的舒溪河与青弋江的汇合处。新四军在这里设立后方留守处,管理新四军建在这一带的兵工厂、后方医院、印刷所、蜡烛厂、肥皂厂、纱布厂等军需工厂和仓库等单位。军部特务团驻小河口一个营,也属其管理。后方留守处主任罗湘涛、政治处主任吉洛(即姬鹏飞)。1939年初,贯彻“精兵简政”的指示,新四军总兵站也从泾县章家渡迁到了小河口麻岭坑。
从军部到小河口有六七十公里,⒆减去军部到章家渡过段约7/公里的路程,中午从章家渡出发能在傍晚赶到小河口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在小河口住,则必须到25公里(山路)外的太平麻村新四军兵站去住,显然时间不容许,正是因为这25公里的山路,新四军官兵从小河口兵站到太平麻村兵站,必须要在位于两个兵站中司的三门刘家歇脚。⒇这是周恩来当住小河口时间和空间上的原因。从安全上考虑,小河口有新四军兵站,有新四军后方总医院,周恩来不管是住新四军兵站还是住新四军后方总医院,住宿安全总是有保障的。这是安全上的原因。周恩来到皖南新四军视察时,曾到过小河口,(21)周恩来在视察军部后方医院时,看望了伤病员,会见了全体医务人员,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在谈话中,他教育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加强同非党知识分子的团结。大家都是为抗日救国来的,要同心协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贡献给革命事业,当好白衣战士。周恩来的谈话,给后方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励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抗战到底作出自己的贡献。(22)但什么时间到的,没有明确说法。笔者以为,以周恩来考虑司题的周道和严密,他会把视察小河口后方医院这项工作放在这次回程上来做,这样可以节约一来一回两天时间。方卓芬《在告别新四军的日子里》里说“粟裕同志这一天是负责送周恩来到太平兵站的”,显然在时间是太紧张了,而且,到了太平兵站,就已经走过了三门,没必要再回去为三门刘家题词了。(23)
14日晚上在小河口休息后,15日上午或许视察后方医院后再到三门刘家,留下题词。15日下午1时,周恩来一行离开三门前往太平麻村兵站。(24)到这里后,周恩来的安全护卫工作就交给第三战区了。据查周恩来在16至17日上了黄山。时间为一天半时间。第一天上午从温泉翻眉毛峰到云谷寺,越白沙矼上天鹅岭,过北海到西海,中午到达天海,傍晚到达文殊院。次日,登天都峰后下山。
至此,周恩来离开新四军的准确时间是3月14日应该是确定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