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淄砚”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举行
淄砚博物馆正在紧张筹建、投资30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正式启用、生态罗村摄影展正逐村巡展、民间剧团送戏到村……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为导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倡导现代文化生活,全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百姓尽享文化 “盛宴”。
注重传承,叫响“淄砚”文化名片
走进淄砚艺术馆,作道众生的菩萨、吐云播雨的群龙、仁义孔孟、鬼狐聊斋……淄砚作品琳琅满目,在砚群的沁染下,笔者领略了淄砚的玉德金声。据了解,淄砚因产于淄川而得名,主要产自罗村镇洞子沟一带,距今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全国四大名砚之一。
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淄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淄砚斋主人许立荣对淄砚更有发言权。他告诉笔者,随着石材越来越少,只有把工艺研究好、传承好,才能让千年的淄砚文化更好地弘扬下去、发展下去。
如何才能传承好,叫响“淄砚”这张新文化名片,为淄博文化名城建设添砖加瓦呢?罗村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以淄砚艺术馆为龙头,培养工艺人才,带动民间制艺作坊发展,在传统雕刻工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和本地文化元素,为淄砚的技艺传承、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正在积极申请建设淄砚博物馆项目,一定把千年的淄砚重新叫响,把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做好做大。”许立荣说。
“除了淄砚还有剪纸、根雕、古村落等传统文化,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大窎桥村王家大院、莲花庵等一批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让历史文化代代相传!”副镇长孙启彬说。
政府搭台,筑牢文化发展“基石”
11月12日,来到罗村镇新建的文化中心,只见舞蹈室、戏曲室、书画室等各功能室内,秧歌舞蹈、吹拉弹唱、挥毫泼墨、热闹非凡……虽然刚刚启用一个月,这里显然已成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洼子村63岁的陈奎森大爷是个书画爱好者,他告诉笔者,自从建了专门的书画室,他们不仅可以安静的练字,彼此还能相互点评,深受大家欢迎。据悉,罗村镇文化中心占地2560平方米,总投资300余万元,内设多个功能室,院内建有百姓大舞台,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文化创作于一体。而这只是罗村镇加快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罗村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全镇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抓手,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鲁中创作基地,新建、改建文化广场33个,书画院6个,农家书屋27个,藏书10万余册,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誉。
以人为本,打造群众文化“盛宴”
广场舞强劲有力、太极拳有板有眼、京戏字正腔圆……华灯初上,走进罗村镇各文化广场,你会发现,大家都沉醉在文化惠民带来的幸福中。
罗村镇以开展“家风”建设为契机,通过“幸福罗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精心策划组织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成果。200余人参加的元宵节扮玩队,近50支的广场舞队,河东吕剧团、昌盛吕剧团“戏曲到村”30场演出,精彩纷呈的庆“七一” 百姓大联欢文化活动,“晒家风、说村训、传礼仪”活动开展,高水平书画展、300余幅优秀作品的摄影展,各题材电影进村放映近200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彰显出罗村镇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